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凤庆县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2013-01-31罗有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肺气早产死亡率

罗有风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妇幼保健院,凤庆675900)

凤庆县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析

罗有风

(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妇幼保健院,凤庆675900)

目的 了解凤庆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对凤庆县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 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718例,平均死亡率为27.11‰,其中新生儿死亡327例,平均死亡率为12.35‰,婴儿死亡567例,平均死亡率为21.30‰。六年来,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腹泻、意外。结论 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肺炎、腹泻患病率及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意外死亡的发生率,加强产儿科建设是根本措施。

幼儿;死亡率;死亡原因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解凤庆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和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我们对凤庆县2006~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找出导致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今后切实降低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2006年1月1日至2011年9月31日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

1.2 方法 整理6年来全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分析死亡原因,进行死亡评审,死因分类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死亡诊断以死后推断为主。

2 结果

2.1 死亡率 2006~2011年全县活产数为26488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718例,平均死亡率为27.11‰,其中新生儿死亡327例,平均死亡率为12.35‰,婴儿死亡567例,平均死亡率为21.30‰。

2.2 新生儿、婴儿死亡主要原因 肺炎、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腹泻、先天异常;1~4岁儿童死亡主要原因为肺炎,腹泻、意外、传染病、营养不良;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原因依次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腹泻、意外。

2.3 死亡年龄构成 新生儿死亡327例,占婴儿死亡的57.98%;婴儿死亡564例,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8.55%。

2.4 死亡地点和医疗服务状况

2.4.1 死亡地点 在医院死亡265例,占36.90%;在家中和途中死亡453例,占63.10%。

2.4.2 死前医疗服务状况 住院治疗158例,占22.01%,门诊治疗107例,占14.90%,未就医453例,占63.10%。

3 讨论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6年来,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量逐年下降趋势,与我县开展“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工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密切相关。通过成立危急儿童抢救组织,完善绿色急救通道;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加强儿童疾病管理,加强县、乡产儿科建设;加强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等措施有关。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57.98%,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78.55%,说明年龄愈小,死亡率愈高。因此,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要降低婴儿死亡率。死亡原因中,肺炎为首位原因,其次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体重、腹泻、意外死亡等。所以,必须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提高住院分娩率,提高医务人员急救技能,才能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

从死亡地点和医疗服务状况来看,63.10%的儿童死于家中和途中未来得及就医,究其原因,首先常因喂养、护理不当导致疾病,其次当儿童出现高危情况时,家长未能引起重视且不能识别其危害性,因而延误了就诊和治疗时机,导致多数儿童在死前未能接受有效的医疗服务和救治;再者各级医疗机构都存在着转诊、急救能力不足,医疗设备简陋及未处于功能状态的情况。因此,可通过墙报、宣传栏、电视、广播、宣传画等形式,开展育儿知识宣教,使家长掌握婴儿喂养和护理的常识,学会识别幼儿异常表现和危重症表现,做到对儿童的疾病早发现、早就医。乡村医生切实落实新生儿访视制度,特别是对早产儿及特殊家庭应增加随访次数,指导家庭护理,及时筛查高危儿童,重点管理。医疗机构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项目支持,加强产、儿科建设,增加软、硬件投入,加强卫生技术人员技术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促进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有效地降低我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1]全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协作组.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抽样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1994,3:149.

[2]刘湘云,林传家.儿童保健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6.

[3]吕鹏俊,龚幼龙,冯忠惠.西北地区1~5岁幼儿死亡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1997,11:24.

蛤蚧——纳气之王

【歌诀】

蛤蚧之王专纳气,

补肺助肾精血益。

虚证咳喘气不及,

阳痿消渴亦可宜。

【释义】 中药治疗虚证喘咳首选蛤蚧。蛤蚧专入肺、肾二经,长于补肺气、助肾阳、定喘咳。肺肾两虚,肺气不能入于肾中,肾亦不纳肺中之气,便上犯而作喘咳。蛤蚧能使肺中的气足,助肾以纳肺中之气,肺气得纳,上下相济,喘咳自消。蛤蚧又为血肉有情之品,能补助肾阳,治疗肾阳亏虚之阳痿。

【药解】 为脊椎动物壁虎科动物蛤蚧Gekko geeko Linnaeus除去内脏的干燥体。

性味归经:咸,平。归肺、肾经

功效:助肾阳,益精血,补肺气,定喘咳。

主治:①肺肾两虚之咳喘。②用于肾虚阳痿。

用法用量:煎服,5~10g;研末每次1~2g;浸酒服用1~2对。

各家论述:

1.《海药本草》:“疗折伤,主肺痿上气,咯血咳嗽。”

2.《本草纲目》:“补肺气,益精血,定喘止嗽,疗肺痈,消渴,助阳道。”

3.《本草经疏》:“蛤蚧,其主久肺劳咳嗽、淋沥者,皆肺肾为病,劳极则肺肾虚而生热,故外邪易侵,内证兼发也。蛤蚧属阴,能补水之上源,则肺肾皆得所养,而劳热咳嗽自除。肺朝百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清,故淋沥水道自通也。”

【常用类药】 补骨脂亦能纳气平喘,但其功效不及蛤蚧,且其长于温补脾阳,兼有固涩之力;唯独蛤蚧血肉有情之品,补助肾阳之功、纳气之力皆力强,且最长于补益肺肾之亏虚。

【临证应用】 蛤蚧兼入肺、肾二经,为治疗多种虚证喘咳之佳品。常与贝母、紫菀、杏仁等同用,治疗虚劳咳嗽,如蛤蚧丸;或与人参、贝母、杏仁等同用,治肺肾虚喘,如人参蛤蚧散。除此之外,与益智仁、巴戟天、补骨脂等同用,则有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之功,有固本培元之效,如养真丹。本品亦可单用泡酒服用。

——摘编自人民军医出版社《临证药王歌诀》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6.112

1672-2779(2013)-06-0155-02

��韩世辉

2013-03-21)

猜你喜欢

肺气早产死亡率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胎儿免疫反应可能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
人到中年补肺气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早产“黄宝宝”的家庭看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