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网球比赛运动员成绩的心理因素分析

2013-02-15樊朋志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技战术网球教练员

邢 喆,丁 樑,樊朋志

(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1 心理素质在网球运动中的重要性

近年来,网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它的观赏性、经济性使其成为最受欢迎的世界第二大运动。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以及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网球运动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网球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也越来越全面、越完美。但是网球比赛中不仅仅是技战术水平的抗衡,更多的是心理素质的抗衡。很多打过网球的运动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比赛中,在对一些关键球的处理上,心理状态往往会对比赛产生重大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会使运动员超水平的发挥,最终赢得比赛;相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则会丧失技术动作的稳定性与准确性,从而导致比赛失败。网球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比赛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那么影响运动员心理状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笔者从网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一些对策。目的是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状态,从而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2 影响运动员情绪的因素

2.1 客观因素

2.1.1 赛场情境 赛场情境包括比赛场地、器材状况、和比赛中可能会发生的一些其他意外情况。在网球比赛中影响运动员心理因素有很多,例如在比赛中有不明物体的飞入、天气变化等等,这些因素导致比赛终止并且影响到运动员发挥的情况早已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太阳光线的影响、比赛场地的不适应、观众不合时宜的喧哗都可能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比赛结果。

2.1.2 裁判员 由于网球比赛独特的记分方式,导致每球必争、每局必争、每盘必争。也因为如此网球裁判员的判罚尺度往往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且有时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结果。例如,在高水平的网球比赛中一个压线的ace球,被判失误、对方的一个出界球被判好球,这对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这样的判罚出现在关键球上,将会给比赛中的运动员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而在像全国俱乐部联赛这样的比赛中又会出现裁判偏向主场运动员的问题,而给客场运动员带来一定的压力,影响其心理状态,从而压制了客场队员的发挥。其实在网球这样快节奏的运动当中,裁判员的失误是不可避免的,难免会出现一些误判,这些都会影响到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最终影响比赛成绩。

2.1.3 教练员 每一位高水平运动员都有自己的教练班子,教练员是运动员比赛时的直接指挥者或指导者,比赛中教练员比赛战术的制定是否符合运动员自身特点,是否有针对性,这都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发挥,并影响比赛结果。

2.2 主观因素

2.2.1 目标设置 在网球比赛中每一位队员都会有自己的目标,有目标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就会给人带来动力,有利于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更大的发挥。如果没有目标或者目标设置过高,都会使运动员丧失目的性和方向感,在比赛中失误频发,情绪低落。在对很多网球运动员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有目标设定的并且目标设定合理的,可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关于目标设定的文献研究发现,目标设定一定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只要不超过运动员的能力范围则越高越好。比赛中我们常常会设定这样一些目标,如“发球更有威胁”、“正手击球更有力”、“减少失误”等等,这些目标虽然很积极但也很空泛,对于改变现状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我们应该把目标设置的更具体,如“发球的成功率从60%提高到70%”、“每局比赛的失误控制在两个以内”等等,这样可以让运动员对要达成的目标心中有数,同时在目标达成后也可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使其拥有更好的心理状态,更好的进行比赛。同时提醒大家的是比赛输赢并不能等同于成功,成功就是战胜自我,超越自己的目标。

2.2.2 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发挥 在高水平的网球比赛中,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相差无几,这时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发挥得好与坏,就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了,心理状态的好坏会影响到技战术水平的发挥,同样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也会影响到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尤其是在关键球的处理上,技战术水平的发挥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技战术水平发挥好会使运动员建立信心,技战术水平发挥不好,或出现失误,则会使运动员产生焦虑,丧失自信心。

2.2.3 运动员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以个体意志行为为特点构成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总和。不同的运动员意志品质是不尽相同的。每位运动员的坚持性、独立性、果断性都不尽相同,由于网球比赛持续时间长,运动强度大,并且比赛场上不停变换的局势也会对网球运动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具有坚强意志品质的运动员才能从容的面对体能缺失等困难,才能使运动员坚持到比赛的最后,取得最后的胜利。没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会使运动员丧失信心,形成消极心理,影响到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2.2.4 个性特征 网球赛场上的每一位运动员都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有的运动员容易激动,有的运动员比较稳定;有的运动员会急躁,有的运动员却异常沉稳。调查得知不同的运动员,遇到相同情况的表现不同。对同样的来球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同样也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

2.2.5 体能储备 由于网球比赛具有运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巨大的特点,体能储备的好坏在比赛中就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比分接近和比赛最后的决胜阶段,一个良好的体能储备可以使运动员一直保持自信和冷静,并且会正常发挥和超常发挥技战术水平,然而没有足够的体能储备则会使运动员的动作变形,不能发挥正常的技战术水平而导致失误,从而影响到运动员的自信心,使其在比赛中缩手缩脚,甚至使运动员产生焦虑。从而影响到比赛的胜负。

