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学视阈下的幸福观——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出发
2013-02-19丁春华
丁春华
(集美大学 政法学院,福建 厦门361021)
作为西方思想派别之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西方文化传统。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内在传承了古希腊、启蒙时代直到19 世纪的西方主流思想的内容,有其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但是,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并没有局限于其生活的时代和地域,因为从一开始马克思就是以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为其人学研究对象的。同时,由于以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生存境遇为研究的现实出发点,马克思的人学对全人类的终极关怀并没有沦为空谈。马克思人学对人类现实关怀和终极关怀的统一具体体现在对人生幸福问题的探讨上,马克思一直在思考无产阶级的现实幸福的实现基础上,探讨着全人类幸福生活如何能够实现的问题。可以说,马克思的人学理论就是围绕着现实的人的现实幸福的实现展开的。
因此,研究马克思的幸福观需要研究其人学理论,幸福必须以人为本,富含人文意蕴的幸福观才是有持久生命力的。我们对马克思人学视阈下幸福观的探讨是从《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出发的。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在《手稿》中已经初具观点。虽然还不是很成熟、清楚的表达,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这些人学观点在《手稿》中已经存在。第二,需要客观看待《手稿》在历史上的地位和当时研究者对它的态度。 《手稿》是1844 年完成的,但是直到1932 年才得以全文发表,并且引起了人们的研究兴趣,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论:西方学者视《手稿》为马克思思想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以苏联为代表的经典马克思主义者则认为《手稿》是马克思早期不成熟作品。今天我们已经认识到以上两种观点都过于极端,《手稿》虽然蕴含了许多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的萌芽,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它已经超越马克思的其他著作、甚至可以代表马克思理论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不能因为《手稿》中用了费尔巴哈的一些术语和表达方式而抹煞马克思的创见。
一、异化状态是一种不幸福的生存状态
什么是幸福?在《手稿》中,马克思没有正面阐述这个问题,而是从反面、从揭示异化状态是一种不幸福的生存状态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著名的异化理论,揭示了无产阶级悲惨生活境遇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带来的异化以及异化不断强化了私有制的力量。《手稿》中多处探讨了异化问题,比较集中的有笔记1 中的“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笔记3 中的“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等。
在“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部分,马克思开始集中考察异化问题,与国民经济学家从虚构的原始状态出发不同,马克思指出他的研究是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的。这个经济事实是:“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1]267这就是异化,指对正常状态的偏离,指物对人的支配状态。在《手稿》中,马克思区别了异化与物化、对象化:人把自己的体力与脑力凝结到产品中,就是劳动的物化、对象化,这是人确证自己本质的合理形态。而异化是对象化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不是确证人的内在本质和自身力量,而是产生了一个敌对的、奴役和支配自己的力量。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1]267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表现为两种类型、四个相互联系的不同方面:
1. 物的异化,包括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异化、劳动本身异化。在正常状态下,劳动产品作为劳动者的创造物,它确证劳动者的本质,体现和增强劳动者的力量。但是在异化状态下,“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够占有的对象就越少,而且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1]268即劳动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所有,反过来成为束缚、统治和支配劳动者的敌对力量。劳动产品异化意味着劳动对象发生了异化。自有人类以来,自然界就给人提供劳动对象和直接的生活资料,但是由于异化,通过劳动开发和改造的自然对象也不再属于劳动者,于是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劳动者开发和改造自然对象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们失去这些自然对象的过程。以上这个方面是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异化的方面。
劳动产品异化体现了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正是因为劳动过程本身发生异化,其结果——劳动产品才发生异化。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是比劳动产品异化更深层次的异化。“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那么工人活动的产品怎么会作为相异的东西同工人对立呢?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结”。[1]270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最基本的生命活动。但是,在异化劳动中,“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1]270劳动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活动,通过劳动人运用自然界已有的东西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东西,改造自然的同时改造人自身,对人自身的改造包括体质等物质方面,也包括知识基础、逻辑结构等精神方面。因此,劳动是体现、更确切地说是确证人之为人的主要方式,人在劳动中见证自己的力量,获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当劳动发生异化时,劳动的以上积极作用消失,劳动成为奴役人的方式。劳动异化的影响是深远和普遍的、具有决定性的,会导致人的生存、生活方方面面的彻底改变。
