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缓解对策
2013-03-04刘海湧
刘海湧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
浅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缓解对策
刘海湧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浙江舟山316021)
近年来,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在收集大量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与理性思考,提出探索缓解思政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以此激发思政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教学质量,为高校思政教师队伍的管理与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职业倦怠;对策
一、对舟山市高校思政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对象的确定
研究总体是舟山市两所高校的思政教师(含教师编制的兼职人员)。为了使取样具有代表性,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办法,共抽取了70名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并删除无效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68份。被测试教师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被测试教师的基本情况
二、舟山市高校思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婚姻状况已婚36 52.94%未婚32 47.06%职称教授5 7.35%副教授19 27.94%讲师26 38.24%助教18 26.47%团委6 8.82%辅导员25 36.77%思政教研室37 54.41%兼职或专职专职37 54.41%兼职31 45.59%工作岗位
本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测试时间30分钟,答题完毕问卷当场回收。对一些调查表中没有涉及到的内容,采用访谈的方法,收集相关数据,见表2。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显示,教师对待遇问题的满意度不高,在“对我的收入很满意”选项中持“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的比例较高。可以认为,社会认同感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有重要影响。由上表可见,有35.29%和14.27%。“我对学校的发展不看好,为自己将来的工作保障担忧”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的比例有36.75%和29.41%,这表明超过半数的教师缺乏职业安全感。对“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过高”持“同意”或“非常同意”态度的教师占67.64%,可见,有一半多的教师觉得社会的高要求与高期望对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压力。
表2 社会认同在思政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因素
表3显示,有70.59%的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程内容太死板”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77.94%的教师对“思政课程理论性太强”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80.88%的教师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应该需要改革”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可见,学科性质在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重要影响。
从表4中的学校工作环境因素看,有72.06%的教师对“在学校好好做事并不一定能得到相应回报”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63.24%的教师对“对自己的直接上级的管理方法和风格不满意”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54.41%的教师对“学校的奖惩措施不公平、透明度不高”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83.82%的教师对缺少和校外专家、同行交流学习、继续深造的机会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可见,高校工作环境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有重要影响。
表3 学科性质在思政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因素
从表5调查中发现,有73.52%的教师对“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程”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75%的教师对“需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73.52%的教师对“对自己的所承担的教学任务缺少认同感”持“同意”或“非常同意”的态度。可见,学生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自身存在着职业倦怠方面的现象。
表4 高校工作环境在思政教师职业倦怠方面的因素
三、探索缓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对策
表5 学生以及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自身在职业倦怠方面的因素
通过调查分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主流还是好的,教师对自己的前途以及课程的发展还是抱着积极的态度。但是在其中还是有一部分思政教师存在职业倦怠问题,如不加以有效的控制和缓解,很可能将导致职业倦怠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当然,导致思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复杂多样,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工作的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等。因此,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组织、个体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一)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从社会大环境来说,要通过制定各种政策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提倡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对教师的合理期望是非常重要的。但事实表明教师并不是教育过程中的唯一力量。教师首先是个普通人,在把学生培养成为真正的人的过程中,除教师外还会有许许多多因素参与进来。良好的公共信任氛围,对教师的职业选择和工作表现的影响极为重要,这样的环境会使教师产生高度的自尊感,表现出信心与干劲,进而将教学视为一种事业而进行积极的追求。
(二)重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投入
思想政治课程一直以来给予学生的印象是枯燥、乏味,上课的内容比较的空,也这是这个原因,很多在校的大学生都不愿意上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切实改变思政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就应该真正贯彻执行国家教委关于“两课”教师在定编、提职等方面的倾斜政策。做到充实师资队伍,提高教学水平。不断创造条件,吸收优秀人才进入思政教师队伍中来,充实师资力量,切实缓解思政教师课程教学压力;要舍得对思政教师的资金投入,加强对思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以稳定“军心”,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诸如国内访问、进修、合作研究、参加各种学术讨论会的机会与资金,以便于他们更新知识,了解人文、社科的新动向,提高业务水平,进而提高在职称评聘中的竞争能力,这无疑会促使教师安心于本职工作并做出成绩。思想政治课程是一门与时代相结合的课程,本身就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在知识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不被学生所淘汰。
(三)改变大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看法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里不能受到学生的关注,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学生认为思政课程就是一门讲大道理的课程,对自己不会有太多的帮助。这就要求思政教师积极改变学生对思政课程的看法,从而确立思政课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首先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专业教育。学校、学院、专业可召开各种形式的学生座谈会、师生见面会、老生向新生介绍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专业教育中开展思想政治课程。让学生明白在大学校园中除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外,还应该学习做人,还应该关注国内外的政策与形势。其次思政课以学生为主,开展兴趣性学习。思想政治课程,需要的是将课程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只有在实际当中才能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此,开设兴趣小组,要求学生参加。让学生在相互合作探究学习中获益。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机制的作用,借以提高学生自觉参与相关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实现“以兴趣促教育、以教育促实际”的目标。
(四)积极改善自我,消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职业倦怠
从自我做起,认识自身的不足,积极缓解职业倦怠感。首先思想政治教师要有信心面对自己的事业。思政教师应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不是一般性的职业,而是关系到政治合法性的论证、民族精神的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的事业。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信念和信心,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增加教学的科研含量、信息量以及文化底蕴。对学生要有合理的期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破除“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导致社会问题(或决定事业成功与否)最关键因素”的思维模式,正确看待大学生的信仰和品行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思政教师决不是解决问题的特效药。其次思想政治教师要有恒心坚持自己的事业。思政教师要坚持正确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理想。教师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充满信心,要正确对待当前地方高校教育所面临的困难,要注意加强理论学习,增强信心,提高自己教育理论水平和素养,排除干扰、顶住压力。对自己从事的地方高校教育事业满怀希望、充满信心,从而在职业工作中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和高度的热情,防止悲观、疑惑心理的产生。
总之,高校作为国家教育系统的最高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职责,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是这一教育机构中重要力量之一。因此,高校思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整个社会都应予以关注并解决。而作为思政教师更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目前所处的环境,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教育事业,为国民素质的提高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孙红.职业倦怠[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陈玉焕.高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干预[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07,(2).
[3]王晓英.北华大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单玉.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分析及其对策[J].江苏高校,2004,(4):70-72.
[5]林红斌.高校“两课”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调查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6,(12):75-76.
(责任编辑:吕进)
G641
A
1671-752X(2013)01-0054-04
2012-10-12
刘海湧(1961-),男,浙江舟山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学院学生处处长,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