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纪生从“瘀”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2013-02-18宋卫国指导赵纪生
★ 宋卫国 指导:赵纪生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赵纪生从“瘀”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
★ 宋卫国 指导:赵纪生
(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活血化瘀法能够明显改善肾脏微循环,延缓肾功能衰竭,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有明显优势和特色。赵纪生教授临床经验丰富,其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本文主要从理论基础,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三个方面进行全面阐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活血化瘀;赵纪生;中医药疗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多种慢性疾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肾单位严重损害,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多样化的一种综合征候群。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癃闭”、“关格”、“溺毒”等范畴,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证。近年来,现代医学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手段比较局限,多以替代疗法(血透、腹透、肾移植)为主,费用昂贵,且不能有效保护残存的肾单位,而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方法较多,费用低廉,疗效显著,且能有效保护残存肾单位,延缓肾功能衰竭,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医家的重视。赵纪生教授为国家级和江西省名中医,全国第三、四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中医肾脏病专家,早年跟师于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得到路老悉心传授。赵师从医40余年,学识渊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各类肾脏疾病的辨证论治有独到之处。本人跟随赵师学习3年,获益匪浅。现对赵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整理如下。
1 对血瘀证的认识
瘀血学说始于《内径》,奠基于仲景,经历代医家的不断探索,成为中医学理论中具有重要理论实践意义的组成部分。赵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之水、疼痛、虚三者与瘀血的形成密切相关。《血证论》指出:“血与水本不相离,瘀血化水,亦发水肿,水能病血,血也能病水。”中医学认为,血液运行于经脉之中,离开经脉就必然形成瘀血,瘀血除离经之血外,还包括阻滞于血脉及脏腑运行不畅的血液。正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读书随笔·承制生化论》曰:“气虚不足以推血,则血必瘀。”《不居集》曰:“血不自行,随气而行。”从以上可以认识到瘀血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病的原因,也是疾病进展和恶化的原因,这也是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理论依据。
2 理论基础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学“癃闭”、“关格”、“溺毒”等范畴,为本虚标实证,本虚是指肺脾肾亏虚为主,标实是指湿浊、瘀血,无论是本虚还是标实,均可形成血瘀证。气虚则血不行为瘀,阳虚则血不温熏凝滞为瘀,阴虚则血液涸着为瘀,血虚则不濡、不滑利为瘀,水湿内停,气机受阻,气滞而血瘀,正如《内经》曰:“孙络水溢,则经有停血。”《活血化瘀专辑》曰:“血与水,上下内外,皆相济行,故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亦未尝不病血也。”湿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气化过程中产生的内生之毒,湿毒致瘀不外乎湿毒阻碍气血运行成瘀和湿毒热盛熬津伤血,质粘而稠,血行缓慢而成瘀。可见,古代医家很早就认识到瘀血是“水肿”、“关格”、“溺毒”等病症的重要发病机理,也为我们现代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
现代医学也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普遍存在高凝状态,这与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堵塞,球囊腔内纤维蛋白沉积,肾组织缺血缺氧,纤维组织增生有密切关系,同中医血瘀证相一致。[1]现代药理学研究活血化瘀药物可以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凝状态,扩张血管,改善组织灌注,增加肾血流量,提高肾小球滤过率,调节免疫反应和高凝状态,促进纤维蛋白的降解,增加毛细血管张力和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组织的修复和改善肾血流量,提高内生肌酐清除率,减少肠道内因细菌分解产生的毒素,降低尿素氮,且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抑制系膜细胞增殖,延缓肾损害。[2]
3 辨证要点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病程日久,病势缠绵,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往往是虚实夹杂。瘀血证可以是因虚致瘀,也可以是因实致瘀,所以临床上必须明确辨证,才能够准确用药,达到治疗目的。
3.1 辨标本虚实
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表现为本虚标实证,无论虚实,均可形成瘀证,即因虚致瘀和因实致瘀。本虚是指肺脾肾亏虚,主要是肺气虚,脾气(阳)虚,肾阴阳的亏虚。肺气虚主要表现为气短,乏力,精神不振,易感外邪;脾气(阳)虚主要表现为纳呆,腹胀,面色无华,精神不振,乏力,便溏;肾阴阳的亏虚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畏寒肢冷,潮热盗汗,精神萎靡,乏力。所以区分因虚致瘀主要是要区别是气虚致瘀还是阳虚阴虚致瘀,鉴别点就在以上证候临床表现的不同。标实主要是指水湿,湿毒和瘀血,三者互为因果,瘀血可以夹杂水湿、湿毒,即水湿致瘀、湿毒致瘀,水湿致瘀多表现为全身性的水肿,乏力,纳呆,呕恶,舌质暗淡、有瘀点瘀斑,脉多为濡滑;湿毒致瘀多表现为身倦乏力,恶心,呕吐,口中有氨味,腹胀,舌质暗、有瘀点瘀斑,脉多为滑脉。
