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 学会知识 学会做人
2013-02-01安立功
安立功
唐山市丰润区丰登坞镇蛮子营小学 河北唐山 064004
在新课改的召唤下,笔者的思品课不仅要让学生学得会、学得轻松,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魅力,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做到师生交融、生生互动,在观察、活动中得到情感的体验,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感悟的空间,让学生学会知识、学会做人。笔者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后,实现了以上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轻松实现教学目标
笔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出符合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并利用多媒体,采用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美丽的生命”这一课通过观察大自然美丽的景色和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让学生了解生命的多种形态,感受生命的美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与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动植物的喜爱之情,使学生在发现、体验生命的过程中初步懂得世界上每一个生命都有生存的权利,每个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值得珍爱。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课件演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导入的环节,笔者通过展示美丽的图片,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生命的五彩缤纷,为本课内容做铺垫。学生介绍自己的动植物朋友的明星档案,讲述自己与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使学生体会自己身边生命的可爱,进而感受生命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兴奋。然后播放《流浪狗的遭遇》视频录像,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无助。教师适时提问:你如何对待身边的生命?在已有的情感基础上,升华全课主题,使学生懂得珍爱周围的生命、善待生命,轻松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同时,还让学生从生命的角度用新思维来认识动植物,把爱惜生命的道德体验等融会其中。
2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思品从表面上看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与社会生活更是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爱学思品,真正从思品中学到知识、领会知识。
在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人们利用网络可以查找资料、可以休闲娱乐,同样可以利用网络来为教学服务。课前,笔者利用网络来找一些和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比如在教“锦绣中华在我心中”一课时,学生在了解了祖国的地形地貌后,知道了不同的地形地貌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笔者又让学生观看不同地区的美丽风土人情的图片,学生看得很认真,既开阔了眼界,又提高了积极性,整堂课气氛活跃。课后笔者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来介绍自己心目中祖国最美丽的地方,利用网络搜集图片,制作旅游线路。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了解了地形的差异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又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更爱学思品。
3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节思品课就能解决的问题,为配合好思品教学,应有一定的强化规范训练,结合思品教学制定一些规范目标,使课堂上的热情延伸到课外。经常不断地进行课后导行、巩固,才能使学生把热情倾注到所接受教育的内容上,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课堂上,关注言行不良表现的学生,及时调动班级和教师的力量帮助他们认识错误,认识错误造成的严重后果,从而校正自己的言行。平时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个性心理方面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在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
如在学习“诚实守信”时,笔者利用多媒体播放故事《立木为信》,然后提问:你们佩服商鞅吗?你们觉得他变法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商鞅是一个特别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的人,得到别人的信任是他变法成功的关键。让学生总结:像商鞅这样,说话、做事表里一致,不虚假,不隐瞒,办事讲信用,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认真履行诺言,说到做到,就是诚实守信的表现。最后,让学生夸一夸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学生积极踊跃发言,远比教师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可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不自觉地把自己平时的行为与此对照,潜移默化地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
再如在学习“我与家庭”时,笔者让学生介绍自己的爸爸和妈妈,然后欣赏《常回家看看》这首歌曲,再谈一谈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然后介绍收集的资料,说说父母一天的工作,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有的学生就会想到父母早起做饭、平时洗衣服、辅导自己学习等,进一步了解父母的辛勤付出。笔者还让学生带来自己不同阶段的照片,并用投影显示出来,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学生自然明白了要孝顺父母、孝敬长辈的道理。
4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对于品德与生活课堂,要考虑到低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教科书,学生也不是依靠听讲来学习,而是要通过观察、调查、实验、探索、服务、制作、创造、表现等活动,实际地去感受、体验、领悟、发现。儿童品德的形成和各方面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基础,为他们在价值多元的社会中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打下基础。在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直接参与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的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解教科书。课堂上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构建知识和能力,形成内化的道德品德。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价值;了解社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周围的世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自豪感。根据低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需要,教学时将教学活动的设计放在重要的位置。通过讲故事、念儿歌、朗读小诗、画画、动手制作、亲身体验等活动,为学生自主探究、参与研究性学习创设条件,搭建平台。如在“春节知多少”一课时,就创设一些活动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收到的效果甚好。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春节的来历,回顾经历的春节时光,了解传统习俗。
5 延伸教学内容,丰富学生体验
由于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现在的学生广泛接触网络、电视,知识面广。教学要面向生活的方方面面,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放开手脚,大胆尝试,开发利用网络、多媒体等课程资源,把课堂拓展到家庭、社会及儿童的各种生活空间,并结合学校的其他活动或有关学科的配合弹性地延伸,关注儿童丰富多彩的体验和个性化的创意与表现。要及时地把社会中新的信息、新的科技成果及儿童生活中新的问题吸收到课程中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想素质、生活能力在多侧面、多层次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