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集体主义幸福观对建设幸福社会的启示
2013-02-19徐朝旭
徐朝旭
(厦门大学 人文学院,福建 厦门361005)
人的幸福感与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儒家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观,它对于中国人关于幸福的价值取向一直具有深远的影响。儒家是从集体主义的价值论视角看待幸福的,也即,儒家幸福观属于集体主义的幸福观。这一幸福观由孔子、孟子创立,被先秦以后的儒家传承和发展。认真研究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集体主义幸福观及其对于人们的影响作用,汲取其中有益的思想资源,对于建设幸福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孔孟集体主义幸福观
孔孟从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视阈看待社会幸福和个人幸福,与此相应,他们的集体主义幸福观也包含集体主义社会幸福观和集体主义个人幸福观两个方面的内容。下面,我们分别探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孔孟集体主义社会幸福观
孔孟追求的理想社会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幸福的社会。他与弟子交谈理想和抱负时的对话:
颜渊、季路侍,子曰: “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 “愿无伐善,无施劳。”子曰: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显然,孔子的社会幸福观是包括老人和儿童在内的全体社会成员都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孟子也有与孔子相类似的幸福观,而且对社会成员共同幸福的物质标准描绘得更具体: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心目中的幸福社会是人人都有好衣服穿,都能吃上肉,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社会。
孔孟向往的幸福社会还是一个具有良好道德风尚,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不仅老人能够安享晚年,儿童得到应有的关怀,而且“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礼记·礼运》)孔孟的社会幸福观贯穿着一条集体主义价值观的主线。他们以“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时代的原始集体主义为参照系,勾画未来理想社会的蓝图。在这个理想社会中,每个社会成员都将所有老者当作自己的父母赡养,将所有的孩童当作自己的子女那样关爱,一切矜寡孤疾者都能得到供养,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①《礼记·礼运》引孔子之言:“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人。是以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谓之大同。”因此,这种社会幸福是社会整体的幸福,是共同幸福,而不是社会少数成员的幸福。
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实现社会整体幸福方面起了关键作用,他们应将社会整体幸福作为自己的治国目标,而不应追求和沉湎与个人小家的幸福,这样必将造成社会的分裂和矛盾。
齐宣王问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 “于传有之。”曰: “若是其大乎?”曰: 民犹以为小也。曰: “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 “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孟子·梁惠王章句下》
周文王的园林方圆70 里地,老百姓可以在里面割草、砍柴、捕鸟、猎兽,因此,老百姓觉得小;而齐宣王的园林才40 里见方,但因禁止老百姓入内,因此,老百姓还觉得大。孟子的话语实际上隐含着一个道理:如果统治者贪图个人的享乐,挤占社会有限的资源,从而影响老百姓的基本生活需要,就会造成社会的分裂和利益的冲突。孟子认为统治者的这种幸福样式往往是建立在老百姓的痛苦之上的。他在与齐宣王的对话中巧妙地以音乐话题为切入点说明这个道理:
臣请为王言乐: 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认为,统治者个人的享乐是建立在百姓“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的基础之上的,它导致了统治者阶层与草根民众的疏离,引起百姓的厌恨。此时,百姓是作为君王统治地位的否定因素而存在,因此最终将危及君王的统治。孟子指出,君王只有与百姓组成命运共同体,“与百姓同乐”,(《孟子·梁惠王下》) 才能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孟子说: “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二)孔孟集体主义个人幸福观
孔孟的个人幸福观是以集体主义为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孔孟认为个人的幸福是伦理幸福,这里的伦理是集体主义的道德体系,因此,这种伦理幸福是属于集体主义的个人幸福观;二是个人幸福是个人与他人、群体和谐相处。孔子、孟子的“三乐”论断是他们对个人幸福观的概括,都包含了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孔子说: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论语·季氏》) 在这里孔子对照了两种截然相反的个人幸福观:一种是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个人幸福观,另一种是极度追求个人物欲满足的个人幸福观,孔子一损一益表明了他在这两种价值观上面的取舍。孔子所说的“乐节礼乐”指的是伦理幸福,而“乐道人之善”与“乐多贤友”则表明孔子注重的个人幸福还包含与人和谐相处时得到的乐趣。孟子也有一段“三乐”的表述,他说: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 孟子认为一个人若能堂堂正正做人,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就可以坦然面对人生,获得心灵的安乐,显然这一“乐”属于伦理幸福;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是天伦之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是通过教育,实现君子之道,达到社会的和谐安定,这二“乐”都可以归结为个人在和谐的群体关系中得到人生的乐趣。)关于孔孟集体主义个人幸福观的论述还可以略举一二。
首先是关于伦理幸福的观点。孔子说:“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论语·里仁》) 孔子告诉我们,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都能一直保持内心安宁,而没有仁德的人“久约必滥,久乐必淫”①引自朱熹《论语集注》,“约”是贫穷的意思。,他们内心的愉悦只是短暂的。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认为一个人只要改变无休止地执着于外界事物的状态,转而求证本真自我,做人处事都能以诚相待,便可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尝到人生莫大的乐趣。孔孟注重“道德之乐”,并不意味着他们对物质欲望的满足持否定态度。孔孟对物质享受有两个基本观点:一是衣食住行是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只有超越物欲的羁绊,才能求得心灵的永久安宁;二是人们追求物质欲望的满足,必须符合道德规范,不能损害他人和群体的利益。我们还是从“孔颜之乐”来分析孔孟在物质享受问题上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孔子赞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苦,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显然孔子不是认为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的生活就是幸福的,而是赞赏颜回在物质极度匮乏的状态下,仍然能保持心灵的安乐,做自己的主人,这正体现了颜回的心性修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孔子又云:“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孔子说自己粗茶淡饭,弯着胳膊当枕头,仍然不改精神的快乐。然而他并不反对富贵,而只是说违背道德规范而得到的富贵,如天上的浮云,与我毫不相干。孔子认为期望得到富贵,这是人的自然属性使然,因此无可厚非,但是获得富贵的途径、手段必须是符合道德的,“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 不仅获得富贵的途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而且过着上富贵的生活后,一言一行仍然要符合道德准则,“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论语·学而》)
