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罗马竞技兴盛的文化解读

2013-02-15刚,杨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角斗士兴盛古罗马

刘 刚,杨 弢

欧洲大陆的古典文明包括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古代罗马文明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文明之一,既是西方灿烂文明的摇篮,又是现代体育文化的重要根源之一。而古罗马竞技作为古罗马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逐渐成为体育文化研究的热点。通过对古罗马竞技的兴盛阶段进行探究,旨在发掘古罗马竞技兴盛的深层原因,明晰古罗马竞技的发展与时代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提供借鉴。

1 古罗马竞技的概述

古罗马竞技是古罗马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伴随着古希腊、古罗马历史逐渐演变形成的。它既有民间自发进行的,也有官方组织的;有外来文化的移植和嫁接,也有自身文化的繁殖。古罗马竞技主要包括角斗竞技、战车竞技、海战竞技等。

角斗竞技,是一种拳击和摔跤相结合的体育竞技项目。《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的角斗士英文为“gladiator”,拉丁文原意为“剑客”,是古代罗马的专业斗士。辞海中解释:角斗士又称为“剑斗士”,是古罗马专门从事剑斗的奴隶。经过剑术训练,在公开场所或角斗场持短剑和盾牌彼此搏击或与野兽搏斗,以其流血死亡供奴隶主消遣作乐。主要有角斗士与角斗士相互搏击、角斗士与野兽之间的搏斗、驯养的野兽之间的厮杀三种形式。

战车竞技,是一项用马拉战车比赛的竞技娱乐活动。战车竞赛似乎与孔苏斯神的崇拜有关,如同角斗士竞技与萨图尔努斯的崇拜有关一样。[1]参赛战车一般由两匹马、四匹马或六匹马等拉动的两轮马车进行比赛,赛车手驾驶战车以危险的高速绕赛场飞奔七圈,获胜的赛车手会获得丰厚的奖励并成为明星,而失败者往往会付出惨重的伤亡代价。

海战竞技,是一种模拟军队在海上进行战斗的竞技表演。它的规模庞大,场面壮观,表演者多为战俘和死囚。据记载,它的表演场地一般在人工湖或者是灌入水的竞技场。每次海战竞技表演的参与者人数众多,多时能达20 000人,死伤人数甚至比真正的海战都多。这项赛事因为场面庞大、耗资巨大、哗众取宠、劳民伤财、组织者不堪重负而昙花一现,但这种大规模的模拟海战竞技是古罗马鼎盛时期近乎疯狂的全民狂欢创举。

2 古罗马竞技全景

古罗马竞技的历程如烟花般短暂和灿烂,但引人入胜。古罗马竞技最初的形成只是宗教祭祀或节日庆典的一部分。随着罗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俘获的大量奴隶和聚敛了财富,以及罗马人道德的转变,加上古罗马竞技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刺激性和可观赏性,其逐渐演变成一种普遍的、发达的、公共的休闲娱乐方式。以角斗竞技为例,公元前105年,罗马出现了专门的角斗士学校。奴隶主贵族从奴隶中挑选出体格健壮者,送到角斗学校训练为角斗士,然后组织进行角斗竞技表演。这一时期,罗马元老院将角斗列为公开演出项目,由政府官员负责按期举行。到了共和国末期,角斗竞技发展成罗马公民非常喜爱的娱乐方式,并逐渐成为罗马贵族服务的政治工具。奴隶主贵族为提高政治声望,震慑对手,赢得政治资本而大规模地举办角斗竞技表演。[2]进入帝国时代后,角斗竞技的场面和规模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成为“统治者的意志”。[3]这意味着古罗马竞技达到了鼎盛阶段。图拉真在取得重大军事胜利后,为了庆祝,给了哈德良400万塞斯特塞斯用来举办角斗比赛,这次比赛持续了近四个月,据说11 000头猛兽被屠宰。古罗马人对角斗竞技的表演也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每次举办角斗竞技表演,罗马人都争先恐后地去竞技场欣赏,形成了罕见的万人空巷的景象。上至高贵的罗马皇帝,下至贫困潦倒的贫民,无论男女老少,都对血腥刺激的角斗竞技表演如痴如醉,兴奋不已。技术高超的角斗士竟然成为“明星”,他们的名字被刻在大街小巷,甚至成为女性心中的偶像,贵族夫人的情人。在庞贝古城的墙上发现有相关的文字,如盛赞一个色雷斯角斗士为“少女的祈望和快乐”,甚至视之为“妙手回春的医生”。[4]角斗竞技不仅在罗马以及在意大利其他地区,或在意大利之外的各个行省,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例如在各个行省特别是某些城市,“私人以及主持帝国宗教仪式的祭司也在各个行省逐步角斗比赛”。[5]