2. 人的异化,包括人与类的关系异化、人与他人的关系异化。人的异化既是物的异化、特别是劳动异化的结果,也是异化更深层次的体现。“人是类存在物,不仅因为人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把类——他自身的类以及其他事物的类——当作自己的对象;而且因为——这只是同一事物的另一种说法——人把自身当作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因为人把自身当作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1]272这段表述虽然借用了费尔巴哈的术语,但是表达的是马克思的创见:第一,人是有意识的生物,不同于其他动物,人不是依靠本能生存,或者说主要不是依靠本能生存,他能够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人类、其他生物的类等作为自己的认识对象和实践对象。第二,由于第一点,人的视野是宽广的,人的劳动对象是普遍的,在人的能力范围内人可以自由创造。
但是,在异化状态下,人的劳动对象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敌对的;劳动成为苦役,人无法通过创造性劳动改造对象形成有建设性的类生活。恰恰相反,“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异化劳动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手段,也就把人的类生活变成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1]274由于异化,人由发展的目的沦为手段,人之为人的本质东西被忽略,工人成为制造财富的机器,生存状态是一种非人的状态;资本家生存的目的则是无休止地敛财。于是,通过异化劳动,工人不仅生产出异己的、敌对的产品和劳动行为,同时,“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使用于人对自己的劳动、对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对自身的关系的东西,也都使用于人对他人、对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1]274-275人与他人的关系也发生异化。
总之,异化状态下,人变成了非人,连人之为人的本质都无法维持,更何谈幸福。
二、扬弃异化是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
异化是一种不幸福的生存状态,要实现幸福必须扬弃异化,回复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解放和自我实现。事实上,扬弃异化与回复人的本质、实现人的解放和自我实现是一个过程,扬弃异化同时意味着恢复人的本质、从异化状态解放出来、积极地实现自我,从而走向幸福的生活。那么,如何扬弃异化?《手稿》的笔记3 中,马克思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两部分探讨了这个问题。
马克思首先指出异化存在两个维度:精神异化和现实异化。精神异化是现实异化的结果和表现,但是精神异化一旦形成又在一定程度上独立于现实异化。因此,异化的扬弃也应该包括两个维度——扬弃精神异化和扬弃现实异化。正如马克思所说:“宗教的异化本身只是发生在意识领域、人的内心领域中,而经济的异化是现实生活的异化,——因此对异化的扬弃包括两个方面。”[1]298
(一)对精神异化的扬弃
对异化的扬弃,特别是对精神异化的扬弃,黑格尔的异化思想给马克思提供了启示。在《手稿》中“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部分,马克思探讨了黑格尔的异化以及异化扬弃的思想。在黑格尔的哲学中,详细探讨的都是精神异化:“人,在黑格尔看来=自我意识。因此,人的本质的全部异化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1]321在黑格尔看来,人、自然和世界历史有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自我意识不断异化和扬弃异化的过程。自我意识不断异化,异化出不同的外物——从低到高分别为自然、社会和人即自我意识本身等不同阶段,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外化设定物性。”但是这个“物性”不是现实的物,甚至与现实的发展变化没有关系,只是黑格尔设定的自我意识异化的纯粹逻辑环节,“物性因此对自我意识来说绝不是什么独立的、实质的东西,而只是纯粹的创造物,是自我意识所设定的东西,这个被设定的东西并不证实自己,而只是证实设立这一行动,这一行动在一瞬间把自己的能力作为产物固定下来,使它表面上具有独立的、现实的本质的作用——但仍然只是在一瞬间”。[1]323-324因此,自我意识能动运动,异化为“物性”——仍然是精神范畴,不同的“物性”实质上构成意识的诸多环节,这些“物性”在自我意识的运动中被自我意识所认识并复归自我意识就是异化的扬弃。
黑格尔以上关于异化与异化扬弃的思想对马克思扬弃异化有很多启示。马克思总结黑格尔异化以及扬弃异化思想曾经指出:“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作一个过程,把对象化看作非对象化,看作外化和这种外化的扬弃;可见,他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1]319当然,在黑格尔那里,劳动等于精神劳动,马克思吸收并改造了这个思想提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是人的存在方式,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异化的探讨集中体现在劳动异化及其后果方面,其中也有黑格尔以上思想的影响。同时马克思认同黑格尔“这种外化不仅有否定的意义,而且有肯定的意义”的观点,指出:“黑格尔根据否定的否定所包含的肯定方面把否定的否定看成真正的和惟一的肯定的东西,而根据它所包含的否定方面把它看成一切存在的惟一真正的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活动,所以他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1]316黑格尔的异化与异化扬弃的思想是辩证的,同时不同意识环节的扬弃也是具体的,否定具有保持系统开放的作用。按照马克思的历史观,历史运动也是在劳动实践中通过自我否定不断发展的,因此马克思说黑格尔的异化与异化扬弃的思想“只是为历史的运动找到抽象的、逻辑的、思辨的表达”。或者,我们应该说黑格尔的异化与异化扬弃的思想对马克思揭示历史的现实运动规律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总之,马克思沿用了黑格尔的思路,他也认为异化的扬弃是一个复归过程,不过不同于黑格尔的通过精神劳动向自我意识的复归,马克思认为扬弃异化是通过物质生产劳动向现实的人的本质复归。
