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师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构想

2013-02-15陆雪莲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全程实训专业

陆雪莲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高师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构想

陆雪莲

(通化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吉林通化134002)

该文在界定全程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阐释了其运用的必要性,并从全程实践教学的目标、内容、条件、评价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构想。

高师院校;学前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实施必要性;实施构想

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师教育专业所培养的是能在幼儿园、幼师等各种学前教育领域从事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宣传、培训等工作的高素质人才,学生在高师学习期间重点培养的应是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全程实践教学的界定

(一)全程实践教学的表述

全程实践教学的重点在于“全程”,它所指向的是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学习过程中都要有实践教学环节的参与,具体到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时间的安排、教学方式的运用等都必须实施实践教学的活动。

全程实践教学是在对学生进行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以构建知识和行动之间的多元化联结为教学内容,以实验、实习、实训为教学形式,以表现性评价为评价方法,以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和职业性为特点的全时间段实践教学,期望学生在学期间就能够积极地完成职业预备人向职业人的转变。

(二)全程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拓展

课堂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包括教师的讲解,学生的问答等教学活动。通过课堂教学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加快了教学的进度,提高了教学工作的效率;但课堂教学却不能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学生无法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收获和成长。全程实践教学关注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注重学生在学期间全程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它是课堂教学的有利拓展。

(三)全程实践教学是教学实践环节的延伸

教学实践环节是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但它往往具有阶段性,不能全方位的、系统的关注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全程实践教学是教学实践环节在时间上、空间上的延伸和贯通,体现了实践过程和岗位能力素质培养的延续性和完整性,它注重学生知识的内化、综合素养的提高和行业能力的适应。

二、全程实践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全程实践教学在高师学前教师教育专业中运用,就是将实践教学工作落实到学前专业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部学习过程之中,使实践教学呈现出全程化,即实践教学时间连续、实践教学内容完整、实践教学场所多元、实践教学方式多样,最终达到学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

(一)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学前教师的需要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教育大厦,学前奠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幼儿教师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关乎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全程实践教学是学前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教育准幼儿教师广泛接触社会,贴近生活的重要举措。

(二)高师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学生在职前培养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学习、探究和反思来拓宽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成长、不断接受知识、不断进行专业训练,提高学前专业能力的过程,包含准幼儿教师在专业职前培养生涯过程中提升其能力的所有活动。全程实践教学是理想的培养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环节,强调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识、感受,激发其内在动机,并努力在幼儿教育工作实践中追求专业发展。

三、全程实践教学的实施构想

(一)目标实施构想

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学前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为目标,其目标实施时应充分考虑以学前实践教学能力为主体、以学前理论教学为支撑、以学前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使学前学生能向“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具体目标包括获得学前专业知识及技能(实践方面、职业素质方面、创新能力方面、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前专业实践情感和观念,深化学前专业责任意识等。

(二)课程实施构想

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应以构建知识和行动之间的多元化联结为课程内容,其内容实施时应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开放性、多元性及整合性的特点,侧重设置特色鲜明、丰富多样的课程模块,以彰显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品质。如设置学前教育基础型课程、学前教师职业技能型课程、学前教育研究型课程、学前教育拓展型课程、学前教育游戏型课程、学前教育产学研合作型课程等,来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适应能力。

学前教育基础型课程: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由学前教育各学习领域的学科课程组成。

学前教师职业技能型课程:强调以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教学能力为核心的课程。

学前教育研究型课程: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采用主题探究活动、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等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

学前教育拓展型课程:强调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关注学生兴趣爱好及潜能个性的发展,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

学前教育游戏型课程: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掌握儿童游戏的具体操作,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有儿童游戏研究和开发能力的课程。

学前教育产学研合作型课程:强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在校所学知识与单位实见习等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下所获取的实际经验进行有机结合的课程。

(三)条件实施构想

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条件服务于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涉及到师资队伍,实验或实训的设施环境、场地等多方面。

1.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全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全程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及创新精神、熟悉全程实践教学及实际业务流程、指导能力强、乐于教书育人的“双师型”教师。对于“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构想如下:首先要开展有经验教师对少经验教师的“传、帮、带”活动,实行导师制,目的是让所有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师们有其实际操作的能力,这样才能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其次要聘请有经验的幼儿园专任教师作为兼职的实习或实训指导教师(也可让高师学前专业教师去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与实践探索),双方共同研究来组建一支高素质、高实践能力的全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2.加强校内外以实训、实验、见习、实习为主要形式的全程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具体构想如下:首先在高师校内学前专业可进行实训实验中心的建设,如幼儿活动实训或实验室、幼儿教育实训或实验室、幼儿游戏实训或实验室、幼儿玩具教学实训或实验室、理念教育实训或实验室(蒙台梭利教育、福禄贝尔教育、方案教育等)等,并加强专业实验或实训室的科学管理,可向社会、企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现高师资源社会服务功能。其次,重视产学研合作,建设校外见习、实习基地,按照互惠互利、教学相长的原则,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见习、实习基地。

(四)评价实施构想

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评价是促进全程实践教学质量提高,加强全程实践教学宏观管理的主要手段。全程实践教学评价应以表现性评价为主,关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及实践能力提升的过程。具体评价构想如下:

1.形成专业实训(实习)报告或成果。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不管在校内进行实训或实验,还是在校外进行见习或实习,每次都要形成专业实训(实习)报告或成果。形成的报告或成果具体由专业指导教师来进行审阅及建议提出,成绩按优秀、及格、不及格三档等次记入学生个人成绩档案。对于校内实训或实验专业指导教师可采取口试、操作考试及实验论文等形式考评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对于校外见习或实习专业指导教师可采取现场操作、实习报告、理论考试、设计答辩等形式进行,也可以采取专业指导教师与见习或实习学校的综合考核方法,考核学生的素质、能力水平及工作实绩。

2.专业课程考试中加大教学实践能力、创新设计能力的考核比重。基本构想是:在学前教师教育专业的各种课程模块考试中,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创新设计能力的考核比重均等,避免学生课程学习时做笔记、课程考试时背笔记、课程结束后扔笔记的现象,使学前专业学生懂得主动、积极、全面地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大幅度增强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为后续的职业工作夯实基础。具体考评建议如下:

考评建议一:综合成绩(100%)=实训表现(30%)+创新设计作业(30%)+试卷(40%),其中每一项都要达到标准,否则综合成绩不能达标。实训表现评价依据:每次进行实训过后提交的报告或成果;创新设计作业评价依据:提交的案例研讨稿思路及相关领域活动设计稿思路的创新成分来进行评价;期末考试试题以学前教育领域开放性、实用性试题为主,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评建议二:综合成绩(100%)=实训表现(40%)+创新设计作业(60%)。注:理论知识的考核融入到实训表现与创新设计作业中,其中每一项都要达到标准,否则综合成绩不能达标。实训表现评价依据:每次进行实训过后提交的报告或成果;创新设计作业评价依据:提交的案例研讨稿思路及相关领域活动设计稿思路的创新成分来进行评价。

[1]张英彦.论高校实践教学目标[J].教育研究,2006,(05).

[2]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3]洪松舟,卢正芝.论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失效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7).

[4]涂珍梅.浅谈高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5]王健.论高等师范教育实践课程的变革[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8).

(责任编辑:滢桥)

G652

A

1008—7974(2013)03—0136—03

2012—11—05

陆雪莲(1982-),女,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人,硕士,讲师。

本文是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GH11475。

猜你喜欢

全程实训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手工制鞋全程L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