古罗马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独特的竞技表演呢?古罗马人为什么会如此喜爱和观看这些血腥、残忍的竞技表演呢,而且古罗马竞技兴盛的原因何在呢?笔者从古罗马的社会文化发展入手,从物质、制度、精神三方面对古罗马竞技进行解读。

2.1 古罗马竞技兴盛的物质基础

古罗马国家在扩张形成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战争,掠夺了大量的奴隶与财富;到了罗马帝国初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建筑业发达,为古罗马竞技表演的兴盛提供了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物质条件。

(1)奴隶与囚犯增多。长期的对外战争使罗马的奴隶制发展起来。罗马的奴隶主要来源于战俘、被征服的居民以及海盗掠来的人口。每一次对外战争胜利后,罗马往往把被俘的士兵和被征服的居民变卖为奴隶。如在第一次布匿战争中有7.5万俘虏成为奴隶;公元前209年,在攻占希腊人的著名城市他林顿的时候,把约三万名居民变为奴隶;而罗马人占领了卡普亚后,把全城居民都变为了奴隶;公元前167年,希腊的伊壁鲁斯被罗马人攻占后,15万居民成为奴隶。最初,罗马在打败敌方时,常常对战俘进行血腥的大肆杀戮,后来,把战俘带至国内,迫使战俘为奴,奴隶主贵族还专门挑选身强力壮的奴隶送到角斗学校训练成为角斗士或投入到战车训练所培养成为战车竞技的参与者,在竞技场上进行角斗或战车竞技表演;再者,战争获得的大批奴隶还被用在了各种竞技场所的修建以及各种大小竞技表演的服务工作中,为古罗马竞技提供了人力上的保证,为古罗马竞技的兴盛提供人力保障。

(2)物质与财富的积累。罗马人每次取得战争的胜利,都会掠获大量的财富。第一次布匿战争后,有3 200银塔兰特被收入罗马国库;第二次布匿战争,又有10 000银塔兰特被罗马获得。公元前201年战胜迎太基之后,西庇阿给罗马国库带来了133 000罗马斤白银。公元前二世纪初的五年中,单从西班牙便运出了大约20万罗马斤的白银和五千罗马斤的黄金。公元前189年,玛格涅希亚战役结束后,罗马人掳获了1 230根象牙,234只金环和137 000斤白银,224 000个希腊银币,14万马其顿币和大量黄金与白银器具。[6]在征服之后,则是对被征服地区财富的有组织的掠夺。[7]到了帝国初期,社会趋向安定,商业贸易逐步发达,经济迅速繁荣,为罗马帝国积聚了巨大的财富。这为古罗马竞技的兴盛提供了必要的物力和财力。

(3)建筑艺术的发展。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它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的遗产。竞技建筑设施是古罗马大型竞技表演必需的场所,没有合适的竞技场所,古罗马竞技就无法展现它壮观、宏伟的场面。古罗马的建筑艺术在帝国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屋大维自称把泥砖的罗马换成了大理石的罗马。罗马城堪称壮丽宏伟,有30道城门,城内有神庙420座、九个大剧场、五个普通剧场、两个圆形剧场等。建筑艺术的发展促进了竞技建筑技术的提高。著名的科洛塞姆大圆形剧场,可容纳五万观众,有三层拱门,每层80个,剧场中心的舞台周长524米,下面有许多办公、仓储、圈兽、角斗士居住用的地下室,而且还有复杂的地下排水网络。舞台可以灌水成湖表演海战场面,为此备有专门的起重装置可以吊起整个战船。[8]建筑业的发展成就了竞技活动所需的各种竞技场所的建造,因此,古罗马建筑艺术的不断发展,成为古罗马竞技兴盛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2.2 古罗马竞技兴盛的制度保障

制度因素是古罗马竞技兴盛的关键所在。它制约着古罗马竞技的走向,决定了竞技活动的性质、方式及方向。它的兴起与当时的组织机构、社会制度、政治法律等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1)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早期的罗马帝国,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已经很少进行,虽然政局稳定,社会繁荣,但以战争立国的罗马人的好战秉性无法抹去,没有战争的宣泄,整个罗马社会也不会有真正的安定。因此,出于稳定社会的政治需要,罗马政府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来兴建众多竞技场,以提倡大规模地举办各种残忍、血腥的竞技表演,作为民众过剩暴力的宣泄渠道,安抚“好战”的罗马人。

