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来华外教跨文化适应探究
2013-02-15王靖
王靖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5)
高校来华外教跨文化适应探究
王靖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5)
来华外教对高校的外语教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进行来华外教的跨文化适应研究,并稳妥做好外教的跨文化适应管理工作,对高校的教育质量提升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和现实意义。
高校外教;跨文化;适应
目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聘请外籍教师,是我国高等学校引进国外智力,学习外国先进科学技术和进步文化的重要形式,是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科研能力,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外教作为最积极的元素和文化载体,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跨文化适应含义
跨文化适应就是两个文化体之间互动的持续过程。它是指对立的两端通过言语和非言语的相互交流而形成的一种平衡与共生的和谐状态。换言之,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旨在增加相互之间的理解、拓展彼此的尊重,以及延伸互相接受的空间。“理解→尊重→接受”就是跨文化适应的发展方向。
来华外教文化适应,关注的是来华外教在中国新的文化环境中的心理反应和社会整合,侧重于个体价值观和态度的变化以及行为的变迁。
二、影响来华外教跨文化适应的因素
影响来华外教跨文化适应的因素纷繁复杂,总体上讲,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环境因素和自身因素。
(一)环境因素
1.文化因素
首先是文化背景及价值观的差异。几千年来,传统、精深的中国儒学渗透了中国文化,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人奉行尊祖先、孝父母、崇权威、尚道德、重礼仪的祖训,也就形成了中华民族与人为善、和平共处、礼尚往来、顾全大局的鲜明特征。而在西方国家,他们承袭了基督教中的宗教思想,等级观念,信奉个人尊严,推崇个人精神,弘扬个人价值。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是其做人准则;他们善于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个人梦想和目标;他们尊重他人,未得允许,不涉足别人隐私。
其次是信息交流方式的跨文化差异。中国属于高语境文化,说话比较含蓄,旁敲侧击,点到即止。来自低语境国家的西方人却喜欢直接切题,意思表达比较直截了当。如觉得对方工作成果让自己满意时,通常会立即称赞;有缺点时也会及时提出改善建议。因此,当来自低语境国家的来华外教和中国人交流的话,往往就会不理解中国人表达的意思,就会影响他们的跨文化适应。
再次是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自古到今都讲究“中庸之道”,求公允、忌偏激。注重适度,反对过分。而在西欧和北美,他们个体意识较强,思维模式一般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整体,思维方式也注重多元化、多思路、多侧面、多方法,有创新精神,求异思想活跃。
最后是不同国家之间还存在着文化距离。文化距离是指包括饮食习惯、生活节奏、环境气候等在内的变化,这些变化显而易见会对来华外教的跨文化适应带来影响。
因此,文化因素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情况下文化因素是影响来华跨文化适应的主要因素。
2.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喜爱、相信、关心等)、信息提供支持、工具提供支持(钱、时间等)、评价支持(反馈、断言、社会比较等)。如果出现社会支持的缺乏,高校来华外教会出现身体和心理的疾病,严重影响跨文化适应的健康发展。又如,在跨文化经历的初期,与母国同胞的交流会给来华外教提供心理安慰,并减少压力、焦虑以及无助感,从而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二)个人因素
跨文化适应还与来华外教的个人因素密切相关,如来华外教的期望值、性格特征、知识技能、跨文化经验、跨文化适应的能力等。其中,性格因素对跨文化适应的影响作用较大。影响来华外教跨文化适应的人格因素主要有:灵活性、对中国文化的容忍度、自我控制以及外向性等等。高校来华外教的年龄、性别、职业等因素也会或多或少影响到跨文化适应的结果。跨文化知识技能中,外语能力最重要,因为语言是交流沟通的媒介,除此之外,了解中国当地的文化知识(如对当地历史文化、艺术形式以及风土民情等因素)对于成功实现跨文化适应也非常重要,而获得当地文化知识,同拥有当地语言技能非常相关。外教的跨文化适应的能力,如外教个人的文化移情、跨文化敏感和策略变通能力等也很重要。最后,是否有过来华工作经验,对于他们跨文化适应也有很大的帮助。
三、加强高校来华外教的跨文化适应管理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高校与外教在国际化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常会出现文化冲突、交际障碍和误解等“水土不服”现象。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构成了跨文化交流与合作必须面对的最重要问题。不同的文化在相遇时,能否互相尊重、有效沟通和理解,成为跨文化合作成败的关键。因此,如何加强外教的跨文化适应管理工作,使之适应国际和国内多元化教育的需要,就显得势在必行。
1.加强来华外教的跨文化适应培训
第一,加强文化认知能力的培训,打破心中的文化障碍,加深认识文化差异,提高其认识和了解新文化的敏感性,以适应新的文化环境。
第二,加强中国文化、有关外事法规、生活常识和一些简单汉语知识的培训,让外籍教师缩短对异质文化的适应过程,极力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可以邀请公安局出入境的工作人员给外教介绍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当地安全部门的规章制度和政策,尤其是与外教在华身份紧密相关的签证办理程序。
第三,让外教熟悉和了解我国的教育体系、教育观念和要求,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教学与科研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校园和周边环境等,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
