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病人鼻出血的部位及其治疗方法探讨
2013-02-20,
,
(青岛市商业医院耳鼻喉科,山东 青岛 266011)
鼻出血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也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之一,鼻出血的发病率较高。鼻出血既可由鼻腔局部病变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而发生。在诱发鼻出血的全身因素中,血液病伴鼻出血者更为多见,对这部分病人单一的治疗方法效果往往不太理想。近年来虽然治疗鼻出血有了一些新的措施,但我们认为针对血液病病人并发鼻出血的处理首先是找到出血部位,然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是关键。现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血液病鼻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6—2012年,我院血液科住院的各种血液病病人中发生鼻出血者48 例,其中男32 例,女16例,年龄为16~82 岁。本文48例病人中,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者16例,发生慢性白血病急变者22例,发生出血性紫癜者10例。鼻出血的部位:Litte区出血23例(47.9%),下鼻甲出血8例(16.7%),鼻后孔出血1例(2.1%),鼻腔弥漫性出血16例(33.3%)。
1.2 治疗方法
根据出血程度、部位, 采取鼻腔收敛或填塞止血术。所用材料主要有明胶海绵、凡士林纱条等。一般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清除鼻腔内的血凝块,在前鼻镜帮助下尽可能暴露鼻腔,初步判断出血部位位。置入地卡因麻黄素棉片,充分麻醉收敛鼻腔黏膜后,逐层取出棉片,根据棉片上血染部位进一步判断出血的位置。明确出血部位后,根据出血量的多少选择不同止血材料进行鼻腔收敛或填塞止血。48例中,16例Little区出血及5例下鼻甲出血给予明胶海绵与凡士林纱条重叠填塞止血;7例Little区出血及3例下鼻甲少量出血单纯予以明胶海绵填塞止血;1例鼻后孔出血予以前后鼻孔填塞止血;16例鼻腔弥漫性出血病人11例予以传统的鼻腔填塞止血,5例少量渗血给予浸有凝血酶的明胶海绵贴敷止血。同时结合全身情况,给予镇静剂、止血剂、血小板等治疗。止血成功后,嘱病人每日用呋麻液滴鼻,并逐日抽除凡士林纱条;对于弥漫性出血者可给予2×106U/L凝血酶滴鼻。
1.3 治疗结果
治疗后39例病人出血停止(81.3%);8例病人仍有间断性出血,经两次以上填塞后止血(16.7%),总有效率98%。1例顽固性出血病人转院后在鼻内镜下完全止血。
2 讨 论
2.1 血液病鼻出血的特点
在引起鼻出血的全身因素中,血液病并不罕见。据有关文献报道,血液病引发鼻出血病人已占所有鼻出血的2.0%~5.1%[1]。通常鼻出血多为单侧,少数情况下可出现双侧鼻出血;出血量多少不一,轻者仅为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鼻出血可导致贫血。而血液病病人鼻出血多表现为双侧、弥漫性,并多伴有其他部位皮肤和黏膜出血,使原有的贫血加重。该类病人因血小板生成减少或血小板功能异常导致凝血机制障碍,而鼻腔黏膜较薄,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时在干燥、抠鼻,甚至弯腰低头、咳嗽喷嚏等轻微刺激下都有可能引起鼻腔出血。本组中有 21例在上述情况下出现鼻出血。因此,应加强对血液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工作,减少鼻出血的发生。
2.2 血液病鼻出血的处理
血液病病人因凝血功能障碍,鼻出血多表现为持续性,加上本身体质较差,易紧张焦虑,不利于止血,可适当给予镇定剂,止血手法也不同于一般鼻出血。王光辉等[2]认为,鼻腔填塞止血仍是治疗血液病鼻出血的有效手段。作者认为,血液病伴有鼻出血,应尽量保守治疗。文献报道,鼻出血部位多在鼻中隔Litte区[3]。本组48例中有23例发生于Litte区,占47.9%。在出血量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呋麻棉片局部收敛压迫或吸收性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填塞止血,但要适度,操作中也要尽量减少器械、纱条的摩擦以免渗血不止。对表现为鼻腔弥漫性渗血的部分病人,可给予浸有凝血酶的明胶海绵贴敷,既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又可避免抽取纱条时对鼻腔黏膜的损伤。鼻腔深部的出血,因难以准确判断出血部位,前后鼻孔填塞术是控制鼻腔后部出血最常用的方法,亦常作为初始治疗方法,但该法盲目性大,失败率高,易致鼻腔组织损伤[4]。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在鼻内镜下明确出血点后行区域性填塞。急诊处置时,病人取坐位或半坐位,术后给予呋麻液或凝血酶点鼻,都有利于止血。另外,对于血液病鼻出血病人,针对出血时的全身因素进行病因治疗,及时有效地输入止血剂、血小板等凝血成分,改善凝血机制,对加强压迫止血效果亦十分重要。
[1] 孙苏华,高霞. 血液病鼻出血203例临床分析[J]. 中国航天医药杂志, 2003,5(1):41-42.
[2] 王光辉,粱传余. 血液病鼻出血的临床诊治[J]. 实用医学杂志, 2004,20(9):1017.
[3] 张健,魏炯洲. 血液病鼻出血32例诊治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7(19):3007.
[4] 徐永生,徐建. 鼻内镜下Nd:YAG激光治疗鼻腔深部出血的效果[J]. 齐鲁医学杂志, 2006,21(6):522-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