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中院前急救职能及“1+3”模式应对

2013-02-19邹圣强盛家鹏陈志刚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4期
关键词:医学医疗人才

邹圣强 盛家鹏* 陈志刚 魏 超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医疗行业也在进行着变革,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其中明确强调了要“加强城乡急救体系建设……完善政府对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为此,镇江市急救中心经过探讨与思索,提出了“1+3”急救服务模式,即以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为核心,开展急救教学、急救科研、急救知识普及等工作,目的是为了实现“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经过4年多的实践,现总结思考,探求更有力的举措。

1 “1+3”模式的理念与形成

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只有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根据本地区实情构建院前急救网络,确立三级救治体系,对于急救单元中人、物、车的组合实现监护抢救型急救单元(即专业救护车+便携式抢救药械+急救医护人员2名+驾驶员、担架员各1名)[1],才能顺利完成日常急救、远程救护,积极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完成各类大型集会活动、各级政府政要等医疗保障工作。近5年来,一方面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一方面也在寻求着创新的工作方式与方法,通过向专家请教、参与城市120运行模式的讨论等方式,本中心逐渐意识到“医”是院前急救的灵魂,但是要得到周围群众的认同则必须不断证明自己。正确的定位是发展的基础,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专/行业的特点,是院前急救寻求发展的突破口。因此,针对社会上院前急救知识缺乏、但需求量却在不断增加的情况,建立了“以医立足、教学为辅、科研提高、群众普及”的新模式,简称“1+3”模式。

2 “1+3”模式的具体设定

2.1 搭建医学平台 服务一方百姓 搭建医学平台离不开基础与人才。为了实现医学基础的良性发展平台,我中心录用新人要求以本科学历为最低门槛,坚持择优录用,新人必须经过笔试、面试、操作考试等环节,不仅强调专业知识,而且要求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与伦理学识。同时定期在医师中开展三基训练与考试,定期进行操作考核,要求对医疗器械“会用、频用、广用、熟用”,针对院前急救工作内容制定了流程与规范,制定了相关手册发放到每一位急救医师的手中。目前正积极探索院前急救临床路径的设定与使用。与此同时不断送出急救医师进行深造,鼓励考研、考博,低学历的老同志鼓励进入本科深造。目前急救学科中高端人才梯队初步建立,中心现有研究生学历5名和高、中级医师6名,市政府169人才工程科技骨干2名,市医学重点人才1名。为了提高急救质量,还不断提高硬件设备的配置与扩大品种,目前急救车辆已从运输型向监护型发展,车内配置了多功能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或AED、普通心电图机,有的配置了远程移动监护系统。

2.2 开展急救教学 培养专业人才 江苏大学是专门设有医科的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从2003年起,镇江市急救中心成立教学工作研究室并与江苏大学合作,在该校开设《院前急救医学》课程,目的是促使大学生牢固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和最关键的初级救生技术,从而提高受训者在突发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和应变能力,充分发挥第一目击者的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在突发灾害或急病发生时的自救和互救能力[2]。在长期教学工作基础上,围绕着城市急救体系创新和化学爆炸伤院前与院内一体化急救课题,2011年再次与江苏大学临床医学院合作,在全国高校系统中较早开设“灾难医学”系,通过对“灾难医学”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培养和引进急救与灾难医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3名,主编并开发实用急救教程(近16万字),每年实施急救知识教学400学时,受训学生3 000名及培训医学生700名。积极开展与香港中文大学灾害医学研究所、美国匹兹堡大学部分教学交流工作。急救教学成果已发表于《中华急诊医学》和《中国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等国内权威学术期刊。

2.3 积极研究课题 科学提升水平 依托急救医疗和教学工作为支撑,从急救单元标准配置、培训,到建立GPS紧急医疗救援指挥通讯调度系统;从急救医学管理中的冲突管理,到城市急救体系建设;从无创呼吸机在重症心脏病人院前急救中的应用与医护人员心肺复苏术操作质量的应用基础和临床研究。创建了不同种常见急危重病的急救流程;开展了化学气体爆炸伤院前与院内一体化急救的一系列研究。建立了专业研究队伍,既有长期从事灾难医学的基础和临床教学和研究的专业人士,又有临床实践经验丰富的急救专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近5年来承担省、市课题9项、主编教材2部、在中华级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7篇、荣获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和教学成果奖3项,形成镇江急救科研工作特色。

