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2013-02-19吕朝晖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导师课题

吕朝晖

解放军总医院 海南分院内分泌科,海南三亚 572014

自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决定增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09年教育部决定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的研究生数量急剧上升[1-3]。虽然这一重大改革举措为培养临床应用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的、方式和实施方法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尤其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不多的导师而言,如何兼顾临床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还需更多、更深入的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医疗水平和技能的临床医生,侧重于临床医学实际工作的能力。然而,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任何“重临床、轻科研”的思想都是片面的。本文从导师的角度浅谈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探讨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 目前现状分析

1.1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科研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顾此失彼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有较高医疗水平和技能的临床医生,应注重对学生临床实践意识和能力的培养[4]。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科研、轻临床”的现象,将“临床型”研究生作为“科研型”研究生培养[5]。导致“重科研、轻临床”的根源主要在于导师遴选和研究生毕业制度,即目前导师遴选及职称评定时,文章发表数质量即核心期刊或科学引文索引(SCI)文章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国内大部分院校对硕士毕业生采取硬性要求,必须发表核心期刊或Medline文章才能获得毕业证书。由于上述制度性规定,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发生偏移。另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另一种少见的现象即将“临床型”研究生作为“住院医师”培养[6]。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导师没有确定的科研方向和充足的科研经费或对其指导的学生不闻不问及采用师兄带师弟的管理模式。

1.2 导师队伍遴选标准不合理 导师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培养质量,而质量的保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师的学术和教学水平。然而,目前国内不仅在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也缺乏成熟经验。虽然许多院校对提高研究生导师素质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导师遴选的标准几乎是同出一辙即必须有省部级以上课题及经费,而对临床经验和技能要求却并不明确。事实上,省部级以上的课题大部分都是有关基础方面的研究,“临床型”课题很少。因此,如果根据研究侧重分类,导师也就更多属于“科研型”类型。事实上,即使具有相当课题和经费的导师队伍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现象:少数导师由于学生众多而无暇顾及,对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不闻不问,采用博士带硕士的管理模式;更有一些导师则把学生当成自己学术发展的工具,并不关心学生的学术发展。另一方面,许多年富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副主任医师虽然在临床思维和研究方面毫不逊色,且已发表相当数质量的临床型文章,但因限于课题等级而不能成为研究生导师。

2 对目前现状的对策

2.1 以临床实践为导向的科研,使“临床与科研”这种“鱼与熊掌”兼得 “临床型”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应围绕临床,以临床实践需求为导向,开展以临床为直接“出发点”和“归宿点”的临床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而非纯基础研究[7]。目前我国教学医院与国外教学医院相比有一个潜在优势,即患者数量大、病种齐全,同时疑难病症、罕见病例也不少见,但我们缺乏相关的病例收集、随访和分析意识,很少对临床资料进行前瞻性、回顾性分析,而这正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开展的科研。只有这种科研才是以临床实践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是直接提升我国医疗水平的科研。在指导2010级研究生选择课题时,充分利用我院内分泌疾病病种多、病例数大的优势,以继发性高血压最常见的病因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作为方向,设计贴近临床的研究课题。醛固酮瘤是原醛症常见的亚型之一,约占30%~40%。原醛症导致心血管并发症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然而,迄今有关血管并发症的研究通常是将原醛症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或是根据亚型、是否伴有低钾血症或肿瘤大小进行分组,对此是否存在性别相关的差异则知之甚少。因此,我们将研究目的确定为试图阐明醛固酮瘤患者中性别相关的临床、生化和血管并发症特点。确定研究方向后,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整理,该论文“醛固酮瘤中性别相关的临床和血管并发症特点分析”发表在《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从构思到文章发表只用了16个月[8]。