(二)对以经济异化为代表的现实异化的扬弃
扬弃精神异化固然重要,但是现实异化才是精神异化的根源,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不解决现实异化,对精神异化无法实现彻底的扬弃,因此,马克思关注的重点不是扬弃精神异化,而是扬弃现实异化,从而实现人们的现实幸福。
扬弃经济异化是通过扬弃私有制实现的。异化和私有制之间是什么关系?确切地说,劳动异化和私有制之间是什么关系?马克思的观点是“通过异化的、外化的劳动,工人生产出一个对劳动生疏的、站在劳动之外的人对这个劳动的关系……因此,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私有财产只有发展到最后的、最高的阶段,它的这个秘密才重新暴露出来,就是说,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1]277因此,“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作为对人的生命的占有,是对一切异化的积极的扬弃,从而是人从宗教、家庭、国家等等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的复归”。[1]298
那么如何扬弃私有财产?“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而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1]347共产主义运动是扬弃私有财产的现实运动。共产主义本身也有一个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从摆脱私有制开始。马克思在《手稿》中阐述了由低到高的三种形式的共产主义。前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都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因为它还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也还不了解需要所具有的人的本性,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它虽然已经理解私有财产这一概念,但是还不理解它的本质”。[1]297因此,这两种形式的共产主义简单地全盘否定私有制,主张粗陋的平均共有。
第三种形式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认同的运动:“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1]297这种共产主义不是简单地抛弃私有财产,而是“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扬弃私有财产或者实现共产主义都不过是扬弃人的异化、实现人的本质的手段,人是最终目的,复归于“合乎人性的人”是最终目的。马克思对人性的探讨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这里仅仅针对异化思想简单涉猎马克思的人性思想: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的本质,通过劳动人的力量得到证实,在物质生产劳动中人改造世界使其更加合乎人的需要的同时人本身也得以发展、获得自我实现。因此,劳动证实和推动人的力量,包括体力和脑力,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相互作用、良性循环。但是劳动异化从根本上打破了这一切,在劳动异化的情况下:“活动是受动;力量是无力;生殖是去势;工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他个人的生命——因为,生命如果不是活动,又是什么呢?——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1]271异化劳动扭曲了人性。
要摆脱劳动异化对人性的扭曲,需要把人从异化中解放出来。这是通过工人解放实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1]277需要强调的是共产主义远不是发展的终点,“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1]311
三、马克思人学视阈下幸福观的当代意义
前文所阐述的异化以及扬弃异化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马克思探讨的那些异化问题在当代仍然存在,虽然当代异化的范围和具体内容与马克思所揭示的其所处于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并不完全相同,但是实质都是“物的世界的增殖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更重要的是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仍然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对我们解决当代人类生存问题、追求和实现幸福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马克思指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843 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曾经提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207人是什么?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借用神庙箴言警示世人“认识你自己”,可是直到今天这个问题远没有认识清楚。近代科技发展赋予了人极大的自信,人们一度以为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人们确信“人是理性动物”这个论断揭示了人的最深层本质、最主要特征;人们一度以为只要把以往神支配的一切在理性面前重新审视一遍,人们就能做到去伪存真,作出正确抉择,把幸福掌握在手中;人们一度确信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就是帮助人们“扼住命运的喉咙”的那只手。
