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育道德建设研究

2013-02-15韩国星曹景川张爱果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体育道德商业化竞技

韩国星,曹景川,张爱果,张 东

(1.山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山西临汾041000;2.山西运城康杰中学,山西 运城044000)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中,体育道德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麦金太尔认为:德性是与自然感情相关或约束自然感情的破坏作用的个人心理气质。对竞技体育者来讲,拥有德性和拥有内在利益与外在利益有一种特别的关系。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以德治国的时期,加强和完善体育道德建设,使运动员的思想道德与行为规范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成为我们现在工作的重心。体育道德建设的提高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其全面发展,还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提高其运动技能与创造才能,创造和延长最佳的体育竞技状态。高校作为传播文化知识和道德知识的场所,担负着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重任,作为优秀运动员培养和输送的基地,更应将体育道德建设列为重中之重。

1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道德建设现状

1.1 体育道德状况受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制约

改革开放后,受各种利益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个体和社会的复杂化、多元化趋势愈演愈烈。从竞技体育方面来说,体育的职业化、商业化和产业化,国际和国内体育人才的流动,打破了原有体育人才部门管理方式,为体育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且对人们的平等观念、公平意识也进行了培养,对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精神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运动员们在竞赛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体育精神,给人们以极大的心灵震撼。

我们在肯定体育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在社会市场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道德问题。例如,在奉献精神、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下,滋生了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产生的种种不道德行为:为了赢得比赛,将竞赛中的体育道德要求抛之脑后。隐瞒运动员年龄、以大打小、职业运动员参加业余比赛、弄虚作假;有的甚至采用贿赂裁判或对手、服用违禁药物等手段;有的在比赛场上辱骂对手、裁判,甚至大打出手;有的因过分追求工资、奖金和待遇,而罢练、罢训、罢赛。在体育赛场上出现了部分“球迷”对自己的球队要求只准赢、不准输,否则就要乱扔东西,围攻辱骂裁判和运动员,发泄不满,制造事端,甚至引发恶性暴力犯罪等问题。无论人们是否承认,体育道德的滑坡已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

如果对存在的道德问题不予以重视、加以克服,不仅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会造成严重地影响,而且还会对整个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的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严重的危害作用。

1.2 竞技体育商业化对体育道德建设的影响

竞技体育走商业化道路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制约因素较多,所以我国竞技体育的商业化发展道路坎坷。一是商业化覆盖的项目较少,仅限于少数几个“热点”项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二是商业化赞助的“面”较窄,多集中在个别重大国际、国内赛事,如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三是商业化运作的频度较低,大多数的赛事活动仍为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行为”而非“市场行为”,如由体育专业经纪人员运作的赛事很少;四是商业化经营的模式相对单一,大部分俱乐部的经营模式还属于“赛事经营型”而非“产业开发型”,如缺乏对除赛事本身外其他体育物质与文化产品的“开发与经营”等;五是商业化奖励的机制不够完善,难以对选手的竞技原动力产生长期、有效的激励作用,如以激励策略物质化为主要特征的奖励机制极易使少数具有良好潜质的优秀选手在低层次的物质生活需求骤然得以满足后急流勇退、败下阵来等等。

由此可见,我国竞技体育商业化改革正处在起步、探索与发展的关键阶段。虽然可以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持,但却存在着极大的道德风险。商业的基本目标是金钱和利润,商业的目的一旦左右竞技体育,必然就会与公平竞争的竞技体育原则和重义轻利的体育道德观念相冲击,这样很容易诱发人们一味追逐名利和金钱的不健康体育道德心理,忽视体育道德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奉献精神。

1.3 制度对体育道德建设的影响

制度建设的滞后也是体育道德问题大量滋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竞技体育走商业化路线的过程中,功利追求始终是体育工作者以及俱乐部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与此同时,内部的游戏规则的完善和外部制度的建设,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而在既缺乏自我约束又少有外部制度强制的情况下,体育领域的道德混乱和无序就是不可避免的。体育行业自治与法律规制界限模糊,责任性质不明确,体育行政机关不仅是比赛的组织者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且还拥有绝对的解释权,权力失去制约,必然导致腐败;配套法律制度和监管缺失,不能全面有效调动可用的司法资源,对竞技体育不正之风的法律规制力度不够,如兴奋剂赛外强制检查中,检查人员实质上获得的只是一种受检样本的采集权,可能因缺乏法定强制措施而导致无法获得相关证据。体育法制是具有国家强制性、威慑力的,是保证体育事业良好发展的有力屏障。然而,目前的体育法制还很欠缺,相关制度不健全,致使部分运动员钻了法律的空子;有的以身试法却没有受到追究,或者只是罚款等之类的小小的惩罚。因此,在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体育道德建设中,加强和完善体育的法制建设,以法律法规为本,以公平诚信为根,来促使高水平运动员的道德沿着法制化的轨道前进。

