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医院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与评价

2013-02-19姚勤红万宇雄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3年4期
关键词:慢性病保健医师

姚勤红 龚 海 张 华 万宇雄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与环境、生活方式、工作压力等有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的发病率逐年提高,预防保健科对慢性病的发病报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利用信息化开展慢性病的管理工作已经成为医院的迫切需求[1]。我院从2010年开始利用医院HIS平台建立了慢性病网络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经过3年不断努力和改进,此系统目前应用良好,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资源,提高管理质量。现将应用情况简述如下:

1 慢性病网络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的应用

我院的慢性病网络监测信息报告系统由三大模块组成:上报模块、校对模块和查询模块。

1.1 上报模块应用 此模块权限由临床医师负责操作。将上报需要的病人完整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身份证号码、住址、学历、职业以及诊断名称、诊断日期、诊断依据、报告人等等)嵌入HIS中住院医师工作站和门诊医师工作站软件系统中,临床医师负责将新发“慢五病”病人的信息资料录入模块中并保存,最后提交即可。如病人为住院病人,只要输入病人的住院号,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以及身份证号码、住址、工作单位等资料即可以直接显示在模块中,不用医师重复输入,节省了医师的工作量。

1.2 校对模块应用 此模块分成两块,临床医生校对系统和预防保健科校对系统。

1.2.1 临床医生校对系统。建立在医师工作站软件系统中,我院为主诊医师负责制,因此我们按照诊疗小组建立校对系统,临床医师输入自己的工号,就直接显示出自己所在诊疗小组管理的慢性病病人的情况,此系统主要显示三大块内容:(1)各诊疗小组管理的病人中符合新发慢性病诊断的病人信息概况(包括病人姓名,病案号、入出院日期,入出院诊断等信息资料);(2)各诊疗小组上报的病人详细信息资料;(3)尚未完成上报的病人信息资料。此系统可以根据各诊疗小组的工作状态,按照时间段来校对病人的上报资料是否准确、完整;是否有遗漏的病人未上报。

1.2.2 预防保健科校对系统 。此系统权限由预防保健科负责操作,为防止同一病人同一信息重复上报,建立了以身份证号码和出院诊断为主要命名的校对系统。此系统也主要显示三大块内容,与临床医生校对系统有所区别的是显示全院慢性病人的信息资料。预防保健科可以按照时间段校对全院各诊疗小组上报的慢性病病人详细信息资料以及尚未完成上报的病人信息。方便预防保健科按照各专科进行督查及向临床反馈。

1.3 查询模块 临床医师能根据工作需要,按照时间段查询各诊疗小组上报病人的详细资料;预防保健科则能每时每刻查询到临床医师上报的慢五病病人信息资料。可以按照时间段查询临床各科室、各诊疗小组的上报情况;也可以按照病人姓名查询,查询某病人是否上报、是否为重复上报情况。

2 效果评价

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网络监测信息报告系统,是动态掌握所在辖区居民慢性病发病、死亡及危险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确定慢性病预防控制优先领域,制定政策和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基础[2]。我院利用信息化技术实行慢性病规范管理,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节约了人力资源 提高工作效率 慢性病的监测报告管理讲究时效性,采用信息化后,原来的纸质报卡取消,从而避免了纸质报卡在传送过程中的错送、遗失以及迟送等现象。也节约了纸张和人力资源,减少了无谓的浪费。预防保健科专职人员可以随时查询到临床上报的电子信息。在电脑上可以直接进行上报病例的信息复核、纠错、补充填报完整信息等。从而也减少了很多书写环节的繁琐和重复劳动,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了工作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减少漏报 提高上报率 准确完整地提供一个地区的慢性病发病情况、发病病种,对该地区的健康干预有着很重要的社会意义,能对该地区慢性病防控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医疗机构的慢性病管理重点应该是减少漏报。我院通过建立并逐步完善的慢性病网络监测信息报告系统,通过定期查询、校对工作进行对临床的漏报检查,再加上上报的便捷性,明显减少了临床的漏报率。

2.3 查重功能 信息共享 建立了此监测系统后,由于校对系统是以身份证号码和出院诊断为主要命名的系统,避免了同一病人同一种疾病不同科室重复上报的情况。举例说明,某病人在消化内科诊断消化道恶性肿瘤,后转到胃肠外科手术,手术后又转到肿瘤科进行治疗,对于不同科室来说都是新发慢性病病人,如果3个科室都上报肯定是不必要的,此系统可以全院信息资源共享,识别重复上报。

2.4 完善了质量管理 监测系统由上报模块、校对模块和查询模块组成,从实际应用出发,操作方便、简捷,真正实现了管理的规范化,质量内涵控制管理实时网络上完成,进一步提高了管理的效益,真正让慢性病的报告管理落实到了实处。

3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技术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我院利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慢性病管理,显现了突出的优势,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临床医务人员的业务工作非常繁重,慢性病上报工作兼顾不全,迟报、漏报现象仍然存在;病人的信息采集不全,不能符合慢性病防控机构的要求;信息化技术在智能化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限制;预防保健科的管理职能尚不能充分发挥等。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与对策:

3.1 江阴地区患者就诊使用市民卡(卡内有持卡者的详细信息资料以及电子钱包等) 市民卡内的病人信息资料由公安部门授权向医疗机构开放,医疗机构承诺保护每位就诊者的隐私,不泄露资料。这样医疗机构对每一位就诊者就能有效地建立电子化信息档案,留存就诊者的个人资料,尤其是身份证号以及住址等。这样临床医生上报病人的信息资料就能保证准确和完整。

3.2 辖区内的慢性病防治中心 应建立慢性病病人发病信息基础数据库,并能嵌入各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平台,方便各医疗机构预防保健专职部门进行慢性病发病报告查重工作。

3.3 慢性病报告规范中有关恶性肿瘤的上报标准应进一步细化 应加强智能化建设,恶性肿瘤的上报要求四大编码的填写即解剖部位的编码、形态学的编码、分级编码以及行为学编码。让临床医生填写太费时间而且不能填写准确,建议只要填写疾病名称以及相关的病理诊断,由电脑智能化判断并自动显示出相应的四个编码。

3.4 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 医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才能提高慢性病防控的意识,才能进一步掌握慢性病发病报告的标准和要求、快速有效地掌握电子信息化技术水平。

1 江军,童思未,庄鲁若,等.宁波市海曙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信息监测系统的管理级工作体会[J].疾病监测,2006,21(3):160-161.

2 纪艳,沈成凤,王德征,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7,15(2):148 -149.

猜你喜欢

慢性病保健医师
中国医师节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