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书不祥”的文化内涵及其成因

2013-01-31殷宪力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淄博师专论丛 2013年2期
关键词:巫术红色

殷宪力(华中师范大学 文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

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红色的民族。考古发现,早在史前时代,在原始人居住的洞穴里就存有一些简单的红色装饰品。新石器时代,人们制造的陶器上也有一部分涂有红色的染料。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对红色的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红色服装及其他用品甚至成为官方的专利,红色因此确立了它的正统地位。近代以来,红色又与民主革命联系在一起。在民间,对红色的崇拜也毫无中断地延续到当今社会。官方及民间的红色崇拜自然衍生出作为崇拜对立面——对于红色的禁忌。而且这两者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丹书不祥”这一说法的产生及其在当代官方及民间的存在。

一、丹书不祥的具体表现

民间自古以来就有“丹书不祥”的说法。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认为用红色的笔书写人的名字或写信件是不吉利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就提到:“斐豹,隶也,著于丹书”。[1](P987)古代官府多用红颜色的笔记录犯人的名字和籍贯。直到现在,处以死刑的犯人名字上都要用红颜色的笔打一个“×”或“√”来表示该人是否已被处决。民间传说阎王爷在填写生死簿时用的也是红笔,用红笔标记的人就要来阎王殿报到,这也就意味着此人即将死亡。我们都知道,古代处决犯人时往往在其背后插上一个写有名字的木牌,这个犯人的名字就是用红色的鸡血写的。除此之外,用红色写的信还意味着绝交。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尤其忌讳用红色的笔写别人的名字。可以说,忌用红色书写人名已成为约定俗成的事情。

二、丹书不祥中的文化内涵

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有未曾中断的文化传统。在这些传统中自然有许多被人们禁止的事情,它们一直被强烈禁止着。有些被法律所规定,有些被道德所约束,还有一些只存在于习俗中,没有人敢触碰它们。而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却不曾思考其中的原因,或者提出任何质疑。他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触犯这些习俗,就会带来直接的不良后果。这些被禁止的事情成为我们民族的“禁忌”。“丹书不祥”就是其中一例。

“禁忌”,又译为“塔布”,它“意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的存在。”[2](P20)据弗洛伊德所说,它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意义:“一方面,是‘崇高的’、‘神圣的’;另一方面,则是‘神秘的’、‘危险的’、‘禁止的’、‘不洁的’”。[3](P19)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崇尚红色的民族。“红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色。我们对红色的崇拜由之而来的是对红色的禁忌。红色总是与血联系在一起。因此关于红色的禁忌背后正是对死亡的恐惧。它并不建立在法律的规定中,也不建立在复杂的宗教仪式上,而是建立在我们的内心中。触犯这些禁忌便会承受我们内心的惩罚。它类似弗洛伊德所谓的“强迫性神经症”。“禁忌”来源于附着在人或物身上的一种特殊的神秘力量(玛那),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禁忌也在不断变化着。有些已经成为规定人们生活的道德准则,比如对长辈的尊敬;有些已经从习惯、传统上升到一种法律规定,比如乱伦;而有些已经脱离了它产生之初的原始背景而独立出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在我们现代的生活中,我们从不用红色的笔写自己的或别人的名字。正如上面所说,这种禁忌其实一直存在在我们的民族传统中。人们认为,用红色书写别人的名字,会使他人遭受血色之灾。同样自己也不能用红笔写自己的名字。这近乎一种诅咒。

用红色书写名字,那么该名字的所有者要面临血色之灾,这其实是一种迷信。但它并不是简单的迷信:它建立在情感矛盾的基础上。[4](P66)一方面,我们的科学知识告诉我们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另一方面,我们又不敢越过这一条红线,我们时刻深深地受着禁忌的压迫。后者其实是禁忌的活动场,禁忌顽强地生活在我们强大的文化传统中——它早已失去了它产生之初的原始环境而独立出来。因此,它活动于官方与民间之间。两者互相加强“丹书不祥”这一信念。这似乎与科学精神相违背,似乎与我们所处的文明社会不符。但单从其文化内涵来讲,这些禁忌其实是区分我之为我的依据,就像原始部落,以不同的图腾区别彼此一样。而且它们记录了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群体的成长历程。从这种意义上讲,这种脱离了其产生的原始环境的单以某种约定俗成的信条存在的禁忌,自有它存在的价值。

三、丹书不祥的成因分析

红色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色。“丹书不祥”这一现象背后是我们民族对红色的崇拜与禁忌。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

(一)血液的崇拜与禁忌

从原始人类开始,红色就被视为生命的象征。“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世界上约有70%的原始民族曾经选择了红色作为自己的图腾色”。[5]把红色作为图腾色,大抵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远古时期,人们在与自然的搏斗中自然会接触到血与死亡的问题。人们观察到受伤时必然会伴随着流血,血流尽了,人就会死去。因此人们发现血是动物和人类必不可少的。面对这一现象,原始人类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便认为血里存在着一个生命,灵魂便寄居于此。由此衍生出对血的崇拜与禁忌。 弗雷泽在《金枝》中说,“动物的灵魂存在于血肉之中的信念,大概是这一禁忌的理论来源。”[6](P250)因此许多爱沙尼亚人相信动物的灵魂在他们的血中,为了防止动物的灵魂进入人体内,他们便不喝动物的血。在中国,许多关于血与灵魂的传说散见在民间文学及文学作品中。笔者的家乡,山东南部的微山湖畔,就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传说微山湖本是一座城市——留城,物产自然丰盛,人民安居乐业。某天,一老妪救下一只鸟,此鸟乃是王母娘娘的女儿,为了报答老妪,便对她说,县衙门口的石狮眼中流血之时,便是此城塌陷之时,务必及时离开,不能回头。在鲁迅的《药》中,用馒头蘸上革命党人的鲜血便能救小栓的病,也是如此。

