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3-03-02王维维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大连市都市现代农业

卿 固,王维维

(大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卿 固,王维维

(大连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将大连与21个重要城市的都市现代化农业发展进行横向对比,得出大连市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在全国处于中游水平。通过分析制约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因素,并借鉴北京、上海、成都的先进经验,结合十八大主题,提出了大连都市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为大连实现“十二五”时期农业科学发展的新跨越提供决策依据。

都市现代农业;大连;因子分析;对策

2013年2月14日,国务院在发布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率先在大城市郊区的多功能农业区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对都市现代农业进行的“顶层设计”。而大连市为实现“十二五”时期农业科学发展的新跨越,也将都市现代农业确立为其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一、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大连市农业已经具备了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农业社会服务功能迅速发展,农业生态功能稳步提升。大连市农业生产已经全面超越城郊型农业发展阶段,步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五大”优势产业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功能迅速发展;农业生态功能日趋完善;农业生活功能不断强化;都市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日益推进。取得的这些成绩为大连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如何,哪些因素制约着大连市都市农业的发展,必须认真研究才能作出正确判断,从而以科学评估的方式引导大连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大连大学课题组通过设立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水平、生态发展水平的三大类评价指标,下设14个具体指标,采用实地调查与网上收集结合进行数据收集,选择我国三大经济区域具有代表性的21个城市作对比;运用SPSS软件对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出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发展指数(见表1)。

从表1综合发展指数的排名看,大连在21个城市中排名第八。上海、北京、天津、杭州、广州、苏州的综合发展指数>0.4,属于第一方队,其都市农业处于高级水平,这些城市都市农业发展水平快,代表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最高水平。沈阳、大连、厦门、宁波、南京、青岛等城市的综合发展水平介于0~0.4之间,属于第二方队,其都市农业发展处于中级水平。其他城市的综合发展指数得分较低,处于初级水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相对滞后。

二、制约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因素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大连市除生态因子与上海、北京、天津等相比得分较高外,在其他4方面与发达城市还存在一定差距,并成为制约大连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瓶颈因素。具体表现在:

(一)大连都市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水平较低,大连农业的结构亟需调整。从农业投资因子得分情况看,大连都市农业在农业投资方面与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大连农业基础较好,有许多优势,但还存在组织化低、比较效益不高、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大连的农业产业结构问题表现在:一方面农户经营规模偏小,尚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的强大优势,另一方面,龙头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导致其组织带动能力不强,这是制约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表1 主要城市都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指数排名

(二)大连都市现代农业科技含量较低,现代农业主客体条件有待改善。从大连市科技因子来看,与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相比,大连市在农业科技含量方面差距明显。从硬件上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从软件上说,劳动力素质不高,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不强。都市农业科技含量较低,严重制约着大连市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过渡。

(三)大连都市现代农业具有的多元功能还有待开发。通过调查发现,在生活功能上,我市观光旅游农业规模小、服务能力不足、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在生态功能上,农业在改造、美化环境,防御灾害方面作用不强,循环农业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集约发展模式尚未普遍推广。在服务功能上,已建成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服务辐射和示范带动效应不明显。因此,现代农业具有的多元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四)大连市都市农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健全。从大连市社会发展因子来看,得分不高,说明大连市都市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处于建立健全过程中,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尚未健全,大连在技术传授、科技培训、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的工作有待改进,这些都制约着大连都市农业发展。

三、其他城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比较优势

(一)北京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特色。北京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特色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多种功能深度发展,农业综合效益突出。在巩固发展农业传统生产功能的基础上,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生活、生态和示范功能凸显,生态服务总价值已到达1万亿元。北京都市现代农业坚持以农业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农业观光园和民俗旅游为主体,郊区农业新形态蓬勃发展。多种发展模式并存,都市农业的适应性很强。北京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条件探索发展了多种有效模式,无论是平原还是山区,无论是农业资源丰富还是贫瘠的地区,都探索发展出相适宜的农业形态,并形成了该地区都市农业发展的模式。农业向二三产业延伸融合,农产品加工业资本化、规模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都市农业提质增效明显。延长农业产业链,依托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业工厂、休闲农业等多种形态,是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突出优势。充分发挥科技、资本的优势,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北京以种业为突破口,充分发挥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技术和人才优势,着力打造“种业之都”,初步确立了“三中心一平台”(全国种业科技创新中心、国内外种业企业聚集中心、全国种业交易交流中心、种业发展服务平台)地位。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都市农业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北京已初步建成了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等9大服务体系。这些体系包含的内容很丰富,涉及的工作范围很广,投入也很大。以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为例,2010年,北京市仅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就投入了3亿元,加之冷链物流运输、农产品安全质量检验检测等,每年投入高达数十亿元。

(二)上海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特色。上海耕地资源稀缺,但科技、人才、资金、信息和市场优势明显,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上海农业虽然占全市GDP的比重比较低,但其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却很高,其产生的“拳头效应”支撑着上海都市农业高速发展。上海市始终将农产品生产作为都市现代农业最核心的功能,大力发展蔬菜、水果、花卉等高效园艺产业和畜禽水产业,提高大城市“菜篮子”产品的自给率。上海市在稳定城市副食品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还注重挖掘农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据统计,2011年上海已建成各类农业旅游景点211个,其中年接待规模万人以上的农业旅游景点达到100个;全市涉农旅游总人数约15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5%;直接带动各类涉农旅游总收入22亿元,带动农民就业约4.5万人。上海市在完善农产品保障制度方面特色十分突出,先后出台了主要农产品最低保有量制度;“菜篮子”区县长负责制;常年蔬菜种植面积不低于50万亩土地保障制度,;坚持财政持续投入的长效机制;地产绿叶菜上市量与市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挂钩制度;建立了绿叶菜淡季成本价格保险机制。