1.4 价值观念取向对体育道德建设的影响

人是社会中的一员,人的价值观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而形成的,市场经济对于人们价值观的最终形成无疑有着深远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不仅仅带来经济体制的巨大变革,同时也带来人们思想观念、价值评价体系的深刻变化,作为人们思想观念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嬗变是这一深刻变化的集中反映。正是由于人们价值观念的嬗变,使人们不能更好地把握体育的道德评价标准,体育的道德评价体系也随之发生改变。

1.5 道德评价缺失对体育道德建设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中国传统的体育道德评价体系正受到激烈的冲击。价值利益的过度推广导致人们的道德价值评价标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生产关系相对固定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结构的单一化,社会人经济行为的简约化,加之社会政治结构以及社会文化结构的一元化,人们易于在道德的评价标准上趋于同一。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体育也随之进入多元化的社会体系,其价值体系和评价标准也由一元化走向多元化,不再有适合于一切人的恒定的道德评价标准。传统体育中具有的那种占绝对优势的主导价值取向,以及在主导价值取向指导下进行体育道德行为选择的局面,在现代社会发生了巨变。在价值取向上,多种价值取向的并存,使人们在体育行为的选择中缺乏道德依据,体育道德评价缺失。由此可见,面对利益的驱使、金牌”的诱惑,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走上与体育道德相违背的现象出现。

1.6 奖惩制度对体育道德建设的影响

奖惩机制是社会(集体、国家)以种种现实利益对个人行为所进行的奖惩。它以现实为手段,以利害为中介,来促使行为主体选择社会(集体、国家)所期待或所能接受的行为。奖惩是调控运动员道德的一个有效机制,它能使运动员道德的社会功效在大众行为中得以实现,能对不具有“自律”精神的运动员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外部约束力,从而影响其运动员的道德面貌与状况。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带动了新的体育道德观念的产生和发展,包括进取、竞争、创新、自由、平等、公正、公平观念等体育道德感的激发。这就集中表现在人们价值观念的嬗变,即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逐渐蔓延。诸如运动员的“金牌效应”,一枚金牌对一个运动员乃至相关人员意味深长。一块金牌看似不大,但围绕它的利益群体却是巨大的:分管体育的政府官员、体育局长、总教练、主教练、教练、运动员,乃至运动员的亲朋好友等等相关人员都可从中获益,使运动员与运动队选择只看重所取得的成绩,引发运动员走向极端。

1.7 科技进步对体育道德建设的影响

当前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的技能与技术水平日益接近,科学技术在现代体育活动中的大量运用不仅大大提高了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水平,也为鉴别和判定运动员成绩的好坏、真伪创造了条件,为公平竞争和公正裁决奠定了基础。但同时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在体育领域中也暴露无疑:高科技的兴奋剂产品当前还无法检测,运用高科技技术欺骗裁判,高科技的新型材料的不公平运用等,有钱的和没钱资助的运动员水平差别日益明显,使一些运动员的道德产生分化:不公平心理与依赖高科技形成鲜明对比。由此可见,科技是一把双刃剑,人为的因素可以导致科技与价值理性的分离,并引发了人主体地位在竞技体育中的缺失,体育竞赛从单纯的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变成了高科技产品的比拼,公平竞争的精神日益受到破坏和侵蚀。而且引发一系列关于体育竞赛本质和体育道德建设的冲突与争论,体育道德中的“公平性”在竞赛中受到质疑。

2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育道德建设

2.1 加强体育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指通过广泛的、多样的道德教育形式,把道德要求、规范从外在灌输到体育行为主体的意识中,养成体育行为主体的道德良知、信念,使道德规范成为其内在的约束力和推动力,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使其既能实行自我监督,调整自己的行为,又能参与社会行为的调整过程,对他人提出道德要求和进行道德评价,从而使道德在体育活动中真正发挥作用。由于运动员与其他学生不同,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还要有比赛与训练任务,由于这一特殊原因,致使运动员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因此,加强运动员的道德教育,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自身素质,而且对整个团队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培养运动员从心灵深处将良好的体育道德视为一种崇高的信仰,从而自觉地遵守运动员的各项道德规范。

