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

2013-02-19

关键词:三江道德教育道德

杨 宁

(青海师范大学思政部,青海 西宁 81000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生态道德教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将会极大地促进该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所谓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生态道德观出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自身长远发展,自觉养成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习惯。[2]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为了培养生态理性人,促进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面对三江源地区生态十分脆弱的现状,加强该地区的生态道德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推进好三江源地区生态建设工程,一方面,要通过退牧还草、生态移民、治理沙化等生态保护工程,改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要加强软环境建设,增强该地区生态保护的后劲,生态道德教育正是该地区生态保护工程软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

一、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特征

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地方文化、人口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决定了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呈现出独特的特征。

(一)教育内容的民族性

三江源地区居住人口大多是藏族,藏族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90%以上,这种人口结构,决定了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具有浓厚的藏族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三江源地区属于青藏高原,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如格萨尔史诗、热贡艺术、藏传佛教、草原游牧、饮食和服饰等文化,这些文化深深影响着该地区藏族群众的生态道德行为。要增强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重视该地区民族文化对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将理论化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与藏族群众易于接受的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藏族文化形式,生动地开展该地区的生态道德教育。

(二)教育对象的多元性

三江源地区既是一个国家重点的生态保护区,又是具有高原风光的高原生态旅游区,这里美妙的自然景色,会给人们的精神带来巨大的享受。由于该地区具有高原生态旅游的功能,所以,外来游客对该地区的生态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如果不对游客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就会影响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对象不仅仅是当地藏族群众,而且包括外来的旅游者和当地其他民族的群众。另外,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对象的多元化还体现在:政府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个体工商户、在校学生等都是生态道德教育的对象。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对象的多元化,决定了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要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

(三)教育任务的艰巨性

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内容的民族性及教育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这一地区生态道德教育任务的艰巨性。具体来讲,一是教育内容民族化的艰巨性。要有效挖掘和凝练该地区的民族文化中有益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只有将该内容融入到鲜活的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中,才能符合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要求,而这种开发和融合民族文化于生态道德教育之中的过程具有艰巨性。二是教育任务落实的艰巨性。该地区教育对象的多元性,决定了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任务落实的多层次性,既要对本地群众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又要对外来旅游人员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既要对在职人员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又要对非在职人员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在开展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时,尤其要加强在校生和游牧民的生态道德教育,因为在校生对该地区生态环境未来的发展有效较大,游牧民对草原生态的影响较大,有些人烟稀少的地方,游牧民的足迹可能到达,他们的生产和生活行为,对该地区的生态影响很大。所以,要尤其加强游牧民的生态道德教育。而对游牧民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其难度较大,他们的分散性及语言的障碍,制约了生态道德教育的有效开展。

二、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理念

有效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需要用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为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理念的更新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核心,三江源地区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有效落实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三江源地区的发展要通过当地人们群众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该地区的发展成果要惠及当地人们群众,这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决定了三江源地区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调动当地群众参与生态道德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深刻认识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从根本上保证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可持续发展,是为了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的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理念,一要尊重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尊重他们的民族感情,在尊重他们民族风俗和情感的基础上,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二要注重将该地区生态发展状况与当地群众的生活有机联系起来,让当地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增强他们接受生态道德教育的主动性;三要增强当地群众生态道德的自我教育能力,提高主动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坚持“五位一体”的教育理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这段表述进一步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居于重要的地位。三江源地区号称为中华水塔,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江河的发源地,其生态地位十分重要。为了保护好该地区的生态环境,2005年国务院批准 《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总体规划》,投资75亿元实施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2007年青海省提出实施生态立省战略,2011年国务院批准 《青海省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标志着国家和青海省对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高度重视。三江源地区特殊的生态地位,决定了开展该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坚持 “五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凸显生态文明建设对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坚持“五位一体”的生态道德教育理念,就是要求在推进三江源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融入到各项建设之中,树立生态优先发展观念。在三江源地区树立生态优先发展观念,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关系,克服一味强调GDP增长的倾向,必须让当地干部群众认识到生态的重要,自觉履行生态保护责任和义务,这需要通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来实现。鉴于三江源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坚持“五位一体”的生态道德教育理念,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该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三)突出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教育理念

三江源地区的藏族文化对该地区群众的影响很深,尤其是藏传佛教对该地区群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习惯影响很大,藏族群众基本上信藏传佛教,寺院里活佛的言行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很大,因此,加强该地区的生态道德教育,需要突出民族性和地域性的教育理念,在充分掘藏族民族文化中合理的生态道德教育成分基础上,借助当地群众大多信藏传佛教的特点,发挥寺院和活佛的作用,通过寺院和活佛对当地群众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三、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

创新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要从生态道德认知、生态道德观、生态道德实践等方面入手,教育和引导人们在掌握一定生态道德知识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增强生态道德判断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一)注重生态道德认知教育

生态道德认知教育包括生态道德知识、生态道德意识的教育,是实现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基本前提。加强生态道德认知教育,需要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系统的生态道德教育,增强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促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

首先,开展生态道德知识教育。生态道德知识是人们理性认识生态道德的基础,也是人们形成良好生态道德行为的前提。基于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的民族性特征,在开展生态道德知识教育时,一定要与当地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程度相对滞后、文化素质偏低以及藏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以保证生态道德认知教育的有效性。如:藏传佛教中的生态伦理是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理解世间万物的因缘,并将不准杀生作为所有戒律中的首条,认为人是生物的一种,与众生平等相处,不能以自己的需要判断其生命存在的意义,这种戒律可为三江源生态道德认知教育提供有效帮助。