2.2.6 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是运动员自身运用自我肯定的方式调节自己的需要、动机和目的,用来稳定情绪和增强自信心,也预防自身不良心理产生的一种方法,在比赛的关键时刻或者是自己非受迫性失误后,可以用“我可以”“我一定行”这样肯定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暗示,也可以用“集中注意力看球”“快速移动起来”这样与网球技术特点有关的语言来进行自我暗示,千万不可以用“我会输”这样的消极性语言自我暗示。合理的自我暗示同样会影响到运动员的发挥。

3 对策

3.1 开设运动员心理训练课程

应该明确,心理素质与技战术水平同等重要,甚至心理素质会起到主要作用。因此,应该在一定周期内有固定的时间为运动员开设心理训练课程,提高每一位运动员对心理训练的认识,这是我们实施心理训练的前提和基础。回顾每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到的好的经验和教训,这些都可以为我们进行心理训练提供素材,这样的素材可以使每一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学会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更好地发挥技战术水平。同时,教练也应尽量地给运动员鼓励与赞扬,增强运动员的信心。再者,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得到的一些教训,也可以作为对运动员进行心理教育的素材,通过这样的一些心理训练一定可以使运动员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

3.2 自我调节训练法

运动员的自我调节训练法,主要是为了使运动员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甚至是在最不利、最困难的条件下都可以进行自我调节,以形成自我调节的习惯和能力的训练方法。在网球比赛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的问题,当比赛中出现变化时,运动员就要马上通过自我放松、自我暗示、自我回忆的方法来激励自己,同时可以通过回忆过去曾经参加过的比赛的紧张激烈场面,来集中运动员的注意力,使比赛者回想到当初参加比赛时那种消极情绪,当这种消极情绪达到一定程度时,再使运动员回想比赛后获胜的情景,胜利的感觉会抑制消极的情绪。同时运动员还可以通过一些身体器官来缓解自我压力,例如做深呼吸、放松心情、放松紧绷的肌肉;例如放弃旧的任务、给自己新的任务,以此来转移注意力、分散运动员的紧张情绪,从而获得比赛的胜利。

3.3 设置目标法

目标简言之,就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目标设置就是指教练员给运动员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制定出运动员要实现的目标,通过这个短期的目标来激励运动员,可以使其有更好的训练和比赛动机,同时可以更好地提高自信心。在网球运动比赛中,教练员为运动员在设置目标的时候,一定要是合理的、正确的、积极向上的目标,首先要结合运动员本身的基本素质而确定,从而安排一个现实的目标。在进行一些大运动量训练时,教练员要提前给运动员分析指出在比赛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良情况,以免遇到问题时心慌并且措手不及。另外,要想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教练员要针对不同的比赛设置出不同的目标,但是此目标必须是明确的、符合实际的、现实的目标,这样运动员才会做好充分的应战准备,有充分的自信心以此来消除比赛中的一些不良因素,在比赛中发挥出超常的竞赛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成绩。

3.4 集中注意力训练法

集中注意力是指在比赛中运动员不受其他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集中注意力参加比赛。每个运动员在参赛之前都要参加心理培训,心理培训的主要目的是避免运动员出现心理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保证运动员能够正常发挥自身的技术,从而取得比赛的胜利。但是对于一些年轻的运动员来说,尽管参加了心理培训,但由于经验较少,很难一下适应赛场上瞬间万变的情况,赛场上的各种不利因素都可能会影响运动员的心理和情绪,所以比赛之前,不适于给一些较年轻的运动员分布过多的任务与目标,千万不能让其背着压力上场比赛。同时要特别注意训练年轻运动员的集中注意力,可以通过一些注意力的练习方法,如盯球训练、击、弹、击训练来进行,以减少赛场中其他不利因素对运动员的影响。

3.5 模拟训练法

模拟训练法其实就是对赛场情境进行模仿,使运动员进行实战练习。模拟训练的内容有很多,如对比赛场地、器材、天气等进行的适应性模拟训练,对时差的适应性训练,对对手特点的适应性训练等。同时我们还要根据运动员不同的心理特点来进行实际比赛情况的模拟。例如赛场上比分的变化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在40比40时应该怎么打,在30比40时应该怎么打,在15比40的时候又应该怎么打等。通过以上各种模拟训练来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适应性,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使运动员能够熟练地掌握比赛情况,从而取得好的比赛成绩。

[1]张力为.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乔宁.网球运动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忠秋.优秀运动员心理训练使用指南[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

[4]姚家新.竞赛心理咨询与心理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5]王越.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J].网球天地,2000(10).

[6]朱志峰.对大学生参加网球比赛心理调控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4):254 ~255.

[7]余丽桥.网球单打比赛的心理和制胜策略[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4(4):18~20.

猜你喜欢

技战术网球教练员
破解电动车火灾扑救关键技战术的几点思考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
学校外聘体育教练员的二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