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教育在临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3-02-19孙宗波
孙宗波
(皖北卫生职业学院 安徽合肥 23003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这样就使得人们更加重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尤其是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阶段,需要更多的护理人员去照顾年迈的老人。也正因为如此,现代社会对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已经不再局限于打针发药等一些简单的工作,而更要求护士拥有实施整体护理的能力,并能向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宣传能力以及保健服务等。以往我国主要培养的是中专护士,高级护理人员严重缺乏,直到近几年才重视培养高级护理人员。本论文将着重对高级护士培养在临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讨应对策略与解决方法。
1护理学教育临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想大幅度地提高整个护理学的教学质量,就要从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抓起。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培养出的护士更好地适应新时期的护理工作,更能满足时代的要求。护理学教育临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目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教育环境中存在的问题
1.1.1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管理体制上,临床护理学还不够健全,没有相应的科学依据,在教学质量监督上没有相应的标准,尚未建立考核教学评价的系统。这样就无法对临床护理学进行总体评价,也无法将学生在临床护理的表现一一进行评价,从而真实地将临床护理的教育效果反映出来。
1.1.2门槛高,实习机会少 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对健康的重视也在不断加强,从而提高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之前首先要具有护士执业资格证,这样就使得一些护士学生无法得到实行的机会。
1.1.3社会地位与实际收入低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当中,护理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并不高,他们无法得到相应的尊重,这样就挫败了他们工作的热情。护理学教育并没有很高的收入,医院也不太重视这样的工作。
1.2带教老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2.1带教老师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带教老师在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良莠不齐,护士学生在临床方面所学的知识也仅仅是为了满足临床需要,并没有接受相应的教学培训。带教老师知识面比较狭窄,学历不高,这样就出现了带教老师自身水平不高,没有较好的教学方法,不能理论联系实际,使得学生临床学习效果不高。
1.2.2带教老师与护士学生交流不足 因为带教老师往往身兼数职,有很大的工作量,他们将很大的工作经历都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与学生的交流当中。这样他们在制订教学计划的时候,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的教学计划。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较低。
1.2.3带教老师教学的目的不明确 虽然在各院校的实习大纲中都有了相应的规定,但大多比较笼统,并没有针对临床学做出具体的要求,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这样带教老师在临床学讲授时没有明确目标,对课程的安排非常随意,有时还会出现护士学生对所分配的护理工作有怨言的情况。
1.2.4没有充分利用临床实习机会 有些医院为了节约了成本,所以让实习的护士学生成了干活的帮手,这样就可以减少录用护理人员。使得学生认为护士仅仅是医生的帮手,不能学到一些其他的知识,让学生对在医院的临床学习失去信心。
1.3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1.3.1学习积极性不高 因为医疗环境比较差,再加上缺乏相应的经济支持,让一部分护士学生在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在参加临床实习的过程中比较怠慢。再加上很多护士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养尊处优,没有较强的责任心,刚参加工作,容易产生怠慢心理。
1.3.2缺乏与患者良好沟通能力 在临床实施的过程中,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可以使学生的工作顺利开展。有些护士学生欠缺沟通能力,不能和患者建立很好的交流关系,使得患者以及其家属不能认可护士学生的工作,甚至拒绝其护理工作,这样使得学生实习的质量很差。护士学生在临床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也不能及时和带教老师进行沟通,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1.3.3护理技能不能熟练掌握 因为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较少练习操作技能,一般都是以模型作为练习的对象,所以在临床实施的过程中操作技能很差,再加上患者并不信任实习护士,使得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更加不利于实习护士在临床方面的学习进步。
1.3.4理论联系实际不强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室的设备更新较慢,而且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如此,并不能与临床的实际情况相符。有些护士学生面对新设备不知该如何下手,从而使得理论与实践不符。实习护士在实习的过程中因为身份的特殊,需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负有一定的责任,如果没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就进行实习,很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
1.4护理学的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理教学已经得到了深入的改革,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护理学教育的发展。主要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任课教师占主体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学生,不能主动的学习,这样使得护理学在临床实施的过程中效果很差。
2提高护理学教育在临床实施中效果的对策
2.1针对服务职能和岗位需求,确立改革方向
2.1.1教师要优化课程的结构,突出临床学的应用特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通过删减课程、融合课程以及重组课程优化课程结构。及时了解现阶段护理岗位的需求,合理调整和有效设置专业方向。在满足工作任务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有序地整合教材内容,让临床学应用的特点突出;而且在实习护士进行工作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学生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重视学生的操作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相应的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制定更好的教学模式。这样就可以让理论与实际进行联系,可以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素质高的护理人才。
2.1.2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改革考核方式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临床岗位的具体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教学方法,采取案例与理论相联系、场景虚拟仿真教学的方法。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融入教师创造的案例环境中,亲身体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提高他们的临床操作技能。教师在进行案例与理论联系的过程中,还要向学生提出开发式的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通过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2.2注重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
2.2.1在新教师任职之前,加强对他们的培训工作 随着我国医学条件不断改善,高职学校所招收的护理学生逐渐增多,从而需要大量优秀的老师从事护理专业教学。但是对从事这类专业的新老师而言,虽然他们具有非常高的学历,具有较高水平的护理知识,但是缺乏教学经验以及临床经验。他们没有经历过更加专业的训练,所以他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站在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的角度授课。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学校应该严格选拔骨干教师,让这些骨干教师带领新教师,传授他们教学的经验以及临床经验,采用一对一的培训模式。或是派新老师去进修,让他们去医院参加临床实习,这样就可以弥补他们在临床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这些新教师整体的素质,从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2.2.2让在职教师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知识更新 教师对于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是一味地重复教学知识,不能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分析,也不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这样就会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不能推动护理专业教学的改革,临床实施也就不能存在其应用的价值了。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医院的医疗设备得到了更新,需要那些具有先进临床运用知识的护士进行护理工作。如果教师教学的内容仍然是以往的旧知识,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而护理专业实用性特别强,这就要求学校的教师利用各种资源更新教学知识,提高教师的操作技能。可以选择让教师进修,利用计算机或是图书馆加强知识更新。只有教师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护理人才。
2.3解决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新生入校后,教师要热情接待,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带教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以及相应的情况分配学生的任务。这样使得学生得到了分配护理工作比较满意,让他们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和工作当中。带教老师要带领实习护士进行参观医院,把医院的具体情况介绍给学生,让他们了解患者的情况以及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等,让他们不再对医院陌生,让他们渐渐热爱这个集体。在学生进行临床实习之前,教师要将整个教学计划告诉学生,让学生了解教学的内容,并征求学生的意见,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实习工作中,从而能提高临床实习的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让学生之间将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交流,并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可以让带教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实习存在的问题,制订更加适合学生实习的计划。
3结束语
总之,就当前的护理学教育工作而言,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更加重视提高任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地改进教学设施和教学方法,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改善我国的医疗卫生条件,为医疗工作提供更好的保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更好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