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影响与对策
2013-01-31孙鉴
孙 鉴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应用愈加广泛。在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是思想较为活跃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熟悉新媒体,认同新媒体,其生活、学习和交往等也已全面置身于其中,新媒体已成为“90后”大学生不可或缺的生活元素。然而,新媒体也不可避免地对他们带来各方面的影响,尤其是价值观的影响,这对于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90后”大学生来说,无疑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认真分析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究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分析
(一)新媒体的概念
新媒体是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兴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描述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对于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但普遍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传统媒体之外的新的媒体形式,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等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目前,比较热门的新媒体有数字电视、博客、移动多媒体等不下30种,它们通过电脑、手机等这些普遍、有效的载体,将网络舆论融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得“90后”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的潜移默化中经历着价值观的嬗变。
(二)新媒体的特征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交互性。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互动的交流方式。传统媒体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本价值观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它使用两分法把世界划分为信息发出端和接受终端两大阵营。[1]因而,传统媒体时代的特征是单向传播,即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而新媒体则不同,它重构了传播层级,打破了传统媒体“你传我受”的线性传播格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不再只是旁观者、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发布者,都能通过新媒体发出自己的声音,成为话语主体,进而影响他人,甚至于推动政府的决策。他们的“声音”不再是小范围的“自娱自乐”,更拥有了广泛的受众。新媒体这种交互性的传播特征,牢牢吸引着“90后”大学生,使他们在对新媒体的追逐中发展其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价值观。
2.新媒体信息传播的自由化。新媒体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自由空间,交流双方多以匿名方式进行。身份的虚拟性、隐匿性给了受众充分的自由,减少了来自他人或社会因素的干扰,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和言论自由,人们更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凸显了后现代语境下崇尚自由的价值取向。从政治角度审视,新媒体不仅是政治参与、民意监督、政治沟通的渠道,而且还是实施社会控制的有效手段。新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完善法制、提高个人政治素养、推动政治社会化发挥着积极作用。
3.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多元化。随着中国对经济全球化融入程度的不断加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不断健全,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完善,人们的价值观趋于多元化。而新媒体凭借其强大的技术优势和技术力量,为价值观的多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新媒体是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它突破了传统媒体的时空限制,海纳了各种信息,“网”尽全球文化,构筑了一个海量的信息库,满足了不同用户个性化的需求。[2]因而,新媒体环境是一个开放式的资源共享的时空世界。不同的国家、民族、社会团体和宗教组织都会从他们各自的政治立场或集团利益出发来宣扬自己的价值观念。新媒体则将这些不同观念、不同层次的文化群体相互掺杂并融合,向使用者展现了一种多元的文化状态。
二、新媒体对“90 后”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与池田大作对话时所说:“技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份。这种力量可以用于善恶两个方面。”[3]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具有双面效应,既有积极正面的,也有消极负面的。我们应该肯定并强化积极效应,在此不作赘述。本文着重关注并研究其消极效应中潜在的危机和已经显现的危害。
(一)新媒体的“交互性”冲击着“90后”大学生的价值权威
信息传播的交互性特征,预示了新媒体环境是一个缺少中心与权威的系统,在这一环境中话语主体不再被某一个(类)媒介所强势覆盖,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不断降低,政府利用传统媒体垄断各类信息和优势资源引导社会舆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难以控制的信息传播无疑为言论自由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任何人、任何组织都可以无所顾忌地在网上发表言论,使得主流价值和异端学说、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共存。对于“90后”的大学生而言,强烈的好奇心和猎取信息的新鲜感是这个年龄阶段的特质,颠覆神圣是青年期的一个突出表现,破坏权威是他们向传统挑战的宣言。因而,相对于社会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他们更易被非主流价值观所吸引,进而追捧并推动舆情的发展,导致其价值观的偏离和行为的失范。
