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的外科治疗与重建
2013-02-02宁思全
宁思全
胃肠间质瘤(GIST)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是一组独立在胃肠道间质干细胞起源的肿瘤,其基本的肿瘤细胞是一种不定向分化的多潜能梭形或上皮间质瘤细胞,在消化道的任何部分均可能发生,发生率约占2%,近年来由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的深入研究和靶向药物治疗,引起多数临床医师对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的关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位肿瘤患者,其中男11人,女9人,年龄在41~74岁,平均年龄65.7岁;患者肿瘤多发生于胃和小肠,其中有13人在胃部、2人患有十二指肠,3人在小肠、结肠间质瘤2人,肠系膜1人。有9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腹部疼痛不适,反酸,4人有黑色和或呕血状况,上腹部渐进性肿块4人,身体质量下降2例、体检时发现1例。体格检查:腹部压痛或轻压痛12例,扪及腹部或盆腔包块4例,其余均无明显体征。
1.2 辅助检查 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症状不典型、腹部不适、腹痛、腹胀11人,消化道出血5人,3人肠梗阻,没有任何症状的包快1人。由于患者间质瘤大小不一,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也会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是扁圆形、实性,可单发或多发,肿物大约有1.6~1.8 cm长,通常情况下,位于胃肠黏膜下层(63%),浆膜下层(30%)和肌层(7%),无包膜,界线清楚。
1.3 治疗方法 根据检查结果,对患者肿瘤的形态、大小和部位等进行了意义确定,然后决定对所选取的间质瘤患者都采用手术治疗。但在手术前,需要判断出患者肿瘤的类别以及属性,即:良性、恶性,然后结合肿瘤位置选择手术操作方法。由于肿瘤多发生在胃、肠,因此,对于发生在胃部的13位胃间肿瘤患者,有5人需要进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6人需要进行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2人需要进行胃楔形切除;而发生在肠部的肿瘤患者,其中有2是十二指肠间质瘤,需要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有3人是肠间质瘤,需要做肠段切除术,有2人是结肠间质瘤需做肠段切除,还有1位是肠系膜间质瘤患者需要进行肿块切除。基于以上肿瘤手术操作后,全部进行了病理免疫组织化学,而需要进行口服药物治疗只有2人,且属于肿瘤恶性患者。
2 结果
全组病例术中及手术期无死亡,住院时间2~32 d,平均11.6 d。20例均完整切除,肿瘤直径1.5~25 cm,其中直径≥5 cm者14例,平均(8.6±2.4)cm;肿瘤包膜不明显但边界大多尚清楚,质地中等,较大者可见瘤内出血和坏死。4例为多发结节。手术切除标本均经病理检查,未发现周围淋巴结转移。术后并发顽固性腹泻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胃排空障碍1例,为1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患者,上消化道排空X线造影检查提示胃空肠吻合口狭窄,胃镜提示吻合口水肿,经禁食、胃肠减压加生长抑素治疗3周后痊愈。
本院对于患者有1~8年的随访期,平均随诊期是3.5年,在随访期间发现,有死亡亦有复发患者,而死亡的属于恶性患者4人,且死亡原因为肝转移;复发患者有12人,属于局部复发的7人,5人属于腹膜复发,在随访中了解到,复发患者进行了再次手术,随访至今患者仍然存活。
3 讨论
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得出胃肠间肿瘤具有以下特点:发生在所有的年龄,但更常见于老年人,本文所选取的患者平均年龄为65.7岁;不同肿瘤的临床表现不一且缺乏特异性,最常见的三症状,即:腹痛腹胀,腹部包块,消化道出血。基于此,有症状的占70%,没有症状的20%,剩下的10%则在尸检时发现。间质瘤可发生于消化道的任何部位,但本文中的患者对发生于胃、肠,约占90.0%,主要临床表现腹痛、腹部包块及消化道出血,同时在查体时可发现腹部压痛或腹部包块。
倪醒[1]、李葆青[2]老师曾提出,对肿瘤未转移患者最佳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当然手术切除及切除范围,需要根据肿瘤大小、性质、部位、病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以及年龄、全身状况等来综合考虑。胃部间质瘤,肿瘤直径<5 cm且距胃贲门或幽门一定距离者可行胃楔形切除,但要注意,切缘应距瘤体2 cm以上且保证切缘阴性;肿瘤较大或侵袭性生长的,切缘应距肿瘤5 cm以上,可行胃大部切除甚至联合脏器切除[3,4]。对于十二指肠间质瘤,由于其解剖部位的特殊性,有时并不一定适用切缘距瘤体2 cm原则,局部切除即可;对于小肠间质瘤,两端切缘应距肿瘤10 cm以上;直肠间质瘤的手术方式只要完整切除肿瘤、切缘阴性就达到了手术目的。由上可见,治疗胃肠间质瘤最好的方法是手术切除,可以安全有效地治愈患者。
[1]倪醒.中华普通外科学杂志,2008,28(1):30.
[2]李葆青.胃肠道间质瘤的螺旋CT诊断及临床应用.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8,16,23(6):420.
[3]黄权.32例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27(4):625-626.
[4]唐建周,石忠谋,游波.4例胃间质瘤诊治的临床体会.广西医学,2008,30(2):280-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