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膈良性肿瘤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附35例报告)
2013-02-19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553001钟元康王瑞华
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553001) 钟元康 ,王瑞华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2月—2012年2月本院手术治疗良性纵膈肿瘤患者35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2.5岁。术前均完善相关检查,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肿瘤的位置、大小及毗邻组织等情况,术前结合CT结果进行穿刺活检,均为良性肿瘤。本组术前诊断结果:中纵膈囊肿8例,心包囊肿3例,后纵膈神经源性良性肿瘤10例,胸腺瘤9例,其他纵膈良性肿瘤5例。本组35例患者中29例无明显临床症状,在体检时被发现。其中5例患者出现瘤体压迫性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等,3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压迫引起声嘶等症状,9例胸腺瘤患者中有2例并发肌无力。所有患者胸透及胸部CT均可见占位性病变。
1.2 治疗方法 本组35例患者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采用微创胸腔镜手术或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方法:根据CT所示肿瘤位置,患者取侧卧位或半侧卧位,胸腔镜套管在5-6或6-7肋间进入胸腔,操作套管根据需要放置2或3个,位置根据肿瘤位置而定;在手术过程中,若发现肿瘤过大,可增做小切口以便切除后取出肿瘤。开胸手术方法:根据肿瘤位置和大小,采用前外侧切口、标准切口或胸骨正中切口,充分暴露瘤体,小心剥离并切除肿瘤。
1.3 结 果 本组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肿瘤完整切除者33例,姑息性切除者2例,无围手术期死亡。35例患者中30例使用胸腔镜手术,其中2例手术过程中发现瘤体过大且周围组织复杂,改为开胸手术,其余28例中5例增做小切口,均顺利切除并取出肿瘤;5例根据术前诊断和CT检查情况采用开胸手术,其中2例患者瘤体难以完整切除,采用姑息性切除。术后对本组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其中1例患者术后1年因车祸死亡,其余34例患者均恢复良好,随访3年未复发。
2 讨 论
对于纵膈良性肿瘤,一般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传统多采用开胸手术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大部分瘤体较小的纵膈良性肿瘤均采用胸腔镜手术进行切除。通过对本组患者的分析发现:在使用胸腔镜进行纵膈肿瘤切除手术时,其手术范围可达前、中、后纵隔的各个部位,对于边界清楚、包膜完整、瘤体较小的纵隔良性肿瘤适用较好,而一些瘤体较大的纵膈良性肿瘤也可通过增加胸腔小切口来完成切除手术,只有一些瘤体巨大或与周围组织剥离困难等情况需要使用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较快,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均较低,但对手术操作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对于部分瘤体巨大或与周围组织剥离困难的肿瘤适用性较差。由于纵膈良性肿瘤一般无明显临床症状,本组35例患者中29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而出现压迫症状的5例患者,通过检查发现其瘤体均较大,因此选择了开胸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纵膈良性肿瘤多数无明显症状,因此定期进行体检以便发现早期较小的纵膈肿瘤是有必要的。胸腔镜手术切除纵膈良性肿瘤安全有效,手术创伤小,对肋间肌群损伤较小,可减少手术痛苦,促进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