对外教可以采用多样性培训形式,如文化讲座、实地考察、研讨交流、文化敏感性训练和模拟演练等,以提高其跨文化的适应技能与沟通技能。比如说,管理部门可以邀请外教讲他们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历史,可以加强沟通,增进互相了解,也能使外教的人生价值得到实现,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2.加强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营造融洽、和谐的文化环境
由于外教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当他们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和人文氛围时,很容易产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这时,我们应该首先提供给他们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
首先,安排的外教住宿,要方便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学校应有外教联络专员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如带领外教熟悉周围的环境,如交通、超市、饭店等等。要及时向他们介绍和提供中国的法律、法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购物、饮食、交通、通讯、换汇、出入境等方面的信息,为其准备相关的生活和工作用品。
其次,要帮助他们办理专家证以及居留许可证;介绍和引见相关的学校领导和教学对象,为其配备合作教师或学生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这些都可减少外教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实际困难,给他们营造非常温馨的工作氛围,从而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再次,外教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及时、主动地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尽早适应文化差异,并用优良的服务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适逢外国专家的重要节日,如圣诞节、新年等,向外国专家赠送小礼物,组织其游览聚餐,彼此交流情感,使外教人员从心里感到被尊重和被理解。另外,每逢“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也可邀请外国专家加入我们的庆祝活动,这是体现文化交融的大好时机,可以消除外教的孤独感,赢得他们的信赖,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
另外,可以积极引导外教之间加强沟通,通过“老”的外教帮助“新”的外教了解中国,了解学校,了解中国学生,为新外教构建一个较为科学的认识平台;同时引导外教与中国教师建立友谊,鼓励他们加强教学方面的交流,进而建立彼此情感世界的文化交流,在求同存异的前提下搭建友谊桥梁,为外教提供情感依托。
3.建立跨文化适应管理的评估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外教资源的潜力,外教管理部门应该建立跨文化管理的评估考核体系。体系可从三个方面制定:第一,外教在优秀文化中的传播作用。包括是否给学生介绍国外的风土人情和与教学相关的文化背景等。第二,外教在教学中的表现。包括备课情况、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方法、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师生互动等。第三,外教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包括是否为人师表,遵纪守法;是否对华友好,是否配合校方工作等。
教学方面考核,应由教务处牵头,系部和外教管理部门配合,对外教的备课笔记进行抽查,组织教学督导等相关专家听课,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教师座谈会等,了解其教学质量、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等,并将考核结果用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外教本人,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利用评估考核体系对我们制定的一些外事规定在实施中的效率、正确率、可实施性进行反馈和总结,并及时调整管理,从而将跨文化管理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总之,作为外教的管理和服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中外不同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交际习惯、思维方式等,在外籍教师的到职培训、教学工作管理、生活服务等各方面加强跨文化适应,将不同文化的优秀特质整合到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去,突出外籍教师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在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在外籍教师管理工作中,只有注重跨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与应用,才能够为外教提供优质服务,进行行之有效的跨文化管理。只有我们把对外教的跨文化适应管理工作做好了,就可以在相互理解的、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外教的优势得到发挥,为高校国际交流工作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
[1]费小佳,高校外国文教专家的跨文化管理[J].平原大学学报,2008,(2).
[2]陈国明,余彤.跨文化适应理论构建[J].学术研究,2012,(1).
[3]刘祥.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提高策略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2,(10).
(责任编辑:王跃飞)
G 642
A
1671-752X(2013)01-0012-02
2012-11-04
王靖(1982-),女,江苏江阴人,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