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探微

2013-02-01秦玮

甘肃教育 2013年2期
关键词:成就感自主探究构建

秦玮

〔关键词〕 数学教学;自主探究;构建;生活;成就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02—0050—01

近年来,笔者参与了教研课题《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与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研究》,在实施过程中,笔者认为在新课程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设置各种数学活动,提供给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积极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数学知识建构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当是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讨论、实验、尝试、建构的过程。通过这么一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主动地认识数学,而且让学生发现、理解、掌握了数学学习的一般方法。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展现教材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在探索中经历“再创造”,激励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逐步探究数学知识的形成、发展与应用,让学生在多向交流、合作、探究中学会学习。所以,我们设计的课堂教学应该帮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经过自己的反思,得出有关数学结论和数学知识。

例如,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提问:“在乘法计算中是否有交换律和结合律呢?请同学们自己去探索一下!”学生根据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探究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根据前几节课的认识经验,学生可能会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探究:通过举例,发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通过学习研究教材上的内容,发现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学生交流后会得出: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二、让学生在学习中探究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对有些知识学起来感到吃力,教师教学这些知识之前,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搜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探究,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例如,我对“位置与方向”一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出示主题图,结合主题图介绍公园的定向运动;2.提出问题:从定向运动图上,你了解到什么?1号检查点在哪里?3.组织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说一说了解到的信息和不明白的地方。

设计这样的小组交流过程,引导学生质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经历了位置与方向的观察、测量、描述、画图等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三、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成功是少年儿童心理发展的需要,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都希望取得好成绩,都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认可,这是学生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此,教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其建立自信心。

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课堂教学目标得到极大的提高,而最重要的是使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例如,我对四年级(下)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中“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一课的教学设计为:1.提问:“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在学习整数的运算定律时,是怎样得到这些运算定律和性质的?”2.列出探究方法:举例——算一算——比较——归纳,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在小组中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究和举例验证,学生会得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可以使用。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的,掌握了学习探究的方法,自主运用旧知识探究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

编辑:刘立英

猜你喜欢

成就感自主探究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