(三)成都市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特色。尽管成都都市现代农业综合发展排名并不靠前,但近年来,成都都市现代农业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用城乡统筹的理念来引领都市农业的发展。按照‘以工促农、以贸带农、以旅助农'的思路,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倍增计划,积极发展优质、高效、多元的都市现代农业,加快构建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现代经营为基础、现代农民为主体、三产联动为特征的农业新发展格局。成都市把休闲农业作为推动三产联动发展、实现农村持续繁荣、农民多元增收的突破点和着力点,走出了一条“以花木有机生态为本底、以休闲养生健康为主导”的特色发展之路。成都通过建设田园化、景观化现代农业园区带动休闲农业发展,2011年建成休闲观光农业基地220个,年接待游客超过5500万人次。2013年3月18日,成都相继出台《农产品加工产业布局规划》、《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等4份涉农文件,将大力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根据规划,成都将重点建设位于天府新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孵化中心,打造“一心、六园、十基地”的农产品加工产业新格局。

四、大连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

(一)积极发展新型农业业态。应紧扣“稳增长、调结构、谋转型、促跨越”十八大主题,用工业化的理念、企业化的模式引领都市型农业发展[1]。积极发展新型农业业态,除保持“五大”产业的优势外,可借鉴北京、上海的经验,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切实抓好关键技术、关键环节的科技攻关,提高良种水平和科技装备,走依靠科技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子。发展为都市服务的高科技型农业、体闲观光农业、旅游度假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以及绿色有机高效农业等新型农业业态。重视农业的多功能性,开发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农业,由单一的食品供给保障向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就业致富、生态保育、文化传承和休闲观光等功能转变,根据农业的多功性来制定农业投入政策,拓宽和扩大政府支持的领域及范围。

(二)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十八大报告提出,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大连应以此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在坚持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培育壮大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专业大户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不断完善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和规范龙头企业与农民股份合作社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三)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链。借鉴北京、上海、成都发展都市型农业的成功经验,重点以打造产业链作为完善都市型农业产业发展体系的突破口。加快农业产业结构高端化进程,按照市政府“三圈两区一带”的总体布局,重点发展渔业、畜牧、水果、蔬菜、花卉5大优势产业和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种苗农业、外向农业、休闲农业、循环农业和创意农业“八大都市农业”[3]。具体来说,打造设施农业产业链,形成特色农业产业带;打造市场物流农业产业链,按照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规划和大连城市定位,大连应当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东北农业腹地与山东农业大市场,全面提升农产品产业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打造涉农产业链,尽快实现村庄企业化、农村市场化;打造休闲旅游产业链,在城市周边景点区和交通沿线,应当依托具有农村特色的度假村,大力发展相关的服务业,拉长涉农旅游产业链。

(四)建立多元投、融资体系,加快农业市场化。都市现代农业是资本有机构成较高的产业,单纯依靠农民很难完成资本积累的过程,需建立起政府投入为先导、企业和农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驱动力、外资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都市农业投资、融资体系[4]。在加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千方百计筹集资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建立农业信贷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鼓励引入多元化资金,规范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完善涉农贷款抵押担保、农业保险等机制。探索加强农村金融监管的有效办法。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网络,创新农产品交易方式。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五)完善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体系。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农民培训体系,强化农业科技等公益性服务。推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制定切实的政策措施,健全农业政策扶持体系、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体系。特别是应当重视发挥农村生产合作组织的中介作用,应当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各类农业经济主体,在自愿联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前提下,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创办涵盖农林牧渔各业的专业合作组织。把发展农村生产合作组织作为现代农业体制机制创新的重点环节,进一步增强大连现代农业的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形成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需求个性化、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范围扩大化、服务格局一体化的新格局。

[1]唐军.坚定信心攻坚克难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N].大连日报,2012-8-10.

[2]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R/OL].http://cpc.people.com.cn/n/2012/1118/c64094-19612151.html.

[3]大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R].2010.12.

[4]李万才.大连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N].大连日报,2012-10-27.

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alian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

QING Gu,WANG Wei-wei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Management,Dalian University,Dalian 116622,China)

This paper,through an empirical study and with a factor analysis method,conducts a horizontal comparison between Dalian and other 21 major cities in China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concluding that Dalian remains medium-level nationwide.Through analysis of Dalian's bottlenecks in developing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with advanced experience of Beijing,Shanghai and Chengdu,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giving support to the decision making of Dalian to realize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new leap forward in the 12th Five-Year Plan period.

Urban Modern Agriculture;Dalian;Factor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F303

:A

:1008-2395(2013)04-0111-04

2013-04-02

卿固(1962-),女,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应用经济研究;王维维(1989-),女,大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应用经济、财务会计方向研究。

基金课题:2011年大连市社会科学院立项课题(2011DLSK032)

猜你喜欢

大连市都市现代农业
大连市第六十九中学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现代农业
大连市材料价格补充信息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DALIAN THE SEA IN THE NOR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