3.2 辨病和辨证相结合
辨病和辨证都是认识疾病的思维过程。辨病治疗,指临床明确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具备血粘度高、高血脂、血流缓慢的表现,就可以采用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辨证治疗,只要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有瘀血的临床表现,不必悉俱,但见一症,即可从瘀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从瘀论治坚持辨病和辨证相结合治疗,更有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4 治疗方药
赵师认为血瘀证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证候,瘀血也是慢性肾衰的基本病机之一,是贯穿本病全过程的病理变化,因此,活血化瘀法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法则。但是由于病情的轻重、体质的差异以及证候演变的不同阶段,所以临床上运用活血化瘀法又有所不同。本人跟师时发现其在临床上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不拘一格,特色鲜明,效果明显,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补脾益肾化瘀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本虚标实证,本虚是肺脾肾亏虚为主,尤以脾肾亏虚为要。而脾肾亏虚以气(阳)虚、阴虚为主。因虚致瘀,临床上症见精神不振,面色少华,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脘腹胀满,乏力倦怠,纳差,腹泻,夜尿增多,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治疗上应补益脾肾(益气、温阳、养阴)和活血化瘀合用,常用药物有黄芪、人参、熟地、淮山药、茯苓、白术、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猫爪草、红花、桃仁、生大黄。通过补脾益肾,益气、温阳、养阴而化瘀,从而保护残肾单位,延缓肾功能衰竭。
4.2 祛湿解毒化瘀法
湿毒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常见的病理产物,湿毒内郁可导致瘀血的形成,同时临床上病人出现身倦嗜睡,恶心呕吐,腹胀,头晕神昏,口中有异味,舌质暗、苔黄腻,脉滑数。治疗上以祛湿解毒和活血化瘀合用,常用药物有黄连,蒲公英、法夏、连翘、黄芩、生大黄、赤芍、丹参、红花、桃仁、猫爪草。以使毒邪外泄,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保护残存肾单位,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4.3 利湿降浊化瘀法
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气化,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已脾肾亏虚为主,脾虚则不能运化水湿,肾虚则气化不利,从而导致水湿内停,湿浊内生,阻碍气血的运行,弥漫三焦,使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患者临床可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口中有异味,精神不振,乏力倦怠,舌质暗淡、苔白腻,脉滑数。治以利湿降浊和活血化瘀药合用,常用药物有蚕砂、草果仁、苍术、砂仁、陈皮、藿香、茯苓、白术、薏苡仁、红花、桃仁、猫爪草。通过清利水湿,降浊化瘀,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
总之,赵师把活血化瘀法灵活运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过程中,有特色,临床效果显著。本人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进行了整理和总结。赵师还有很多治疗慢性肾病的经验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不断挖掘和整理。
[1]沈志祥.尿毒症出血和高凝状态的临床研究[J].医师进修杂志,1990,13(6):13.
[2]卢雪健.活血化瘀药为主治疗慢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5):274.
ZHAOJi-sheng'sExperienceinTreatingChronicRenalFailurefromBloodStasis
SONGWei-guo,ZHAOJi-sheng
TheAffiliated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Nanchang330006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can obviously improve renal microcirculation, delaying renal failure, fully embodies the Chinese medicine has obvious advantage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Professor Zhao Jishengrich clinical experience, h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renal failure by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remove blood stasis, curative effect is remarkable.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theoretical basis, dialectical points, treatment and prescription for three aspects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elaboration.
Chronic Renal Failure;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for Removing Blood Stasis;Professor ZHAO Ji-sheng
R249
B
2013-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