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重症胰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抢救及护理方法
2013-02-02李志娟
李志娟
在以前的技术条件下,诸多的患者都在疾病早期因治疗不妥当导致死亡,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方法也得到不断的改进,大大提高了它的治愈率,但死亡率仍然保持在15%居高不下。胰腺炎重症及并发症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感染性的休克,若是处理的不够妥当,则会引起序贯连续性的反应出现,在初期可出现患者器官的功能不全等综合征,有可能发展到器官功能的衰竭,严重的可导致死亡。现对于我院从2011年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50名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者中的20例发生感染性休克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分析
1.1 一般资料 在50例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35~70岁,平均年龄为40岁。其中重症胰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占有20例,而这些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胰腺炎诊治指南。其中8例为胆原性胰腺炎,3例与暴饮暴食饮酒有关,2例与肥胖高血脂有关。所有患者均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其12例为手术,1例死亡,原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从而导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1]。
1.2 手术与方法 非手术治疗的方法有如下几步:第一、通过ICU进行检查;第二、胃肠减压法;第三、对患者进行吸氧并记录液体的进出量;第四、进行强有力的抗感染的措施;第五、抑制胰腺的和胃酸的分泌物;第六、减少患者炎症因子的释放;第七、每天注射2次肝素钠,每次45 mg;第八、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手术的治疗方法有:十二指肠镜的治疗法、内镜治疗。
2 结果
这20例重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者,有15例采取上述的非手术的治疗方法,在内环境比较稳定的条件下,3例患者一周内的淀粉酶、凝血指标、生化指标均趋于正常,1例患者病情加重,在一天之内行开腹胆囊造瘘和胆总管探查4管引流治疗后病情好转,3例患者在18 h之内行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4管引流,3例于半个月之后采用经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网篮取石。经内镜鼻胆管引流的患者有1例,有3例因病情危急死亡。5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病情得到一定的控制[2]。
3 讨论
重症胰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有如下的特征:常因胆原性的胰腺炎,常见的重症胰腺炎在早期和晚期,容易出现器官功能的损害或者衰竭,死亡率颇高,还伴有凝血改变。有专家学者称重症胰腺炎感染性休克凝血的改变与SIRS炎症介质的失控有密切的关系,凝血功能的改变是SRIS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白介素、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均能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凝血反应,因此弥漫血管的内凝血DIC则是受感染严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虽然临床上并未出现DIC的情况,但是感染凝血的改变正在持续不断的发生。随大量的微血栓在患者毛细血管内的沉淀,血管内血流速度变缓,患者缺血缺氧现象加重,休克也随之加重。也有数据显示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的机体凝血的系统是以精细的调控凝血或者抗凝平衡使人体的血液能够正常的流动,又能严格的控制出血量。在患者患有重症感染时,其机体在病原体及代谢产物和炎性反应等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使得患者的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大量产生组织因子,从而激活外源性凝血的重要途径,并通过不同的环节参与进来,且最终能激活患者广泛的凝血反应。同时还能够刺激患者的肝脏产生出纤维蛋白原等来增强患者的凝血反应,然而,内源性的抗凝物质蛋白C和抗凝蛋白III在感染时则会显著的下降,而肿瘤坏死因子等又能够致使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不断产生,出现纤溶反应受抑制的情况。感染性的休克使凝血活化,能够减少患者出血的机会,但容易导致血栓的发生,尤其是纤溶的抑制,更容易导致血栓的出现,使器官损伤加重,可能造成患者诸多器官中的微血管血栓的形成,从而导致DIC的出现。出现重症胰腺炎感染性休克的情况,应该做紧急的处理,务必要选择最合适的时机和最正确的方式,这是决定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3]。麻醉易加重患者的休克,同时手术的创伤和毒素的吸收也能加重患者的休克,所以在休克状况下是不宜手术的,手术极易造成患者产生不可逆转的中毒性休克,最终导致患者的死亡。
[1] 万赤丹,熊炯炘,刘涛,等.重症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分析.腹部外科,2004,17(3):18-20.
[2] 刘军涛,于文丽.重症急性胰会腺炎的护理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10,5(29):44-45.
[3] 葛塬.重症急性胰腺炎血液滤过治疗临床应用.健康必读(下旬刊),201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