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教《针灸医籍选》网络助学平台的构建※

2013-03-02张树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3期
关键词:医籍成教医案

金 洵 张树剑 董 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46)

成教《针灸医籍选》网络助学平台的构建※

金 洵 张树剑 董 勤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46)

成教《针灸医籍选》网络助学平台以“课程助学”为基础,“知识拓展”为特色,“互动论坛”为创新,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摆脱“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成教;针灸医籍选;网络助学平台

《针灸医籍选》在针灸专业课程结构中占据关键地位,是针灸专业最具代表性的经典理论课程。但目前课程结构中公共基础及西医课程比例日渐加大,中医药专业特色课逐渐减少,《针灸医籍选》教学课时压缩。且经典课程文字古奥,理解相对艰涩。对成教而言,问题就更突出。成教学生年龄跨度大,学历层次多,学习目的多元化。成教《针灸医籍选》的课时更少,一般是集中面授,面授时间间隔时间长,基本上是采用“讲授法”。因此教师感慨讲不完,学生反映听不全,授课内容的压缩使篇章之间衔接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影响教学效果。成教《针灸医籍选》的教学应摆脱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育方法,使其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的目的。因此建立符合《针灸医籍选》课程设计的网络助学平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1 系统设计方案

成教《针灸医籍选》网络助学平台按功能分为三大模块:课程助学(教学资源、学习评估)、知识拓展(专题讲座、临床应用、网络书斋)和互动论坛(专题讨论、教师答疑)。见图1。

图1 成教《针灸医籍选》网络助学平台设计方案

1.1课程助学

1.1.1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大纲要求,为《针灸医籍选》各章节建立网络课堂,学生通过网络课件、教学视频等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可实现个体化教学,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选择权,没有掌握和理解的部分可以重复学习,感兴趣的内容可以深入理解。网络教学资源扩大了课堂范围,只要有网络连接的地方就可以实现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本板块将提供其他院校《针灸医籍选》精品课程网站的链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舞台。

1.1.2学习评估此板块包括试题库、测验试卷生成工具和测试结果分析工具。试题覆盖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按章节出题,并对不同章节横向联系的内容进行相互渗透;难度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种。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选择测试的章节和难度,也可由系统随机出题。测试结束后,系统将自动统计测试成绩,并提供参考答案。学习评估便于学生查漏补缺,加强理论学习欠缺的地方。

1.2知识拓展

1.2.1专题讲座任课教师定期将课程的知识点、热点话题、知识更新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在网站上发布,对有临床价值、共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积极科学引导,建立接纳各种意见和观点的氛围,为学生提供探索问题的空间,了解本课程的最新研究动态。

1.2.2临床应用选择与本课程理论密切相关、具有临床和科研指导意义的古代、现代医案,按著者朝代、疾病类型、治疗方法、所用穴位等关键字分类整理。逐条整理医案原文,对医案词义晦涩之处注释;或为医案撰写述评,解释说明其思考方法及治疗思路,使每条医案都能清楚、明了、简练呈现。也可设计部分开放式医案,让学生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手段,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3网络书斋收集《灵枢》、《难经》、《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针灸资生经》等经典医籍及历代名家对针灸理论的研究专著,主要为PDF格式文件,供学生下载查阅。

2 互动论坛

2.1专题讨论本板块以“提出问题—组内讨论一组间协作学习—组间互动—网络个性化指导一教师点评”的模式进行,围绕《针灸医籍选》中的主要内容和疑难问题设计。专题讨论使一对多的教学变为一对一,甚至多对一,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2.2有问必答帮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解答疑问。学生进入本板块,可畅所欲言,与教师进行实时性、交互性答疑,或通过电子邮件交流讨论。本版块可采集学生思维亮点,营造出尊重差异、鼓励特色和个性发展的教学氛围,进行个性化教学。

2.3多级用户设定平台设3级用户:游客、注册学生和教师。游客可浏览和使用前台系统设置好的部分内容,无个人学习记录;注册学生可浏览、下载和使用学习内容,并进行评论和发帖,拥有学习笔记和个人学习记录;教师负责用户管理和后台管理,采集教学信息,安排组织教学活动,拥有直接访问数据库的权力。

3 总结

成教《针灸医籍选》网络助学平台以“课程助学”为基础,“知识拓展”为特色,“互动论坛”为创新,针对成教学生的特点,摆脱“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张树剑.《针灸医籍选》课程设计的思考与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12(1):55-57.

[2]侯中伟,马惠芳.针灸医籍选读课程设置再思考[J].中医教育,29(1):78-79.

[3]方会龙,喻泽兰,谭斌,高守平,王俊杰.PBL在成教网络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6(5):792-793.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3.061

:1672-2779(2013)-13-0089-02

杨 佳

2013-05-16)

南京中医药大学成人教育教学改革课题[No:CJ1205]

猜你喜欢

医籍成教医案
基于Python语言构建名中医医案数据挖掘平台
中医医案方剂多维相似度算法设计与探索
基于医案探讨王孟英辨治温热病处方用药规律
民国中医医籍特色探析
如何提高成教管理工作服务意识
创刊十周年赠言
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
论湖湘医籍及其研究现状
医籍整理“群体事件”现象、由来及避免其再次酿发的对策思考
中医医案类数据库的构建与数据处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