(2)实现政治斗争的工具。古罗马的皇帝和贵族为展示个人权力及笼络民心,往往把竞技表演当做自己实现政治斗争的工具,使竞技表演经常化、制度化,从而促进了古罗马竞技的兴盛。帝国初期,奴隶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以至于一批平民成为无业的游民,被称为“流氓无产者”。这些人虽然大多依靠贵族、政客及政府的施舍生存,但他们却享有政治斗争的权利。这批城市无产者成了罗马富人的政治的工具。罗马的各种贵族和富人组织的节日庆祝活动,用“面包和游乐”收买有投票权的穷人,表面关心市民,藉以显示统治有方;实际则完全是利用贫民做他们的政治工具。[9]正如科瓦略夫所言:帝国取消了人民会议之后,便使罗马的贫民失去了他们生活的主要来源之一——在选举时出卖选票。但是城市的高级官吏,共和制度的这种残余认为自己的义务便是维持共和传统,而为人民举行观览和款待。对流氓无产阶级的抚养和娱乐仍然是政治上的必要。元首本人懂得这种必要,因此他设立特别的官吏来组织各种观览物。[10]为表示自己已经牢固地控制住政治局面,统治者通常会在击败政治对手之后举行大规模的竞技庆典,以满足政治的需求。

(3)角斗学校的出现。角斗士学校和战车训练场所等就是古罗马竞技人员的培训机构,它负责培训众多优秀的古罗马竞技者。“实际上早在公元前105年,罗马就已经有了角斗士学校。”[11]起初,一些精明的经纪人在这里通过训练、雇佣角斗士来获取钱财。据推测,帝国时期,各地至少有100多所角斗士学校。这些学校里的学员大多来自战俘、奴隶和囚犯,有个别的生活贫困的自由民为了生计,也会放弃自由民的身份来到这里,希望通过角斗竞技重新获得舒适的生活。角斗士学员学成之后,便被送上角斗场成为真正的角斗士。角斗士学校中也有人性的一面,奥古埃特曾描述过角斗士学校相对完善的组织工作:“他们雇佣了一整套工作人员,从军械师到训练员,更不用说医生了。为了控制这个独裁机构,需要有一套等级制的官员班子。这套班子的头头负责技术和经济上的行政事务。”[12]角斗士学校和战场训练所的出现,为参与竞技的表演者提供了培训机构,提高了表演者的表演水平,促进了古罗马竞技的兴盛。

2.3 古罗马竞技兴盛的精神因素

独特的精神气质使古罗马人全民从主观上狂热的喜爱竞技表演,这从客观上促进了古罗马竞技的长盛不衰。这里的精神因素包括古罗马人的本性、风气、价值观及宗教信仰等。

(1)古罗马人英勇、残忍的本性。奥托·基弗曾评价罗马人“天生残忍”。古罗马的狼孩传说彰显了古罗马人残忍、好斗的本性。相传小亚细亚的特洛伊城被希腊联军攻破以后,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率众出逃,在台伯河畔定居下来,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后来王位传到国王努米托尔时,他的弟弟阿穆留斯篡夺了皇位,并不许努米托尔的女儿丽阿·西尔维亚结婚。然而,西尔维亚却与战神马尔斯生了两个男孩,阿穆留斯知道了后非常生气,下令把两个孩子装在竹篮里丢进台伯河中。但是孩子没有淹死,一只母狼把他们叼去,用奶喂养他们。后来,一个牧羊人把他们抚养成人。一个取名罗慕路斯,一个叫勒莫斯。他们共同杀死了阿穆留斯后,决定在母狼喂养过他们的地方建一座新城。但为了争夺统治权,两兄弟互相残杀,罗慕路斯杀死了勒莫斯,并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今天,还有一尊母狼喂两个婴儿吃奶的青铜雕塑陈列在罗马的博物馆里,而这只母狼在古罗马被认为是神圣的动物,并成为罗马城的象征。既然罗马人的祖先是喝狼奶长大的战神之子,因此古罗马人具有血腥残酷的秉性就不足为奇了。到了公元前二世纪下半叶,通过长期的战争,罗马已经成为地中海独一无二的霸主,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屈指可数的大帝国。而罗马人在长期的战争文化侵扰下,形成了英勇、尚武的风气。因此,罗马人残忍、英勇、尚武的本性,使得人们喜爱血腥的比赛与搏杀,酷爱古罗马竞技表演,从而促进了古罗马竞技的兴盛。