其次,开展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生态道德意识教育主要包括生态保护意识、生态平等意识、生态危机意识等教育。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意识教育,重点是开展生态保护超前意识教育,即通过展示该地区未来生态状况预测,促使当地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由救护型向预防型转化。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平等意识教育,就是要教育当地群众更加关心生态,把平等的外延扩充到自然界领域,让当地群众认识到人类中心主义的严重缺陷,以及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物种均具有天赋的价值,有权获得平等的地位。如:可以通过藏传佛教中人与自然相处的生态伦理内容,教育人们形成生态平等意识。加强三江源地区生态危机意识教育,就是结合当地群众生产和生活方式对该地区生态安全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一些具体的生态危机案例,对他们进行生态危机意识教育,引导他们转变不利于生态安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让他们明白生态危机的实质是人生存意义的危机,从而充分认识对生态的破坏,将会制约其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持续提高。

(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

人的行为需要正确的认识加以指导,生态道德观对人们生态道德行为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生态道德观是生态学与伦理学结合的产物,是指人们对人的发展与生态系统平衡发展之间关系的根本看法。人类社会进入到今天,尤其要重视对生态的保护,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对保护生态十分重要。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要引导当地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要让三江源地区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具体要开展生态消费观、生态善恶观、生态义务观等教育。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消费观教育,要针对当地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习惯,联系他们的日常消费行为,开展低碳绿色消费教育,促使他们形成低碳、绿色、可持续消费的生态道德观,引导他们由传统的消费取向和方式向有利于该地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消费取向和方式转变。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善恶观教育,要结合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善恶伦理观念,以马克思生态伦理观为指导,运用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知识,挖掘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中科学、合理的善恶伦理成分,有针对性地对当地群众进行生态善恶观教育,引导当地群众树立正确的生态善恶观,激发他们善待生命和自然的积极情感。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义务观教育,要结合一些过度放牧或采挖动植物等行为带来的生态破坏现象,强化当地群众的生态保护责任感和使命感,从道德角度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生态道德义务。

通过加强三江源地区群众的生态消费观、生态善恶观、生态义务观等教育,引导当地群众崇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理念,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树立尊重和关爱自然的生态道德观。

(三)注重生态道德实践教育

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就是为了让人们在生态道德实践中,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将生态道德观念融入到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注重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教育。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实践教育,主要包括生态道德责任、情感、体验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等教育。

首先,要重视生态道德责任教育。三江源地区居民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由于受到当地民族文化和宗教的影响,对身边的自然之物有一种崇拜之情,往往以圣山、圣水、圣湖等称呼所依存的自然。正是在这种朴实自然观的作用下,该地区祖祖辈辈为维护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值得肯定。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存在掠夺该地区自然资源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据对该地区的调查,有13.84%的人认为保护生态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或离自己很远,[3]这说明,三江源地区少数群众的生态道德责任意识还不强,加强他们的生态道德责任教育十分必要。

其次,要重视生态道德情感教育。基于青海特有的地理和人文环境,青海省提出了建设大美青海的发展目标,这符合青海发展的实际,有利于推进青海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大美青海建设为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情感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客观上要求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要更加注重情感教育,从热爱青海人文和自然角度,激发人们朴实的生态道德情感,不断激励人们在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的同时自觉保护好生态环境。另外,鉴于三江源地区群众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对自然的依存度相对较强,因此要通过开展感恩自然的教育,激发当地群众的生态道德情感,以平等的观点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

再次,要重视生态道德体验教育。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体验教育,是为了促使当地群众在生态道德体验中陶冶生态道德情操,提升生态道德境界,磨练生态道德意志,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信念。没有鲜活的生态道德体验,就难于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道德信念。三江源地区群众日常活动与大自然接触较为紧密,这为生态道德体验教育的开展提供了良好基础。结合当地群众身边具体的生态保护实例,让群众体验保护生态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好处,促使他们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态道德信念。

最后,要重视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三江源地区的生态道德教育,不能只要求当地群众应该或者不应该做什么,而且要引导当地居民明白为什么这样做。通过开展生态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当地群众自觉对现有生态道德价值体系、行为规范和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做出正确选择,促使当地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良好的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一旦养成,便不用借助记忆而能自然地起到保护生态的作用。

(四)倡导绿色生活的方式

绿色生活方式是一种按照社会生活生态化的要求,培育支持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和生活能力,创建有利于生态环境和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的环保型的生活方式。[4]只有选择绿色生活方式,才能促进生态道德深入人心,人类文明才能真正走出困境。目前,三江源地区部分群众的生活方式不利于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如过度放牧、采挖植物和药材,虽然可以增加一时的生活收入,但对生态系统的恢复不利,会在一定程度导致生态危机,不利于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将对三江源地区的生态良性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开展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让绿色生活理念深入人心并指导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李春秋,陈春花.生态伦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3] 邢建民,等.“三江源”地区生态道德教育调研报告[D].2010.

[4] 刘琼.关于和谐社会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2008(6).

猜你喜欢

三江道德教育道德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三江并流
“微时代”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