不同温度灌洗液对经皮肾碎石患者体温影响
2013-03-03林伟珊刘燕君刘优凤周晓君
林伟珊 刘燕君 黄 琳 刘优凤 胡 琳 周晓君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310
不同温度灌洗液对经皮肾碎石患者体温影响
林伟珊 刘燕君 黄 琳 刘优凤 胡 琳 周晓君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手术室,广东 广州 510310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灌洗液对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患者的体温、脉搏及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120例行单侧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的患者随机分为60例室温组,患者术中灌注采用室温下的等渗盐水;另60例为加温组,患者术中采用灌洗液加温并保持恒温 (33±1)℃的等渗盐水。观察采用不同温度的灌洗液进行手术时,患者体温、心率及血压的变化。结果:室温组手术开始时体温(36.91±0.28)℃,手术结束时体温(35.99±0.20)℃,寒战发生率16.4%。加温组手术开始时体温(36.81±0.26)℃,手术结束时体温(36.63±0.26)℃,寒战发生率6.0%。加温组平均动脉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等改变明显低于室温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中使用加温并保持恒温的灌洗液,可以明显降低对患者体温、脉搏、血压等不利影响,有效减少术后高热、寒战及心血管意外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安全渡过手术。
灌洗液;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体温;低体温
微创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取石术(MPCNL)已经成为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要方法[1]。MPCNL术中需要大量的灌洗液冲洗肾脏集合系统,因此容易引起患者体温的改变,自2007年开展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以来,借鉴以上护理研究成果,仍有患者术中发生寒战和低体温,为了进一步预防及降低术中患者低体温的发生,对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120例手术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了对比观察和记录,对灌洗液的温度采取了恒温控制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手术室施行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的120例患者进行观察,入选标准为:①择期进行单侧经皮肾穿刺气压弹道碎石术;②年龄(50.32±13.01)岁;③心、肺功能良好,无代谢性、内分泌性疾病及严重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④进入手术室时测中心体温(肛温)在(36.5~37.4)℃,即体温处于正常范围;⑤术中生命体征基本平稳,无严重并发症;⑥手术间温度设定24℃,手术时间 (1.5~2.5)h。
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室温组与加温组。加温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9.13±12.9)岁。室温组男28例,女32例,年龄(51.5±13.24)岁。两组间年龄、入室时体温及麻醉后体温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灌洗液加温方法 加温组:术前将3 L的等渗盐水置于34℃的恒温箱中,另备500 ml的瓶装等渗盐水置于65℃的恒温水箱,作为术中调控恒温盐水使用。室温组:术前将3 L的等渗盐水置于手术间,室内设定温度24℃。
1.2.2 术中灌洗液温度的监测方法 加温组:用无菌持物钳夹灭菌进水管一端,置于无菌盐水盆内,盆内放置水温计,将灌洗液温度保持在 (33±1)℃,术中持续用加温65℃的瓶装等渗盐水调控灌洗液温度。室温组:室温下的3 L等渗盐水,水温计测温(22±1)℃。
1.2.3 患者体温监测方法 两组患者术中均采用相同的保温措施,即在患者四肢覆盖毛毯,手术区域常规铺无菌巾,仅暴露手术部位。两组患者输入液体均为室温下液体,手术间温度保持在24℃,湿度50%,患者入室平卧手术床上后将体温探头插入肛门,与Drager监护仪连接,持续监测肛温,作为机体中心温度,两组病例均使用同一监护仪体温探头监测。
1.2.4 记录内容 ①患者基本资料:性别、年龄、术前诊断、手术名称等内容;②患者入室时基础指标:患者进入手术室平卧手术床后,记录中心体温、心率、血压、血氧、室温;③患者麻醉后指标:记录体温、心率、血压、血氧;④患者术中指标:记录手术时间、输液量、灌洗液量、灌洗液温度、出血量,手术开始后每30分记录1次体温,直至手术结束。
1.2.5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硬膜外加骶管阻滞麻醉,麻醉后取截石位,输尿管镜下插输尿管导管,然后改俯卧位,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成功后在输尿管镜下碎石。加温组一次碎石成功率83.6%。室温组一次碎石成功率90.2%,手术时间均控制在2.5h以内结束。
