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100例

2013-03-02刘青梅单国辉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荆芥长春中医药大学

韩 辅 刘青梅 单国辉 张 睿

(1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科,长春130021;2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021)

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100例

韩 辅1刘青梅2单国辉1张 睿1

(1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科,长春130021;2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130021)

目的 观察消渴肾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为中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的途径。方法 选取100例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在常规用药基础上,予消渴肾安口服,观察疗程为3个月,治疗前后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血糖、尿蛋白排泄率情况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渴肾安胶囊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24h尿蛋白排泄量,对肾功能有改善作用,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糖尿病;糖尿病肾病;消渴肾安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早期表现为尿中排出微量蛋白,最后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目前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医药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我科使用院内制剂消渴肾安,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时效果较为满意,为进一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现观察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患者100例,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糖尿病科2011年7月至2011年10月门诊及住院患者。男52例,女48例;年龄30~60岁,平均年龄(48.3±3.7)岁。糖尿病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平均病程(9.5±1.5)年。其中42例患者口服降糖药物,58例使用胰岛素(平均用量34u)。

1.2 病例选择标准

1.2.1 诊断标准

1.2.1.1 中医辨证标准气阴两虚挟瘀毒证(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消渴病(糖尿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及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消渴病专业委员会消渴肾病诊断标准。)主症:倦怠乏力,口干咽燥,腰膝酸软。次症:多食易饥、尿频尿多、心悸失眠、五心烦热、视物模糊、面浮肢肿、肢体麻木或刺痛。舌脉:舌质暗红少津,苔薄或花剥,脉细数无力。主症中具备主症1项,同时兼有次症3项及以上,参考舌脉即可确诊。

1.2.1.2 西医诊断标准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定为糖尿病者[1]。②根据MogensenDN分期符合分期标准。Ⅲ期:持续微量白蛋白尿,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达20~200μg/min(30~300mg/24h);Ⅳ期:临床DN期,持续性蛋白尿,UAER>200μg/min或24h尿蛋白定量(UP)>0.5g,尿常规化验蛋白阳性[2]。

1.2.2 纳入及排除病例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选取糖尿病肾病的患者;目前使用的降糖药物或者胰岛素剂量稳定;病情稳定,无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感染、外伤等可纳入观察。排除标准:①合并原发性肾脏病;②有发热、运动、心功能不全等导致尿蛋白升高的其他因素;③入组前使用血管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④有肾毒性药物应用史;⑤有严重的心、脑等并发症。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在常规治疗(予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调节)基础上,予消渴肾安胶囊治疗,共治疗3个月。(消渴肾安胶囊用量:4粒,日3次,口服)。

1.3.2 检测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糖、肾功(BUN、CRE、UA)、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情况。

1.3.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上述综合治疗,患者应用消渴肾安胶囊后中医症状改善明显,总有效率为90%(见表1);血糖水平有显著降低(见表2);消渴肾安胶囊可以降低糖尿病肾病尿蛋白排泄率,改善肾功能(见表3)。

表1 中医症状疗效情况(n,%)

表2 血糖变化情况

表2 血糖变化情况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

组别空腹(mmol/L)餐后2h(mmol/L)治疗前6.72±1.14 8.4±1.73 8.76±1.15 11.82±1.41治疗后

3 讨论

现代中医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是肾元亏虚,毒损肾络[3]。其病位在脾肾,气阴亏虚为本;痰毒瘀等为标,是糖尿病肾病病变进展的根源。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脾肾亏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脏腑失养,痰毒瘀阻于肾络,发为本病。

表3 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改善情况

表3 治疗前后尿蛋白、肾功能改善情况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

项目尿微量白蛋白(mg/L)24h尿蛋白定量(g)尿素氮(mmol/L)肌酐(umol/L)治疗前213.8±58.13 3.63±0.6 9.79±2.25 160.75±26.32治疗后141.1±25.20 1.72±0.72 6.11±1.7 124.36±20.42

消渴肾安具有益气养阴、化瘀解毒之功。方以大黄为君,意在解毒排毒,除湿化瘀为君药;黄芪、桑寄生,滋补肝肾,丹参、红花活血化瘀,共为臣药;泽兰化瘀利水,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共奏解毒通络保肾、益气养阴、化瘀解毒之功。现代医学证实,消渴肾安胶囊中大部分药物具有不同程度降糖,改善肾功能等多种药理作用。通过临床观察,消渴肾安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使患者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对肾功能及蛋白尿等方面也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疗程较短,部分指标在治疗前后变化不显著或无变化,还有待于今后做进一步的探讨。

[1]中国糖尿病防治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10.

[2]Mogensen CE,KeaneWF,Bennett PH,et al.Prevention of diabetic renal diseasewithspecial reference to microalbuminuria[J].Lancet,1995,346:1080-1084.

[3]何泽.糖尿病肾病“毒损肾络”病机假说研究[J].医药世界,2006,(9):11-12.

中药诗词赏析——荆芥

荆防入药本相须,更喜辛香作野疏。

鱼蟹河豚妨食物,举乡古拜隐方书。

皮膜里外风皆去,头首高巅热可除。

一捻千金真不易,管教疮疥净无余。

为用。《本草约言》云:“今人但遇风症,即用荆、防。不知风在皮里膜外者,非荆芥不能发泄,非若防风之入肉骨也。”荆芥即假苏,叶似落藜而细,初生香辛可啖,人取作生菜食之。长于祛风邪,为风病、血病、疮病之要药。能解鱼蟹河豚之毒,散皮里膜外之风,除头首高巅之热,敷皮肤风肿之疮疥。治疗产后中风神效,陈无择一味荆芥为末,密其方隐为举乡古拜散;一方用古老钱煎汤调服,萧存敬呼为一捻金。

按:荆芥味辛温无毒,入肝经。乃血分之风药,常与防风相须

——选自清·赵瑾叔《本草诗》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9.008

1672-2779(2013)-09-0016-02

韩世辉

2013-04-22)

猜你喜欢

荆芥长春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科研创新团队介绍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肾病二科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初夏
荆芥
夏日不忘荆芥香
荆芥香里夏日爽
ESL Learners’ Semantic Awareness of English Words,Semantic Transfer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Vocabulary Teaching in a Second Language
印语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