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术前保留灌肠对腹部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3-02-08刘国涛金丽明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
关键词:煎剂肠蠕动灌肠

张 渊 刘国涛 金丽明

(浙江省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6)

肠动力恢复障碍是普外科术后,尤其是腹部手术后常见但目前仍无法避免的临床难题。近年来笔者应用自制中药煎剂术前保留灌肠,代替常规肠道准备并预防性应用,可有效促进术后早期促肠蠕动,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浙江省中医院普外科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采用开放随机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35~75岁,平均52.4岁;其中全胃切除术23例,部分胃切除术17例。对照组40例,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32~78岁,平均55.2岁;其中全胃切除术19例,部分胃切除术21例。患者均为当日第1台手术,择期手术,全身麻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使用影响胃肠动力的药物(红霉素、胃复安等)。两组间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手术时间、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自制中药煎剂保留灌肠。药物组成:生大黄 15 g(后下),枳实 15 g,厚朴 30 g,猪牙皂30 g,蜂蜜30 g。由医院中药房水煎后浓缩200 mL,瓶装,用前摇匀。药液温度控制在38~40℃,插管长度为16~20 cm,滴速以使药液在15 min滴完为宜。灌肠完毕,可采取膝胸卧位,充分促进药液保留,保留时间越长越好。每日1次,术前连续3 d。对照组予肠道准备时仅用肥皂水做普通灌肠。每日1次,术前连续3 d。两组均给予常规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禁食禁饮、腹腔引流管放置、围手术期镇痛等。

1.3 观察指标 (1)肠鸣音恢复时间:每2小时观察1次,每次在脐周围及左右侧腹听诊,听诊每次2处各1 min,听到连贯性较强肠音时即为肠鸣音恢复时间。(2)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患者感觉肛门排气或家属证实排气距手术后即刻时间为排气时间。(3)首次排便时间:为手术后第1次排便距手术后即刻的时间。(4)其他:进食流质半流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以上均为术后胃肠道功能康复的主要临床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见表1。术后疗效治疗组术后排气和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流质、住院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

表1 两组术后恢复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P<0.05。

?

3 讨 论

腹部外科手术后,由于麻醉的影响,解剖关系的改变,手术创伤引起部分神经支配被阻断、或对肠道的刺激(牵拉、切割、吻合)等造成肠壁肌肉因神经反射障碍、胃肠神经激素调节紊乱而失去蠕动能力以致肠管无力,肠腔内容物通过障碍,从而出现暂时性肠麻痹[1]。而术后早期促肠蠕动,加速肠功能恢复,可有效减轻胃肠道水肿和炎症,减少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目前促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主要治疗手段是口服促进胃肠动力药物[2]。但相对于口服促胃肠功能恢复的药物,中药灌肠具有起效快、取材容易、简便易行、副作用少等优势。中药保留灌肠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入血,既避免了中药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也减轻了胃肠道负荷,从而促进胃肠道的功能恢复。保留灌肠后部分药物存留于直肠及结肠内,可直接作用于肠黏膜,影响胃肠道神经系统的化学感受器,直接调控肠肌运动功能,促进肠道蠕动进而产生自主性排气、排便反应[3]。

中药煎剂主要由生大黄,枳实,厚朴,猪牙皂,蜂蜜组成,组方简练,共奏通腑攻下、理气开郁之效。临床医学证明[4],枳实可增加肠道平滑肌的兴奋性,并使肠蠕动规律化。大黄不但能加强肠蠕动,同时兼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两药合用,可使胃肠运动协调一致,肠内容物与此同步运行排出体外,促进了胃肠功能的尽早恢复[5]。厚朴为理气中药,具有下气除满、燥湿消痰的功效,可增强胃肠动力的作用[6]。猪牙皂气味辛窜,刺激肠道后可促进肠蠕动,进而产生排气排便效果。药理证实,其含有三萜皂苷、树胶、鞣质等多种成分,能降低细胞表面张力,改变其通透性,对多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7]。上述各药与蜂蜜配合制成的中药煎剂灌肠,具有润肠通便,软坚化结的功能。中药煎剂小剂量不保留灌肠可以最大限度地软化粪便,排除肠道积存气体与蓄便,疏通肠道,使患者消化道保持低张状态,有效减少术后腹胀的发生,并可改善食欲,促进术后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明显的药物副作用。应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后,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肛门提前排气,可防止术后严重肠胀气,促使患者及早进食,减少麻痹性及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最终达到减少并发症、提供更好的预后来改善外科手术治疗结果的目的。

[1] Zeinali F,Stu lberg JJ,Delaney CP.Pharmacologicalm anagement of postoperative ileus[J].Can J Surg,2009,52(2):153-157.

[2] 江志伟,黎介寿,汪志明,等.加速康复外科用于直肠癌前切除病人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59-61.

[3] 马玉霞,王冬侠.阳明腑实证用大黄保留灌肠的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03,22(2):10-11.

[4] 张居元,周振理.大承气冲剂对全麻术后早期胃肠道恢复的临床观察 120 例[J].吉林中医药,2007,27(10):34-35.

[5] 刘旭东,丁守成.单味大黄水煎剂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10(5):499-500.

[6] 张永太,吴皓.厚朴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12(5):96-99.

[7] 黄小民.排便合剂治疗急性结肠假性梗阻25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2,43(9):683.

猜你喜欢

煎剂肠蠕动灌肠
住院患者无差错中药煎剂发放流程及其应用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自拟中药煎剂对糖尿病足模型大鼠的影响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芪蓟肾康加味煎剂对AngⅡ诱导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泌MMP-2、TIMP-2的影响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影响中药煎剂质量的因素分析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评估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