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想说爱“你”不够——高考语文实用类人物传记阅读倍受青睐之我见

2013-02-01李红卫

中学语文 2013年6期
关键词:苏步青人物传记传记

李红卫

新课标试卷题型虽说有点新瓶装旧酒的味道,但在阅读板块的“选做与必做”创新,还是让从教多年的我看到语文教学水平提高的希望,起码不会被学生说语文是“学不学一个样”的收效不大的课程。尤其传记类作品的引进,让考生阅读兴趣倍增,不再是以前读散文时的虚无缥缈的只会说“美的不懂”;更大的收获是尝到了答实用类文本考题得分的甜头。

实用类文本阅读包括很多种:人物传记类、新闻访谈类、报告文学类等。而在这些类别中我尤推崇人物传记类,因为读书贵读人。

那么,什么是人物传记?从概念上说它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能把握基本事实,了解传主的人生轨迹,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并形成有一定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有人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的确,优秀的传记作品,具有无可比拟的教育功能、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而高考是对能力的全方位检测,我认为阅读传记题型是一个标尺。下面就此些内容结合一篇实用类文本《苏步青》谈谈我的理解。(文略)

一、教育功能和历史意义

“名人效应”会让考生的眼球集中,希望从中找到生活的楷模。

历来的考题我们会发现人物传记类中的传主多是成功的人士。在好奇心和急功近利的心态支配下学生们特别想了解他成为名人的“秘诀”。而传记文学的一大特点是材料真实而典型。“以真为本”的写作原则符合求学者求真的心态,学生宁愿读真实的、能抓得着、实实在在的东西。再有,固定的生活圈子限制着每一位考生,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思想狭隘,而在和传记中人物的比照中会找到自己的不足缺陷——以人为鉴,将自己的人生“向前看”、“向后看”,这样会有切实的重新思考定位。由此传主的精神价值将跨越时代,走向永远。

例如苏步青也是一常人,求学时代比我们要艰难得多,有如今的成就靠的是:勤奋刻苦,不畏艰难,文理兼治,兴趣广泛。这些就会让学生比照自己认识到“勤、勇”是成功之法宝,不偏科、学科贯通才会高品位提升自我。

二、文学价值

作传者的文笔、眼光往往独到,在表现自己深刻的思想时玩味语言的能力极高,可以说给予考生在写作上的示范,会助于提升文学修养、写作水平、改变气质和性情。

比如:在刻画苏步青这一人物形象时,抓住细节去刻画,围绕中心句去以实例佐证;对于事件的介绍没有罗列之感,述评结合,画龙点睛;对事件的安置顺序无杂乱之感,由当今评价——回忆——当今,倒叙、插叙、顺叙相结合。把这些告诉学生,学生也可以写自传或他传了。

而在写作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学生也希望把自己的真实感受、独特的想法用最好的词汇表达出来,“逼迫”自己的文笔飞扬起来。

归结到底,读传记会受名人熏陶,也会被作传者的才情所影响,学生在以后的交谈处事中,文学素养甚至气质性情,一定会变化得让他人另眼相看。

三、检测能力好标尺

此题型融多种能力考核为一体,如材料比照细密能力、理解的全面深刻能力、分层筛选整合能力、观点表达分析佐证能力、理论结合现实能力,其能力检测的广度、深度是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阅读无法比拟的。

附《苏步青》阅读问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

——考查对材料比照细密能力、理解的全面深刻能力

A.文章第③段通过对熊全治的神态、语言等的描写,表现了苏步青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

B.苏步青1927年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毕业后,便毅然回国,受聘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开始他的教书育人生涯。

C.苏步青备课时,一方面把国际研究新成果及时写入教案,另一方面吸取学生意见,改进教法,既充实自己,又提高教学质量。表明他治学严谨,教学有方。

D.教数学的杨老师的第一堂课没有讲数学,而是先讲“国际形势”,这节课改变了苏步青对数学的看法,作者想通过这个内容告诉我们教师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E.从作者对苏步青的介绍中,我们明白了要想成为一位伟大的自然科学家,必须在文史方面有高深的造诣。

答案:答C给3分,答A给2分,答E给1分,答B、D不给分。(A项表述不完整,还表现了熊全治对苏步青的感激之情。E项表述太过绝对,可将“必须”改为“需要”。B项苏步青是1931年4月归国。D项,本文的侧重点是苏步青,所以此事是为了说明苏步青是如何走入神秘的数学王国的。)

(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述苏步青取得多方面学术成就的原因。(6分)

——考查分层筛选整合能力

答案:①爱国敬业,执著信念——尽管生活贫穷,条件艰苦,但为祖国培养人才的信心始终没有动摇。②治学严谨,教学有方——如每次上课都要重新备课,吸纳国际新成果等。③勤奋刻苦,不畏艰难——求学时期,曾经在4年里演算了上万道习题。④文理兼治,兴趣广泛。作为数学家,他具有深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三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3)结合文本,谈谈这篇传记的写作特点。(6分)

——提升文学素养及写作能力

答案:①材料典型,且真实可信。②具有文学性。③通过细节表现人物。④评传结合。(三点即可。每答对一点给1分,结合文本给1分。意思对即可。)

(4)请从“求学”和“治学”两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联系文章内容,谈谈苏步青给你的启示。(8分)

——考查观点表达分析佐证能力、理论结合现实能力

答:A.求学上,要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严格要求自己。 (3分)(结合文本,略,3分)学习中也要踏踏实实,要锐意进取。(结合自身提出启示2分)B.治学上,要态度严谨,具有创新精神,要有一定的方法,提携后进。(3分)(结合文本,略,3分)学习和生活中也要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同时也要勇于探索、开拓。(结合自身提出启示2分)(大意表述清楚即可)

至于这最后一点,我认为实现了从“点阅读”到“面阅读”的跨越,提高了对学生从“不一定全部读懂”到“必须读懂”的要求,要求学生思维从“杂乱无章”向“条分缕析”转变,从而更有效检测学生的应考能力。另外考试得分高学生高兴,老师更高兴,起码学生对语文在高考科目中的重视程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一句话,于生于师,高考语文实用类人物传记阅读实得人心,建议考生选做时青睐于此。

猜你喜欢

苏步青人物传记传记
一种灵魂间的呼唤与应答——读周和平先生的人物传记《大道留真》
【重点】文言文阅读:人物传记
数学家的故事——苏步青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苏步青谈数学学习
苏步青教授谈学习
传记书坊
以人物传记阅读 涵养学生精神成长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谈学习数学
读失败者的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