2.2 选拔“临床型”导师,保障“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赢之路 要成为合格的导师,不仅要有高水平的科研能力和专业技能,更应该有强烈的教学意识和良好的教学方法。一些导师水平高、科研能力强,但往往拥有较多的学术头衔和行政职务,忙于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科室日常事务,没有时间具体指导学生。而另有一些导师科研能力强,凭借科研成果成为导师,缺乏相应的临床诊疗能力,难以对学生的临床工作进行指导。因此,针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导师遴选标准。“科研型”导师的遴选可以更多侧重学历、基础科研成绩和高影响因子的论著发表,同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有一定的研究经费。然而,对“临床型”导师的遴选除了学历和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具备临床科研成绩如承担临床型课题和已发表相当数质量的临床型文章、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技能如每年在临床工作至少8个月以上同时获得科室和同行推荐;另外,具有作为辅导老师参与指导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经历必不可缺。

3 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可持续性科研能力的培养

3.1 文献检索、阅读和综述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除学习公共英语之外,还应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专业英语学习应结合文献检索、复习和阅读进行。首先,导师根据将来可能进行的研究方向,指定已经发表且影响因子较高的英语文献2~3篇,要求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精读并翻译为中文;其次,充分学习并探讨该文献涉及的研究背景、设计方法、结果以及尚存在的问题;第三,要求学生根据将来可能进行的研究方向进行文献检索,选择近5~10年内具代表性的文献15~20篇,通读其摘要并制作幻灯,向导师、辅导老师和同门师兄弟汇报;第四,根据共同讨论的结果,确定研究方向以及相关的文献综述题目和框架;第五,完成文献综述后,再做一次读书报告,倾听修改意见。鉴于综述是文献检索、阅读和总结的综合能力体现,因此,建议文献综述应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考核指标之一。

3.2 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 专业学位研究生自大学毕业后直接进入研究生课程学习,缺乏学术交流能力的训练。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读书报告和课题进展汇报开始。学习期间,每月定期举行全体研究生参加的读书报告及课题汇报会,形式可以多样如课题研究进展汇报、对本专业热点及前沿问题的介绍和总结、近期临床学习中疑难和典型病例的诊治体会等,必须以幻灯形式进行报告。课题研究进展汇报内容为目前研究现状及完成情况,同时就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法以及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导师和指导教师均参与讨论并针对性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通过汇报会导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工作进展和现状,研究生则通过集体讨论进一步完善研究计划和内容,必要时对研究工作作出及时、相应的调整,更重要的是学术交流能力得到有效培训。

3.3 学术论文写作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学术论文是导师和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学术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研究生学习期间。首先,多读和多看文献,在形式上熟练掌握论文的撰写方法;其次,模仿阶段即以某一篇文献为模板,结合已有的数据进行总结和文献复习,完成一篇架构类似的论文;第三,提高阶段即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对当前相关文献的阅读理解,构思论文的标题、框架和计划展示的成果。此外,学术论文写作过程中导师要严把质量关,必须要求学生保证实验数据的真实和完整,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关于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养成。对于初出茅庐的研究生来说,研究工作要达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前进”的高度显然不容易,但仍要有强烈的创新激情[9]。要创新但也不能脱离客观环境、提出高不可攀的目标。

总之,科研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临床学位硕士研究生由于基础薄弱、初次接触科学研究,培养过程中应坚持以临床技能和科研能力培养并重。任何轻视科研能力和思维的培养观念都是不恰当的,以临床实践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才能使“临床与科研”这种“鱼与熊掌”兼得,选拔“临床型”导师,才能保障“临床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双赢之路。此外,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学术交流、论文写作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毕业后科研能力可持续性提高的基础。

1 梁军,曾甫清.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23-24.

2 李奇志,詹学.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临床实践医疗安全的思考和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4):707-709.

3 蔡晶,杨菁.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11):59-60.

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下达《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的通知[S].学位[1998]6号.

5 张海斌,付雍,杨宁.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与改进策略[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5):478-481.

6 董江川,陈地龙,李情,等.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9):1087-1089.

7 臧远胜,方正,李兵.浅析以临床为导向的科研在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意义[J].西北医学教育,2012,20(5):908-911.

8 朱笑笑,唐志清,杨国庆,等. 醛固酮瘤中性别相关的临床和血管并发症特点分析[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28(10):830-834.

9 钟世镇. 做一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研究生[J]. 解剖学研究,2012,34(3):161-166.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导师课题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