(2)享乐腐化之风盛行。帝国的扩张也给文化带来破坏性的影响。[13]正是这种破坏性的影响,导致了罗马人的道德堕落及享乐之风盛行,从而促进了古罗马竞技娱乐的兴盛。公元前三世纪初,生活消费奢侈化的倾向在罗马社会日渐发展起来。公元前二世纪中期,古罗马成为了地中海的强国,伴随着奴隶制的进一步发展以及罗马财富的急剧增长,古罗马人的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的美德逐渐丧失,罗马社会的享乐腐化之风开始盛行。“战争—掠夺—征服—统治—享乐成为这一时期罗马人竭力遵循的法则”[14]上至帝王、贵族和奴隶主,下至普通的自由民,大肆挥霍、尽情享乐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主旋律。当时有人曾抱怨说:“罗马已成了这样一个城市,在那里,情妇的价格高于耕地,一盆腌鱼的价格高于耕地的人。”[15]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以血腥刺激为特点的角斗、战车等竞技娱乐活动在罗马社会中迅速发展起来,受到古罗马人的喜欢,为了寻求刺激乐趣,满足畸形的心理需求,人们对于竞技表演的疯狂迷恋就不足为奇了。由此,古罗马竞技开始逐步兴盛起来。在罗马城中残存的一堵石壁上,至今仍依稀可见到“打猎、进浴场、看角斗,寻欢作乐,这就是人生”等字样。[16]

(3)宗教信仰祭祀习俗使然。宗教具有多种表现形态和丰富文化内涵,古代社会的祭祀和节庆等社会活动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宗教的影响,竞技体育活动的产生与发展也与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古罗马的原始宗教祭祀中,死者被视为一个被掏空实体的影子,他们所尽义务未完成时,他们的仇恨就会被激起,戕害人间。这时候,只有用从活物体内喷洒出的鲜血——包含着生命的液体,才能令亡灵得到抚慰和安宁,回归短暂的实体。[17]因此,在葬礼上要用屠杀战俘和奴隶的血来祭祀,后来便发展到用奴隶之间的相互厮杀后喷出的鲜血来安抚亡灵,对死者表示敬意,这些奴隶成了早期的角斗士。即使是试验角斗士是否真死的人也打扮得像信使神墨丘利,拖尸体的人都模仿阴间的鬼怪。赛马节2月27日及3月14日在战神广场举行,纪念农神孔苏斯的节日是8月21日至12月15日,祭坛设在圆形竞技场中央,这是罗马早期最著名的赛马节日。马蹄声使人想起蕴藏在地下的力量,这类赛会被赋予喜庆丰收、战争仪式的意义。[18]由此可见,人们对宗教的信仰促进了古罗马竞技表演日益兴盛。

3 结语

从文化方面对古罗马竞技的兴盛全景进行解读后发现,相对丰富的物质条件是古罗马竞技兴盛的基础与前提条件;社会制度和政治诉求等因素是古罗马竞技兴盛的内因所在,它制约着古罗马竞技的走向,决定了竞技活动的性质方式;好斗尚武、娱乐至上的精神气质是古罗马竞技兴盛的主导因素,使古罗马人从主观方面喜爱并参与竞技。但是,血气方刚、气势恢宏的古罗马竞技在步入绚烂之后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直至戛然而止,其实由盛至衰的原因更需要梳理和探究,更能警示后人。

[1] 瓦诺耶克.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及古希腊罗马的体育运动[M].徐家顺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2] 刘刚,杨弢.古罗马竞技文化特性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1(7):134~135.

[3] Roland Auget.Cruelty and Civilization:The Roman Games[M].London& New York:Routledge Press,1994:22~32.

[4] 高福进,侯洪颖.角斗士——一段残酷历史的记忆[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

[5] 魏茂营.古罗马角斗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6.

[6] (苏)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M].王以铸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57.

[7] 崔连仲,等.世界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8] 彼得·李伯庚.欧洲文化史[M].赵复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76.

[9]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 500年以前的世界[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

[10] 宫秀华.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 张屏.凯旋瞬间——古罗马文明探秘[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角斗士兴盛古罗马
第九回 古罗马人钟爱写实的浪漫
古罗马艺术从何而来?
坚定文化自信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古罗马斗兽场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论教育在考据学兴盛中的作用
宏伟建筑里的残忍表演
古罗马角斗士喝什么?
罗马惊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