2.4 普及急救知识 实现社会化急救 镇江市急救中心2005-2008年期间,通过建立4所地区性急救培训学校(丹徒新区上党镇农民急救培训学校、金山街道迎江路社区急救培训学校、中山路小学青少年急救培训学校、镇江市急救中心市民急救培训学校)为载体,免费对市民开放,为市民培训自救知识,让广大市民在专业的急救讲师指导下,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学习掌握正确、科学的急救知识。截至2012年6月底,经免费培训市民35 202人次,分布为:中小学生21 261人次;企业员工6 736人次;社区居民3 323人次;警察1 887人次;农民包括农民工1 408人次;公务员587人次。早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急救医学泰斗王一镗教授提出了发展我国急诊医学的重要方针之一应是“三分提高,七分普及”[3],并在2010年为我中心急救普及工作题词“三分提高,七分普及”以作鼓励。普及活动2009-2010年连续两年获得江苏团省委百名优秀志愿者服务项目荣誉。

3 “1+3”急救模式的几点思考

3.1 牢固确立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 救死扶伤病人第一 急救事业更多的是是公益事业,员工们要热爱本职工作,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反应机敏,动作迅速,熟练掌握急救器械设备的应用,熟知各种急重症病人的抢救程序,要有爱心和耐心。我们一贯注重加强员工的伦理道德修养,更好地培养急救中心职工的自律能力,引导他们认同并遵循社会道德规范。根据当前环境,在医疗环节之中,我们应当加快建立全自动化120急救网络、信息电子化永久存档以及加快专业化队伍的建设,才能在新医改环境之中让患者得到高效、专业、快速的救治。

3.2 紧紧抓住关键环节 紧贴群众需求 提高院前急救质量 对于从事院前急救的急救中心来说,有效响应群众的呼声是促进自身发展、确保职能作用发挥的本体考量。一是管理者要把好急救人员和院前急救新技术的准入关,定期对医疗质量、工作效率、医疗费用等进行监督检查,并向社会公示,促进急救中心职能作用的体现。二是应努力促使优秀人才为群众服务。积极推动急救中心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包括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等,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培养造就一支包括急救中心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的高素质的卫生人才队伍。同时,打通“培养、吸引、用好”人才的渠道,坚持德才兼备的标准,制定长期有效的成长和再培养战略,促进员工知识不断更新和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三是做好群众调查、急救知识普及工作与流行病学统计工作。这些可帮助群众进行自救、互救等,可指导急救中心进行急救物资的调配、更换,使人员安排更加合理,职能作用发挥更加有力。

3.3 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加强法制保障、经费保障、设备保障 现代院前急救离不开急救3要素:医疗、通讯、交通运输。这是支撑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功能的物质基础。为此政府与主管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帮助各急救中心的各要素水平得以提升,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和急救中心员工的健康。重视急救人才的队伍培养和建设。要提升应急救治的能力和水平,就必须加大急救人才的培养力度。对调度员、驾驶员、担架员进行相关的医学知识培训并提出具体要求,提高院前急救医疗的整体水平。对院前急救医护人员在技术提升、职称晋升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出台相应的职称评聘办法,吸引更多优秀医务工作者从事院前急救工作,满足社会对急救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

3.4 理清思路谋求发展 增强创新意识 急救中心不能只满足于运输型的急救模式,为发挥职能必须实现从运输型向急救型转变。应该通过建立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竞争激励制度、全员聘用制度等,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上能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让员工充分体验知识的价值和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应重视人才的成长和培养,做好继续教育和进修培训工作。如鼓励青年员工考研、推荐参加在职研究生的学习等,积极创建学习型急救中心,培养学习型人才;此外,应定期派医生到外单位进修学习、举行急救知识和急救技能的考核;通过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手段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不断完善继续教育的制度,真正实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文化留人,推动急救中心的持续发展。

总之,院前急救是一项系统工程,知情同意、自主择医、不伤害他人,真诚无私地关爱患者,构建和谐是急救中心全体同仁永恒的追求。人民群众对院前急救事业的尊重和认同,有利于实现院前急救事业全面和谐发展。建设“德罄”、“技强”、“知广”、“心高”的院前急救队伍,是为了体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思想,真正建立镇江“1+3”急救模式,从而谱写公共卫生事业发展中院前急救事业新的篇章。

1 黄琼.医疗急救中的“生命绿色通道”[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7,18(6):20 -21.

2 孙义萍,倪爱民,钱国薇.论院前急救医疗功能的充分发挥[J].中国急救医学,2004,24(7):518 -519.

3 王一镗.再论发展我国急诊医学的重要方针之一——三分提高,七分普及[J].中国急救医学,2010,30(2),97 -98.

猜你喜欢

医学医疗人才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人才云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