除此之外,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一种巫术,弗雷泽称之为“模拟巫术”或“顺势巫术”,它“通常被用于达成险恶或仇恨的目的”[7](P19),使用这种巫术的人认为事物与人有相似性,欲害一个人,往往画成此人的像或制成此人模样的木偶,或在纸上写上此人的名字,用针刺它,由于人们相信此物与某人之间的神秘联系,那么此人就会疼痛甚至死亡。正是因为红色像血的颜色,正是由于此模拟巫术的盛行,人民才忌讳用红颜色的笔写他人的名字。

(二)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影响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自然会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规定和信仰,它们或以明显的法律法规出现,或以隐形的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对某种特定色彩的选择便是其中一种直接的体现。

色彩的选用在封建社会具有强烈的政治含义。历朝历代都有“服色定尊卑”的规定。先秦时期就有五色的说法。五色指青、赤、黄、白、黑,这五种颜色与杂色相对,被认为是纯正的颜色。红色作为五色之一,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其尊贵的地位。各个朝代的规定无疑加强了红色作为正统色的地位。对服饰颜色的选用最能体现这一特点。对红色服饰的尊崇在明代达到了鼎盛。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他从红巾军发展壮大,最终夺取政权,所以明代最尊崇红色。《明史·舆服制》:“(洪武)三年,礼部言:‘历代尚异。夏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饰黄,旗帜赤。今国家承元之后,取法周、汉、唐、宋,服色所尚,与赤为宜。’从之。”[8](P1635)与官方对红色的推崇相应,明代严禁一般百姓使用红色。周代、汉代、宋代等都有禁止民间使用红色的规定。红色便成为尊贵之色。正如仲富兰所言:“自从人类步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之后,服饰的色彩,作为一种社会符号,就一直体现着森严的等级,成为不平等观念的一个物化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统治阶级……给服饰做了严格的规定,使服饰的色彩符号成为政治权力与宗教神权的一种标志”。[9](P138)加之历代皇帝都用朱笔批阅奏章,民间更不敢使用红色的笔书写。政治权力对民间使用红色的限制仍保留在现代社会中。有些党政机关下发的文件被称为“红头文件”,各级党组织的挂牌都使用红色字体,所有的机构都使用红色印章。除了一些特殊的职业以外,人们使用红色的笔书写时总是要斟酌几番。

(三)民俗中的红色迷信

民间对于红色的迷信实质上是一种心理功能,即人们认为红色能够带来好运或厄运。在民间,红色更多的是作为喜庆的象征。在许多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在一些人生的礼俗中,红色都可以称得上是“主打色”。然而在某些时候,红色又被视为禁忌。这种情况下,人们更多的是受到血液的禁忌和鬼神观念的影响。可以说人们对红色实际上是怀有敬畏的心理。

红色既可以辟邪,又可以招邪。红色辟邪的例子很多,比如本命年穿红色的衣服以避免厄运,再比如人们往往用红绳佩戴饰品。关于红色招邪,大抵与血液的禁忌相关。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人们见到红色的血液便生出恐惧感。在笔者的家乡有一种迷信,一般是神婆婆(掌握巫术,可与鬼神沟通的人)预言前来看病的人将要遇到灾祸,而“破解”灾祸的方法之一就是在未天明的时候,在一个十字路口,主人用洁净的刀给被施过法术的公鸡放几滴血,这样灾祸就会流出。而第一个不小心碰到这些鸡血的人就会遇到灾祸。也就是灾祸经过鸡血传到另一个人身上。再比如如果某家有长辈逝世,那么三年内不能贴红色的对联,人民认为如果贴上红色的对联,那么就会有鬼怪来索命。而在民间传说中,阎王爷用红色的笔勾画生死簿。在这些迷信中红色往往和鬼怪、死亡联系在一起。红色的东西往往类似于模拟巫术的功能。正是这些迷信的原因,人们才不敢用红色的笔书写名字。

参考文献:

[1]王云五.春秋左传今注今译[M].广州:新世纪出版社,2012.

[2][3][4]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文良文化(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5]陈瑾渊.红色崇拜与红色禁忌[D].四川大学,2007.

[6][7]詹姆斯·乔治·弗雷泽.金枝[M].赵昍(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9]仲富兰.现代民俗流变[M].上海:三联书店,1990.

猜你喜欢

巫术红色
红色的眷恋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讲故事:中国历史上的巫术与替罪》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红色之旅
追忆红色浪漫
“讨厌”来自巫术用语
神秘的地索拉诺“巫术市场”
西藏歌谣中的巫术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