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气降逆法治疗阿片性便秘92例

2013-01-31邢秀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阿片理气阿片类

邢秀丽

(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长春 130022)

理气降逆法治疗阿片性便秘92例

邢秀丽

(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长春 130022)

目的 观察采用理气降逆法治疗阿片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探讨并分析其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用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阿片类药物导致便秘患者共有1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2例。将治疗组采用的理气降逆法与对照组采用乳果糖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的有55例 (59.78%),总有效率高达89.13%;对照组显效37例 (40.22%),总有效率70.6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即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性 (P<0.05)。结论 采用理气降逆法治疗阿片性便秘疗效非常显著,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阿片性便秘;理气降逆法;中医药疗法

在恶性肿瘤晚期,常常采用阿片类药物如吗啡等作为镇痛治疗,然而阿片类药物在控制癌痛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其中便秘最为常见,又称阿片性便秘[1]。理气降逆法在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的预防和治疗中疗效非常确切。近两年来,笔者所在的医院为了探索理气降逆法治疗阿片性便秘的临床疗效,采用该方法治疗此病,并观察比较其与采用乳果糖的差异。现将184例阿片性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简单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6月来我院收治的阿片性便秘患者共有18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92例。上述患者都是在服用阿片类药物之后,其排便间隔时间超过3~4天或以上。治疗组男58例,女34例;年龄39~82岁,平均年龄59.5岁;其中肝癌28例,肺癌22例,胃癌21例,肠癌16例,乳腺癌5例。对照组男57例,女35例;年龄41~81岁,平均年龄60岁;其中肝癌27例,肺癌23例,胃癌20例,肠癌15例,乳腺癌7例。所有的患者都表现不同程度的腹胀、排便无力、排便不尽等临床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症状、病情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治疗组采用方剂旋复代赭汤加减进行治疗。其基本药物组成:旋复花15g,代赭石10g,半夏10g,枳实10g,厚朴10g,莱菔子15g,党参15g,生黄芪20g,麦冬10g,生姜10g。该方剂加入400ml水,用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不宜口服者可选择灌肠的方法。

1.2.2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进行治疗。前三天起始剂量为每次10ml,每天3次,之后每次5ml,每天3次。

每两周1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两组患者在治疗初期,曾采用开塞露进行辅助性治疗,同时持续给予阿片类药物镇痛治疗。

1.3 统计学方法 观察并比较两种方法所得到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并采用SPSS11.0软件来完成对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处理工作。P<0.05,为统计学处理后其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2]依据中医治疗便秘的相关标准,制定如下的疗效判断标准。其中显效:治疗后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恢复正常,大便干燥、排便费力等临床症状消失或者基本消失;有效: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减少2天左右,基本恢复正常,大便干燥、排便费力等临床症状也明显减轻;无效:患者的排便间隔及上述临床症状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2.2 治疗结果 ①治疗组:显效55例 (59.78%),有效27例 (29.35%),无效10例 (10.87%),总有效率89.13%。②对照组:显效37例 (40.22%),有效28例(30.43%),无效27例 (29.35%),总有效率70.65%。两组数据比较,对显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

3 讨论

阿片类药物引起的便秘常发生于晚期癌症的镇痛治疗中,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肠梗阻等严重不良反应,这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一些癌痛患者因便秘无法解除而被迫停用止痛药,因此选择既不影响镇痛效果又能够解除便秘症状的治疗方案及药物十分重要。大量研究表明,阿片性便秘主要与阿片性镇痛药物的某些作用有关,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能够抑制胃肠道的蠕动,并且减少胆汁、胰腺的分泌加重便秘。近些年来,采用的泻药进行对抗便秘治疗疗效并不明显,还会产生一定依赖性,甚至可能进一步加重腹痛程度,并不适宜便秘的常规治疗。本次临床研究中,采用的中医理气降逆法进行治疗,主要用于中焦气机不利,腹气郁滞之证。从中医角度分析,便秘属于腑气不通,六腑者泻而不藏,旋复代赭汤作为一种镇逆除痰、行气和胃的方剂,方中旋复花性温,下气降逆消痰以消除痰结、痞满,代赭石质重沉降,善镇冲逆,枳实能够理气、散痞、消积,厚朴行气消满,四药组合共奏理气降逆、疏通气机之功,常用于气滞便秘;半夏、生姜则降逆温胃止呕,党参、黄芪补益正气,恐其理气而破气,麦冬则固护阴津,诸药合用能够达到降逆理气、散痞消积的功效,所以能够有效地治疗阿片性便秘。总之,与采用乳果糖的治疗方法相比,理气降逆方剂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阿片性便秘疗效非常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1]冯作明.阿片类药物致便秘的对策[J].中国药师,2008,11(33):353.

[2]任大成.中医辨证治疗阿片性便秘6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2009,15(2):278.

10.3969/j.issn.1672-2779.2013.06.007

1672-2779(2013)-06-0015-02

(本文校对:苏 玲

2013-03-13)

猜你喜欢

阿片理气阿片类
无阿片类药物的全身麻醉策略在围术期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阿片类药物的围术期应用:当前的关注和争议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阿片类药物使用及扩散特征的分析
活血化瘀理气类中草药配伍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分析
阿片类药镇癌痛应避开四大误区
对朱子理气关系论的重新考察
基于阿片受体亚型的药物研究进展
阿片王国之侧景
理气化痰活血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