2.2 建立体育道德评价体系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育道德评价体系已成为保障体育顺利发展,促进形成良好运动员体育道德风尚的基础。一方面要在评价中坚持体育道德标准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对待同样事物上,不因对象不同而采用不同体育道德评价标准,不采用对己“有利或无利”原则来对待道德标准;另一方面,道德评价体系要体现出道德的作用。因此,在建立体育道德评价体系的同时,必须在评价体系中加强对运动员道德作用的认识,强调增强运动员体育道德是市场经济的需要,使运动员道德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2.3 营造良好的体育竞赛体制

完善体育竞赛体系与训练体系,对各级各类竞赛的管理、考核、量化要全面,训练要科学、合理。大力整顿体育竞赛市场,要把握好商业化的参与度;建立公正、公平的竞赛体制,严厉打击和处理违法的裁判员和参赛单位,促使其建立良好的运动员道德品格。运动员道德制度保障及其实施,离不开社会舆论的道德监督。我们要借助社会舆论,通过合理的道德评价对运动员行为做出判断,并把判断结果反馈给行为者本人,也可给社会以及个人以借鉴和参考,积极调动运动员的荣辱感和体育道德良心,使其对自己不道德的行为知耻、愧疚,并及时改正,从而培养运动员正确的道德观念,树立高尚的运动员道德观。

2.4 加大体育管理人员的监管力度

在体育竞赛与运动训练过程中,体育管理者的言谈举止,都是对体育道德的集中表现,对于运动员的道德规范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意义。俗话说“为人师表”,在体育道德建设过程中,体育管理者、教练员的道德规范直接影响整个运动队伍的道德建设。在体育道德建设中,必须对除运动员以外的体育系统人员进行科学、全面、实际、合理、量化的考评,杜绝那种从上到下的不良的道德作风的漫延。

2.5 完善体育法制建设

在竞技体育发展职业化、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道德教育中,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但要有科学完备的体育竞技规则,还要对违规者进行严厉而公正的法律惩罚,巩固运动员脆弱的道德心理防线以抵挡商业化过程中巨大的利益诱惑。可以说,若不加强和完善体育道德建设法规,体育道德将会走更多的歪路。建立健全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竞赛法律法规体系,不仅有助于良好的运动员体育道德的弘扬与发展,而且对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3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正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体育道德建设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一项开创性工作,又是一个与时俱进、逐步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高水平运动队道德建设工作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夯实道德建设工作的基础,必须构建道德建设工作的多渠道、多载体、多手段的多元化方法体系制定相应政策。在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体育道德建设中,既要运用科学的教育手段,又要加强社会舆论导向;既要注意运动员道德规范体系的构建,又要注意运动员道德的贯彻落实;既要引入体育行政的监督机制,又要建立和健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体系;既要注重竞技体育运动的特点,又要把运动员的道德要求与体育竞赛的技术性规则结合起来,做到竞技水平与体育道德建设齐头并进。

[1]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2]国家教委.关于部分普通高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chinalawedu.com/falvfagui/fg22598/21291.shtml.

[3]2013年有资格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的名单及运动项目[EB/OL].http://www.jinghua.com/exam/newsinfo_16748.html.

[4]丁英俊,杨春伟,等.社会转型期运动员道德问题致因及预防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0):1322 ~1324.

[5]王建国.NBA联盟的利益分配机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41(6):37 ~41.

[6]牛振喜,温彦.竞技体育商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12(2):85~88.

[7]李莉,程秀波.体育道德的现状与体育道德建设[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8(5):112 ~114.

[8]胡小明.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

[9]杨辛,甘霖,刘荣凯.美学原理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0]葛书林,戴文.21世纪体育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7(4):109~110.

[11]侯斌.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体育道德及其制度保障[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5(1):33 ~35.

[12]龙斌,李芳.优秀运动队在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问题和对策研究[J].西安育学院学报,2005,22(4):19 ~23.

猜你喜欢

体育道德商业化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竞技精神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谋定而动:中国体育道德建设何去何从
----简评曹景川教授《职业化走向中的中国体育道德建设》一书
花与竞技少女
法制视阈下我国体育道德失范及其治理研究*
体育道德教育的五点心得
“商业化”下的纪录电影叙事探究——以《圆明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