但是,自从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短缺以及核武器威胁等问题让人们发现曾经以为如此确信的东西居然是如此不可靠,曾经期望伴随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必然会产生的幸福生活远没有实现;反过来,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给人类带来的是空前的、普遍性的危机,曾经的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生活幸福的公式已经变得不堪一击。科技越发达,人们受到物的束缚和支配现象越严重、越普遍。正如法兰克福学派揭示的人们不但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着异化,受物的支配,而且在当代人们不但被动地异化着,甚至主动认同和接受异化。同时,不能适应异化的人反而显得与社会格格不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弗洛姆说精神病人可能是最健康的人。总而言之,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环境污染、资源和能源短缺、核武器威胁等生存危机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本身,在于人如何正确认识人自身、如何定位人在世界发展中的位置。
如何正确认识人本身?在《手稿》中,马克思提出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的本质,体现着人与动物的区别。“动物与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就是说,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1]273能动的劳动使人远远超越动物的本能,对其他动物来说,本能是它们谋生唯一的技能,它们一生都只能在本能限定的范围内生存。但是人类超越了这一点,自然万物都可以成为人的劳动对象,人也可以不受其他动物的种类限制去生产产品。因此,任何物种作为一个类其总体特征在于其“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类这个物种的总体特点就是其作为生命活动的劳动具有自由和有意识的性质。这决定了其生活的丰富性、可选择性,更重要是这种生命活动决定了“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活着绝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真正符合以上本质的人是什么样的?马克思说:“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对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等等。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那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须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你对人和对自然界的一切关系,都必须是你的现实的个人生活的、与你的意志的对象相符合的特定表现。”[1]364因此,扬弃异化、恢复作为人的本质的“自由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向人的真正本质复归,才能摆脱需要的异化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当代问题。
2. 马克思人学指出人是一个总体性范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人的社会存在物,同样,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总体,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的自为的主体存在,正如他在现实中既作为对社会存在的直观和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1]302《手稿》中,马克思对异化的分析和批判指出: “私有制使我们变得如此愚蠢而片面,以致一个对象,只有当它为我们拥有的时候,就是说,当它对我们来说作为资本而存在,或者它被我们直接占有,被我们吃、喝、穿、住等等的时候,简言之,在它被我们使用的时候,才是我们的。”[1]303可以说在当代,马克思所批判的这种追求简单占有物质产品的做法正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发展理念,人正在失去自己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人与物、人与人、人与类的关系都抽象为人对物的占有关系。
自启蒙时代以来,西方人学提出的居于主流地位的“人是理性动物”的论断,在弘扬人性战胜神性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片面强调理性、科学、忽略人文底蕴的问题。人之为人的某些方面被忽视,其他方面片面、极端发展,这是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的深层根源。“作为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人具有丰富的内在,多方面的需要,这些方面需要协调发展,而不是极端突出其中的某一或者某些方面。因此,“对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就是说,为了人并且通过人对人的本质和人的生命、对象性的人和人的作品的感性的占有,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直接的、片面的享受,不应当仅仅被理解为占有、拥有”。[1]302-303
3. 正确理解“需要即人性”的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任何情况下……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2]514根据文本的这部分,有学者总结出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另一层含义,概括为:需要即人的本质(本性)。这个论断并不是一个常识或者公理,马克思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个观点值得研究。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需要与幸福的关系有一些间接的探讨。如批判国民经济学家要求工人安于机器的一部分的非人状态。指出“国民经济学把工人只当作劳动的动物,当作仅仅有最必要的肉体需要的牲畜”。[1]233这个需要讲的是生存层面的基本需要,最基本的与动物共有的吃、喝和生殖的需要。弗洛姆认为:“全部本能需要的满足,不仅不是幸福的基础,甚至连精神正常也不能保证。”[3]63在以下涵义上,马克思会认同弗洛姆的上述观点,马克思说:“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1]271在“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时,它们的满足确实不能成为幸福的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 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60.
[3]弗洛姆. 爱的艺术[M].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