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细胞DNA超早期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分析

2013-02-01康一青欧阳新华何丹江萍严朝霞

中国医学创新 2013年9期
关键词:内瘤危型细胞学

康一青 欧阳新华 何丹 江萍 严朝霞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原位癌和浸润癌好发于30~55岁的已婚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发展为宫颈癌大约十年历程,早期发现并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有重要意义。宫颈上皮内瘤变时已有细胞分化不良,有丝分裂增多,故检测宫颈细胞DNA异倍体数量可发现早期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本实验取得良好临床筛查和确诊效果,下面具体做一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上栗县3551例已婚健康女性行宫颈细胞DNA异倍体测定,妇女平均年龄(38±8.7)岁,婚龄5年以上,均无宫颈接触性出血和家族肿瘤史。

1.2 方法 在阴道窥器下宫颈刷刷取宫颈转化区,取材后立即将宫颈刷浸泡在固定液中固定,高速离心,弃上清液,取细胞悬液制成3张涂片,予Feulgen染色,全自动细胞分析系统检测分析DNA异倍体。

1.3 细胞DNA异倍体判定标准 1~2个>5 C非整倍体细胞为少量DNA异倍体异常;3~10个>5 C非整倍体细胞,为中量DNA异倍体异常;10个以上>5 C非整倍体细胞,为大量DNA异倍体异常;未检出>5 C非整倍体细胞为阴性[1]。

1.4 组织病理学检查 少量宫颈细胞DNA异倍体的妇女3个月随访并复查宫颈细胞DNA异倍体,大量宫颈细胞DNA异倍体的妇女行阴道镜及宫颈组织活检。病理结果分为:正常或良性,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CINⅢ)和宫颈癌[2]。

2 结果

2.1 宫颈细胞DNA检测结果 宫颈细胞DNA正常的检出率为84.2%,少量宫颈细胞DNA异倍体和大量宫颈细胞DNA异倍体检出率分别为13.1%、2.7%。

2.2 宫颈细胞DNA异倍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 2991例(84.2%)未见DNA异倍体,465例(13.1%)可见少量DNA异倍体,95例(2.7%)可见大量宫颈细胞DNA异倍体,其中41例患者同意进行阴道镜检查并细胞学病理检查,病理结果示:9例慢性宫颈炎良性病变,16例宫颈上皮内低度瘤变,12例宫颈上皮高度内瘤变,4例宫颈浸润癌。宫颈细胞DNA异倍体检测的敏感性15.8%,诊断宫颈病变的特异性占78.0%,其中宫颈癌前病变占68.3%,宫颈癌占9.6%。宫颈细胞DNA异倍体数量与宫颈病变级别成正比。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危害女性健康的肿瘤,研究发现宫颈癌的发展演变分低度宫颈上皮内瘤变、高度上皮内瘤变、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四个阶段。宫颈癌的发生与早婚、性活跃、多伴侣、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有关。早期发现并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是研究的热点问题。宫颈癌好发于经济状况低下,文化层次低的边缘地区。本研究地区为偏远山区,以全县已婚女性为普查对象,筛查宫颈病变的发生率。

宫颈脱落细胞筛查从传统的宫颈刮板到液基薄层细胞制片,取代了常规的细胞涂片[3]。常规细胞学检查受取材、制片及病理细胞学医师水平等因素影响,假阴性率高,敏感性低。DNA定量细胞分析系统根据每种细胞因成分不同而具有不同参数的特征,进行自动细胞分类和计数。以同一张玻片上的100个正常上皮细胞为标准对照细胞,测出细胞的平均光密度,从细胞角度发现异常细胞,可提高宫颈癌普查的阳性检出率[4]。通过细胞DNA的定量分析,不仅从形态上获得细胞的肿瘤生物学信息,为诊断肿瘤提供了细胞学依据,而且提供了肿瘤发展级别信息。研究表明DNA定量细胞分析筛查CIN3以上宫颈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71%,而常规细胞学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2%、92%[5]。因此宫颈细胞DNA异倍体测定是成熟的实验诊断方法,DNA图像分析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从微观角度超早期发现异常肿瘤细胞。

人体处于动态平衡,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活动。肿瘤的发生与细胞逃脱凋亡调控系统,过分生长繁殖有关。镜下表现为细胞分化不良,细胞核异常增大,有丝分裂增加,排列紊乱,无极性,异型细胞突破上皮细胞基底膜,表现为肿瘤浸润性生长。正常体细胞DNA为二倍体,当细胞分裂增殖异常,细胞出现染色体数量异常,表现为三倍体。本研究中发现细胞DNA异倍体共560例,其中95例出现大量DNA异倍体,发现异型细胞DNA的特异性为78.0%。

本研究发现大量细胞DNA异倍体与病理组织分级成正相关。细胞DNA异倍体越多,宫颈组织病理级别越高,诊断的特异性越高[6]。本研究中41例行宫颈活组织检查,高度宫颈上皮内瘤变以上级别确诊率达39.2%。商宇红等[7]研究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级别与高危人乳头瘤病毒量成正相关。人乳头瘤病毒分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致宫颈癌的发生。常见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为16、18。30岁左右妇女机体有清除病毒感染的能力,如果持续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则有发展为宫颈癌的可能。研究发现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细胞DNA异倍体的发生[8],检测高危人乳头瘤病毒对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有较高的灵敏度[9],因此同时检测细胞核DNA异倍体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为30岁以上妇女宫颈癌的筛查、诊断和预后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也是筛查宫颈病变的有力措施,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常规细胞学筛查。行细胞DNA倍体检测同时结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高危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查,可减少漏诊,提高细胞学检查的确诊率。

研究中发现宫颈病变不局限有接触性出血的患者,在宫颈轻度糜烂或宫颈光滑的已婚女性,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因此已婚女性常规行宫颈细胞DNA异倍体超早期筛查宫颈细胞,同时行人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可及时发现病变组织的异常生物学行为。结合阴道镜下行宫颈活检,早发现宫颈癌前疾病和宫颈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减少医疗成本,适合在基层单位大力推[10]。

[1]陈嫒,徐友娣.DNA定量分析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0,26(11):845-848.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262.

[3]童华,王祝鸣,申艳.细胞DNA倍体分析与常规细胞学诊断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评估的比较[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9,3(1):47-53.

[4]孙小蓉,李玉兰,车东媛.用细胞DNA定量分析方法进行宫颈癌普查的临床研究[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1):12-16.

[5]任洪茹.应用DNA定量分析法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早期筛查的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5):3619-3620.

[6]李苗,刘芳芳,钟培根.DNA定量分析在宫颈癌及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1,29(4):153-155.

[7]商宇红,刘慧源,聂磊.高危型人乳状瘤病毒负荷量与宫颈病变级别关系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13-14.

[8]林苑,李卓华,卢冬青.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2213-2215.

[9]焦红丽,冶亚平,张佳立.DNA倍体分析联合HR-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3399-3401.

[10]鲍琳.全自动DNA倍体分析方法诊断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18(5):292-294.

猜你喜欢

内瘤危型细胞学
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患者的阴道微生态特点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效果研究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细菌性阴道病加速宫颈上皮内瘤变1例报告
82例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大肠腺瘤的临床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