1.3 低体温判断标准[2]将患者入室到手术结束期间监测到的最低肛温低于36.0℃作为低体温的判断标准。中心体温36~34℃为轻度低体温;34~32℃为中度低体温;32℃以下为重度低体温。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两组间一般资料均数比较用t检验,两组体温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见表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体温、麻醉后体温、手术开始体温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同)。
表1 一般资料比较(n=120,,℃)
2.2 两组患者术中体温变化见表2。手术开始后温度经方差分析,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温组患者术中体温波动明显小于室温组,寒战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室温组,无低体温发生。
表2 进行手术后不同时间患者体温变化情况(n=120,,℃)
3 讨论
人体通过精确控制来维持核心温度在37℃左右,以便完成正常的代谢过程[3],体温轻度下降,即低于中心温度(0.5~1.2)℃,即可引发由于交感神经兴奋所致的血压增高,当中心温度低于1℃时可出现寒战,机体耗氧量增加,使心脏负担加重[4]。MPCNL术中由于应用大量灌洗液,Malhotra等研究发现有78%的患者会发生明显的冲洗液吸收[5]。术中使用灌洗液总量:加温组平均18000m l,室温组平均17000m l。两组患者体温:加温组患者体温下降缓慢,在停止灌注,手术结束后体温逐渐回升,接近手术开始时体温,术中1例发生寒战。室温组患者体温下降快,在手术终点达到最低温度,寒战发生率16.4%,低体温发生率为8.2%。两组患者术中体温下降的共同原因应与手术野皮肤消毒、大量灌洗液的使用及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表明,灌洗液的温度是术中患者体温下降快慢的主要因素。
低温环境、冷血及液体的输注、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体腔开放、全身麻醉、手术时间延长、手术创伤大及出血量大,补液量大均是低体温发生的高危因素[6]。在本研究中,手术室温度是维持在(24.5±0.5)℃。不存在低温环境。术中液体输注量为室温液体,输液量500~1000ml,微创穿刺切口,出血量均小于50ml,无输血病例。麻醉方式均采用硬膜外加骶管阻滞,手术期间未使用影响体温的药物。麻醉后个别患者体温升高可能与骶管阻滞后阻滞了交感神经,使相应区域血管扩张有关。两组手术时间基本控制在2.5h以内。在对患者的保温措施、手术间温度、输注液体、手术时间等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术中患者出现寒战,发生低体温应与大量灌洗液的温度有关。
研究结果显示,MPCNL期间,使用室温下的灌洗液,手术开始30min后患者体温开始下降,并随着手术时间的延长、灌洗液量的加大,体温下降的幅度就加快,手术时间超过2h,患者发生寒战的机率就越大,本研究中出现寒战的10例患者和5例低体温患者,手术时间均在2h以上。Kurz等发现术中低体温是术后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7]。这与术后回访资料显示的结果相一致,术中发生低体温的患者,术后体温升高持续不退,恢复慢,住院天数长。
研究证实,灌洗液的温度是影响MPCNL术中患者体温下降的重要因素,当大量灌洗液流经肾脏集合系统和进入肾周会造成患者体温丢失,导致体温明显降低,寒战发生率增高。而使用恒温 (33±1)℃的灌洗液,虽然患者的体温较术前仍有一定程度降低,但寒战发生率和低体温现象有明显改善,研究结果提示,灌洗液温度>(36±1)℃会使术中出血量增加,(33±1)℃是最理想的温度,手术室护士对灌洗液实施主动加温并在术中保持恒温,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是预防MPCNL术中患者发生低体温的有效措施。也减少了麻醉的风险性,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
[1]Lahme S,Bjchler KH,Strohmaier WL,et al.Minimally invasive PCNL in Pantients with renal pelvic and calycca Stones[J].Eur urol,2001,40(6):619.
[2]张义东,章学军,张义元,等.低体温与亚低温治疗 [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4(2):174.
[3]谢庆,朱瑞娟,陈思,等.充气式升温机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中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9):836.
[4]Sessler DI.Perianesthetis thermoregulation and heat balance in-humans[J].FASEBJ,1993,7(1):638.
[5]Malhotra SK,Khaitan A,Goswami AK,et al.Monitoring of irrigation fluid absorption during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ripsy:the use of1%ethanol as a marker[J].An-aesthesia,2001,56(11):1103.
[6]黄丽丽.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与预防[J].上海护理,2004,4(3):30.
[7]Kurz A,Sessler DI,Lenhardt R.Perioperative normothermia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incidence of surgical wound-infection and shorten hospitalization[J]. N Engl J Med,1996,334(11):1209.
R699
A
1007-8517(2013)13-0025-02
2013.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