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医学生党员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2013-06-14米燕燕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6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医学生载体

米燕燕

(江苏省徐州医学院药学院,徐州 221004)

1 建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高等医学教育的进步,社会要求医学生既要专业精湛,更要品格高尚。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和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医学生产生学业、就业、情感等多方面压力。长期的教育实践探索发现,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实施主体性教育不失为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然而,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医学生个体认知的差异性、社会发展的多样性以及校际的不同等等原因,主体性思想教育的形式、方法及其效果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之处。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医学专业人才,而不是“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笔者以徐州医学院学生为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党员主观能动性与执行力明显高于普通学生,这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契机。为此,笔者紧密结合医学专业实际情况和学生思想特点,进行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在体现时代要求的同时,又反映出医学院校的特色。

在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和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利用学生自身教育资源、学生党员与普通同学相似、易接纳性等优势,开展发挥学生党员带动全体学生进步的系列实践探索,让党性较强、学习成绩优良、作风正派、身心健康的党员,包括预备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带动全体同学进步,达到促进交流、加强情感和凝聚力的目的,从而努力形成科学发展、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最终使医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2 建立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具体措施

基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医学生思想情操急需提高的客观情况,笔者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以教师教育为辅,学生带动为主”的新模式,依托“五大载体”,打造“教师-学生党员-普通学生”带动链,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改善“老师为尊,学生为卑”的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和谐、平等的思想教育平台,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1 通过培训机制 对学生党员进行指导教育 教师和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输出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输出”的思想与理论,对在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导向性。然而由于现实工作时间的限制,教师和辅导员无法实行“24小时监控式教育”。

针对这种情况,基层党组织及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首先应通过培训机制对学生党员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工作能力,随后将部分具体工作交给学生党员,提供指导性信息。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接受并消化信息,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传达给普通学生,成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联系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与广大普通学生的纽带。

2.2 依托“五大载体” 发挥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社团、宿舍、班级、网络、社会五大载体,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秉着全面覆盖和分类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达给学生党员,采取多项措施影响整个医学生群体。相对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内容与形式更具科学性、自主性和时代感。

以社团为载体,开展各项有益活动。根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进”要求,以社团为载体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重点之一。很多高年级学生干部和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课余时间充足,笔者所在药学院特此成立了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社员的红色信念社团,搭建学生党员帮助后进生的平台,开展系列帮扶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党员发挥余热,而且有助于全院塑造积极的文化。

以宿舍为载体,倡导政治生活新理念。宿舍作为大学生活基本单元,不仅是住宿场所,也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年龄的相似性,生活空间的共同性,使宿舍成员更易接近和沟通。通过建立宿舍党员联系、党小组制度,设立党员示范宿舍,成立学生宿舍“党员之家”,保证宿舍每一个党员履行义务。党员同学通过定期走访结对宿舍,与同学们相互交流,传递优秀学生宿舍的思想。

以班级为载体,营造医学院校良好学风。实施党员班主任制度,让优秀的学生党员以管理者、组织者“特殊主体”的身份深入学生,承担具体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桥梁和纽带,促使班级形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以网络为载体,形成现代校园文化气息。大力展开网上宣传、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药学院网站发布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动态信息,创建博客、开设公共邮箱,为广大学生提供交流空间,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作为学生党员,要关心同学网上动态,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解决,防止各种不良倾向蔓延。

以社会实践为载体,提高当代学生党员责任感。学生党员运用所学知识,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开展公益志愿服务活动,如帮扶老人、聋哑儿童等弱势群体。坚持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统一,紧密依托“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者活动”等党员教育管理载体,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党员群体的党性。

2.3 加强素质拓展 提高普通学生积极主动性 组织政治教育,提高普通学生思想素质。通过红色信念社团、院系网站、党课等,组织广大普通学生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使其树立正确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普通学生实践能力。深入开展植物园建设,鼓励普通学生主动投入社会实践。使其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提高实践能力,增强社会核心竞争力。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创新素质。鼓励普通学生跟随实验室导师进行实验,参与大学生创新计划。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验技能大赛,帮助学生增强实践技能,掌握实验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开展适应性教育,增强学生综合技能。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关注普通学生个体差异,对其科学引导,在组织的团队合作项目中,让更多普通同学融入其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升综合素质。

3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分析与评价

3.1 结果分析 以灌输式、宽泛式教育为主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客体地位死板、缺乏互动。教育目标抽象,信息传递滞后,反馈体制薄弱,无法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因而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学生“重专业、轻思想”,极度缺乏自主创新意识。针对这一现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各方面”。在此背景下,建立的新模式既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束缚,又体现了当代社会对医学教育的要求。结果显示,探索和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对医学生提高思想政治素养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3.2 综合评价 综合分析,新模式具有新颖性、特色性、典型性和推广性。这项探索创立了一个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党建平台,确立了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广大学生发挥主体性。

新颖性:①内容上创新,采用以党总支中心为思想指导,学生党员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通过帮扶活动,同学们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②形式上多样,充分利用五大载体开展活动,使广大学生切身参与到此项实践中来。③制度上完备,拥有一套完善的培训、考核反馈机制,使新模式行之有效,继而展现出其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特色性:为了更好地探究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先锋模式作用。①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研创新、综合能力紧密结合。通过植物园实践,实验室科研,增强学生主体性、责任心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积极性。②与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主体性,加强学生间互帮互助,深化学生党员党性,提高普通学生学习积极性。③与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根据学生客观情况,进行针对性教育,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激发拼搏向上的精神。

典型性:新模式坚持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原则,安排各项工作,使活动各阶段有机衔接,统筹兼顾,成效显著。在合理的考核机制下,涌现典范,使学生党员成为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维护校园稳定的中坚力量。

推广性:新模式不仅重视学生党员自身的培养教育和持续教育,发挥学生党员的主体性,而且其辐射带动作用明显,达到“发展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从而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锻炼和社会实践,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空间,改进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建设。

图 以党员为主导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发挥模式图

[1]章剑锋,倪建伟.构建以学生党员为主导的高校思政教育新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1):2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

[3]米燕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党员一帮一[J].科技信息,2011(4):77.

[4]宋静,邓静萍.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6).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医学生载体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研究
创新举措强载体 为侨服务加速跑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有效拓展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管理工作的措施研究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人文教育要给医学生另一种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