其次是关于幸福是与人和谐相处的观点。除了“孔颜之乐”,最能反映孔子幸福观的命题还有“曾点之志”。“曾点之志”指的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冉有、公西华和曾皙讨论各自的志向,子路、冉有、公西华分别谈了自己的志向后,孔子让曾皙也向大家报告一下,曾皙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听了曾皙的报告后,感慨地说:“吾与点也。”(《论语·先进》) 这里通过对春游图景的描绘,反映了孔子和曾点所向往的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幸福境界。事实上,孔子这种个人幸福观是一脉相承的,他的“乐多贤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都体现了孔子与人相知之乐的思想。孟子也认为人可以从群体的和谐关系中尝到人生的乐趣。孟子说: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
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去侍奉父母,顺从兄长,那么他就会在事亲从兄的过程中产生快乐,甚至可以快乐到不知不觉地手舞足蹈的程度。当然孟子坚持“仁民爱物”的道德观,因此他的个人幸福观不限于天伦之乐,还包括个人从社会的和谐安定中得到的幸福,他主张的“与民偕乐”(《孟子·梁惠王上》)、“与民同乐”(《孟子·梁惠王下》) ,都体现了这方面的思想。
二、孔孟集体主义幸福观对建设幸福社会的启示
从孔孟集体主义价值观和幸福观的内在关系,不难看出集体主义在孔孟的价值观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他们对幸福与否的评价及其他价值判断的基本标尺。孔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理性形态的价值观,是对先秦时期普通民众无意识中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提升。这一价值观确立后,经由汉代以来国家机器的推动,及儒家知识分子的继承、发展与推广,反过来强化了民众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人们对集体主义可以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但是它在民众深层意识的存在及其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深远影响,是人们的主观意志难于消除的。
中国人的幸福感尤其受到以集体主义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根据荷兰Erasmus 大学的Ruut Veenhoven 教授对中国3 次幸福指数的调查,中国1990 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 年却下降到6.60。①转引自《新民周刊》:“从GDP 到GNH:中国经济增长但人民并不幸福”,2005 年12 月16 日。这份调查数据经媒体披露后,人们热议有关幸福的话题,对于中国人幸福感指数下降的原因众说纷纭。在笔者看来,这与民众集体主义幸福观的迷失不无关系。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快速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人们依然为挣钱而奔波,对于“什么是自身内在价值,如何实现这种内在价值”出现了迷茫;人们对他人的帮助和社会的奉献谈的少了,向他人和社会索取谈的多了;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找不到集体的归属感,而在农村的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失去以往的天伦之乐;城市空巢老人感到寂寞与无助;人与人之间因道德失范和人际关系的冷漠而缺乏信任感;贫富分化的加剧造成了的人的心理失衡和社会关系的疏离,凡此种种,导致人们一方面仍然在潜意识中深受传统文化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缺乏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在建设幸福社会中应着力提高民众的社会幸福感。所谓的社会幸福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之间的关系质量以及对其生活环境和社会功能的自我评估。社会幸福感起源于古典社会学中关于社会道德沦丧与社会问题研究。[1]人的社会幸福感的存在是因为人具有社会属性,从中国国情看,还与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有关。国外学者在进行跨文化的幸福感研究中发现,美国人的幸福感更具有个人取向,而中国人则更具有社会取向;并认为在社会关系中角色责任的实现、建立和维持人际和谐、促进团体(如家庭)财富和福利的增长是东方人幸福感的核心。[2]可见,社会幸福感在中国人幸福感的心理结构中占有更为重要的位置。
提高民众的社会幸福感,必须努力发掘儒家集体主义幸福观的伦理资源。我们应把全体人民的幸福当成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努力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建立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是提升民众社会幸福感的制度保障。收入分配严重不公,贫富差距悬殊,势必造成社会的矛盾和对立,影响社会的稳定,使民众缺乏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还会使民众产生攀比的心理,影响民众的幸福感。先秦时期的孔孟已经意识到贫富分化会造成社会的动荡,孔子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孟子反复强调“与民同乐”,实现社会的整体幸福。因此,我们应该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分配的差距,使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平衡,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真正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矜寡孤疾皆有所养”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我们还要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准,营造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尊老爱幼、相互合作、人尽其才的社会环境,使社会成员对社会环境具有安全感,彼此之间能够相互信任,和睦相处,感受到与人相处和融入社会的温暖,个人的合法权力能够得到社会的保障,并且在为社会奉献时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公民对国家的发展和未来充满信心。
当然,提高民众的社会幸福感只是建设幸福社会的一个维度。人的幸福感是一个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的心理结构,因此幸福社会的建设也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也是幸福社会建设的总布局,只有这五个方面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幸福社会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1]苗元江,陈浩彬,白舒妤. 幸福感研究新视角——社会幸福感概述[J]. 社会心理科学,2008 (2) :17-21.
[2]张玮,何贵兵,成龙. 中国文化价值观与中国人幸福感的研究综述[J]. 心理研究,2011 (3): 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