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艾塞那肽的治疗体会
2013-02-02刘晓辉
刘晓辉
1 病例资料
本文通过1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多种口服降糖药治疗后, 而血糖控制仍不理想,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采用艾塞那肽治疗, 使血糖、血脂、体重等各项指标得到很好的控制, 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进一步阐述(GIP-1)艾塞那肽在肥胖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机制。
患者男, 40岁, 5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 平时用二甲双胍, 0.5g, 3次/d, 阿卡波糖(50 mg, 3次/d)及瑞格列奈(2 mg, 3次/d)治疗。患者平时生活不规律, 监测空腹血糖8.0~10.0 mmol, 餐后2 h血糖11.0~15.0 mmol/L。平时自觉乏力, 为进一步系统治疗而入院。体格检查:身高1.89 cm,体重110 kg,体质指数(BMI)30.8 kg/m2, 血压 135/85 mmHg,心率76次/min。心肺腹无异常, 超声提示:脂肪肝。肝肾功能正常。甘油三酯(TG)2.03 mmol/L,总胆固醇(TC)6.23 mmol/L, 尿常规:尿糖+++, L尿酮体+。入院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11.2%。胰岛素释放 :0 min 1.8 μU/ml, 30 min 14.45 μU/ml, 60 min 11.67 μU/ml,120 min 12.32 μU/ml, 180 min 9.65 μU/ml。C 肽释放 :0 min 1.24 ng/ml,30 min 4.25 ng/ml, 60 min 4.15 ng/ml, 120 min 5.56 ng/ml, 180 min 4.64 ng/m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0 min 12.4 mmol/L, 30 min 14.7 mmol/L, 60 min 16.3 mmol/L, 120 min 18.0 mmol/L, 180 min 15.7 mmol/L。经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 脂肪肝, 混合性高脂血症。治疗经过:患者入院时, 胰岛素释放早相分泌不足, 高峰延迟, 长期不规范治疗, 血糖、血脂升高明显, 调整治疗方案给予二甲双胍0.5 g, 3次/d, 每晚睡前一次0.5 g,口服, 在此基础上加用艾塞那肽5 μg, 2次/d, 餐前1 h皮下注射, 用药3 d后患者餐后血糖为9.0~10.0 mmol/L.出现食欲不佳, 恶心症状, 但无呕吐发生, 2周后监测空腹血糖波动在6.0~7.0 mmol/L,餐后血糖波动在7.0~9.0 mmol/L,血糖基本达标。续继应用艾塞那肽及二甲双胍治疗, 1个月后患者体重下降约1.5~2 kg, 艾塞那肽改为10 μg, 2次/d, 餐前1 h皮下注射。空腹血糖5~6 mmol/L,餐后2 h血糖6~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肝功、肾功、血脂均正常。
2 讨论
艾塞那肽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GLP-1受体激动剂, 是人工合成的一段包含39个氨基酸的多肽exendin-4,最初从美洲大毒晰蜴唾液中分离得到, 与人GLP-1的氨基酸序列具有50%的同源性。艾塞那肽能够激活GLP-1受体, 发挥类似人GLP-1的作用, 且不能被DPP-4降解, 从而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它在血糖升高时才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作用, 因此, 治疗相关的低血糖风险很小[1]。
本例患者糖尿病病史五年, 但一直未系统治疗, 血糖升高明显, 同时C肽提示, 早相分泌不足, 高峰延迟, 应用多种口服降糖药治疗, 血糖控制不理想, 同时, 减轻体重更为重要。大量研究阐明, 艾塞那肽具有很好的减重作用, 改善血压, 血脂, 降低心血管风险等。基于上述考虑, 给予患者应用艾塞那肽治疗后, 患者血糖、血脂达标, 体重也明显下降,用药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明显, 血糖控制平稳。用药早期出现食欲下降、恶心, 但可以耐受, 无低血糖发生。研究表明内脏脂肪蓄积对机体的危害较皮下脂肪更大[2]。艾塞那肽降低体重可能主要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GLP-1受体, 增加饱腹感, 降低食欲, 从而减少进食量, 同时也可激活胃壁的GLP-1受体, 调节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作用, 抑制胃肠道反射, 延缓胃排空, 减少主动进食。消化道症状是艾塞那肽应用中的常见不良事件, 如恶心、纳差、腹胀等, 常于用药初期出现, 程度较轻, 可以耐受, 用药数日后症状逐渐消失。
通过近年来的研究可以看到, 艾塞那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 还具有传统药物不可替代的多种优势, B细胞的保护, 控制体重, 以及对心血管系统多方面的作用, 有望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1]贾伟平.肠促胰素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评价及展望.中华糖尿病杂志,2010,12(2): 479-481.
[2]蒋建家,孙炳庆,庄玉君, 等.体脂分布与代谢综合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尿白蛋白排泄率.中华高血压杂志, 2009,17(11): 975-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