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例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诊治分析
2013-02-02温玉珍
温玉珍
76例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诊治分析
温玉珍
目的 探讨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发病月龄、原因及诊治、预防方法, 重视对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知识宣教, 提高全民的卫生保健知识。方法 对本院2002年6月~2012年5月诊治的小阴唇患儿76例的病历资料, 对其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 76例婴幼儿中,最小月龄2小月, 最大的月龄11个月, 2~6个月月龄的60例, 占78.9%, 6~11个月月龄16例,占21.1%。76例婴幼儿均为农村户籍, 且祖父母或其她人代养62例, 占81.6%, 二胎58例,占76.3%, 均无进行正确的外阴护理, 与卫生保健知识缺乏直接相关。结论 婴幼儿小阴唇粘连与其缺乏雌激素, 免疫力低下, 大便次数多, 用尿布裹着, 外阴炎不易被家长发现, 以及代养人文化层次低, 卫生保健知识缺乏有关, 与是否穿开档裤、肥胖无关。
小阴唇粘连;婴幼儿;卫生保健知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2年6月~2012年5月, 本院妇产科门诊接诊的小阴唇粘连婴幼儿76例, 发育均正常, 月龄2~11个月, 年龄最小的2个月, 最大的11个月龄, 均为农村患儿, 祖父母或他人代养62例, 占81.6%, 二胎58例, 占76.3%, 以发现排尿异常就诊67例, 占88.2%, 以发现外阴发育异常就诊9例, 占11.8%。1.2 诊断方法①直接因素: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其外阴阴道炎症长期刺激而引起;②婴幼儿的自身因素:婴幼儿的 解剖 、生理特点, 容易发生炎症, 因其外阴发育差, 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 细菌易侵入, 再加上雌激素缺乏,阴道上皮薄, 糖原少, pH 6~8, 乳杆菌为排优势菌, 抵抗力低〔2〕;③相关因素:a.抚养人文化层次低, 卫生保健知识缺如是主要因素;b.从统计资料看多数为二胎, 由祖父母代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视女孩的外阴为“禁地”, 从不清洗;c.本组76例均为12个月以内的患儿, 此年龄段为婴幼儿肢体或语言表达能力差, 导致外阴炎症不易被家长及时发现。有文献报导婴幼儿小阴唇粘连与穿开档裤[3]、肥胖有关, 从本组76例看与是否穿开楼裤、肥胖无明确相关性, 可能于本组患儿月龄小, 现在物质生活条件好, 婴幼儿多有推车、学步车等,家长很少让孩子在地上自己玩、爬行等有关。总之, 普及全民的卫生保健知识, 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 是预防婴幼儿小阴唇粘连的关键。从目前看, 此项工作仍然是任重道远, 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 妇产科同道们更是责无旁贷, 要利用婚前, 产前检查等一切机会做卫生宣传工作。症状:患儿大多有排尿异常, 如尿线较以前变细、分叉、方向改变, 有的表现为排尿时哭闹;②体征:患儿两侧小阴唇粘连在一起, 几乎所有患儿的小阴唇粘连带正中线均可见半透明灰白色透明带, 看不到处女膜、阴道口及正常的尿道口, 按压膀胱区可见尿液从粘连上方或下方裂隙中排出, 尿流变细, 多呈喷射状;③病史:出生后排尿正常,近期发现排尿异常, 即可明确诊断。
1.3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儿均用消毒棉签进行手法分离:①用生理盐水清洗外阴;②用0.5%碘伏进行局部消毒;③消毒后喷雾2%的利多卡因(无完全粘连的可不用麻醉,直接分离);④医生左、右手各拿一根棉签, 有裂隙的自裂隙处轻轻用棉签向下向外压分离粘连, 无明确裂隙的自粘连带的中间开始分离, 直至两侧小阴唇完全分开, 暴露出阴道口和尿道口, 出血者用棉签压迫5 min, 分离后再次用0.5%的碘伏消毒, 并在分离面上涂上红霉素软膏, 再用消毒后的凡士林油纱布覆盖在分离面上, 以防再次粘连, 嘱患儿家长每日用碘伏消毒二次, 并涂红霉素软膏, 同时对其家长进行卫生保健知识宣教, 1周后来院复查。
2 结果
76例患儿月龄2~11个月, 均为农村户籍, 多有祖父母或其他人代养, 经上述治疗均一次痊愈。有文献报导用小血管钳[1]进行分离, 我们采用棉签, 更安全一些。
3 讨论
[1] 高文,孟宪红.婴幼儿小阴唇粘连132例治疗方法分析.中国儿童杂志, 2009, 17(6):68-69.
[2] 乐杰.妇产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9:243.
[3] 赵桃利.幼儿小阴唇粘连45例诊治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9(9):1074-1075.
467300 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