与此同时,负责传播“主流价值”的教师话语权同样受到新媒体的强烈挑战。新媒体的交互性使得“90后”大学生能够非常便捷地主动寻找和选择所需要的信息,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知识边界的消解动摇了教师话语的“权威性”;主体意识的提升使教育者传统的说教受到了监督和质疑,他们更倾向于自己的判断,并时常通过个案予以否定性回应与评价。教育的实效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大学生受众的意愿和认同程度。精英文化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在新媒体文化的强烈冲击下逐渐丧失了在“90后”大学生心中的价值权威。
(二)新媒体的“自由化”导致了“90后”大学生政治观发展方向的偏离
新媒体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传递系统,其“自由化”(匿名性和虚拟性)特征使大学生可以不受约束地参与信息的制造与传播。由于信息发布者的道德自律水平参差不齐,心态林林总总,新媒体环境中存在着众多歪曲政治事实的恶意流言,还有一些来自西方国家的政治攻击和恶意煽动言论。相当一部分“90后”大学生,其政治观还不够成熟,因而往往表现出表层的政治视角、脆弱的政治心理、偏激的政治情绪,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反复性和盲从性,容易信以为真,对党和政府产生怀疑,徘徊于主导政治观的边缘,甚至于缺乏政治自控能力,任意地宣泄对政府和社会的不满情绪,进行不负责任的政治攻击。这些虚假信息和扭曲事实的报道,附带着部分大学生意见表达的失范,一经被新媒体放大,会反作用于“90后”大学生,强化个体的消极、悲观和颓废状态,极易使这个群体感染“灰色心态”,导致他们行为的极化性,致使他们产生不健康的政治心理。因而,新媒体的“自由化”特征如果不能有效节制,就很有可能会演变为无序和放任,从而偏离“90后”大学生的政治观发展方向,弱化他们的政治责任意识。
(三)新媒体的“多元化”模糊了“90后”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判断
新媒体的“多元化”特征,使“90后”大学生能够接触更多的信息和观点,更加多维地来理解和看待问题。当前,由于信息“把关人”的明显缺位或弱化,导致信息的真实性、客观性、准确性降低。虽然多元的价值观主要源于文化背景、政治态度、宗教信仰等的不同,但也不能忽略西方某些政治势力的恶意作为。例如,它们利用中国某些社会问题进行炒作,把个别问题扩大化,把经济、法律问题政治化,煽动大学生群体对党和政府的对立情绪。因而,在新媒体环境中,真实与欺骗、博雅与低俗、精华与糟粕等信息相互混杂。就“90后”大学生而言,由于其自身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人生阅历和认知不够成熟,缺乏理性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在面对来自各方的思想观念和思潮时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西方的精神文化产品与意识形态便趁机渗透到“90后”大学生的头脑中,致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这势必会打破“90后”大学生所受教育的价值体系,模糊他们的价值选择和判断,从而使他们容易迷失于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中。
三、在新媒体环境中引导“90 后”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对策
(一)平衡“放”与“收”的关系,重构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
在新媒体环境中,首先要承认和接受价值观的多样和多元,这就是所谓的“放”;但承认和接受只是一个起点,这些多元甚至相对立的价值观并非都是正确、合理的。为了使“放”不至于变为“放任”,需要对此进行选择、引导和控制,这就需要“收”。但“收”又不能变为“管死”,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多元中树主导,在多样中求共识,既让学生认同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认知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在各国价值观的比较中,自觉选择与接纳我国的核心价值观,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权威性”。[4]要达到上述目标,笔者认为,需强化理论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觉和自信。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具有解释力和说服力,就不能回避新媒体环境中“90后”大学生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以及他们所面临的价值困惑和难题。因为这些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党和政府的信赖、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持、对未来人生道路的选择。因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直面热点、观照现实,承担起阐释回答热点难点问题、帮助“90后”大学生解疑释惑的重任,才能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成为他们认知和行为的价值标准。正如马克思强调的:“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
(二)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培养公民意识
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出自己的声音,“我要说”已慢慢变为现实。但是,作为社会的一员,“如何成为理性的传播者,如何学会负责任的说”才是问题的关键。尤其从政治角度来审视,传播不经证实、道听途说的信息和不适合在公共领域传播的信息只能对社会机体,乃至整个大学生群体带来伤害。为此,加强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培养公民意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大学生政治观教育,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价值观教育一样,特点在于“很难仅仅通过教育和宣传将价值观念植入人心……它是一种精神培育”。[6]所以它是将社会上所提倡的主导政治观内化为大学生的个人政治观的过程。这里的“内化”二字,绝不是简单的课堂讲授可以解决的。然而,与其他价值观教育相比,我国对大学生政治观教育则更多地停留在书本上,几乎很少涉及政治实践活动,从而大大削弱了政治观教育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应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校园新媒体,给予“90后”大学生更多的校内外政治实践机会,培养其公民意识,真正落实“内化”二字。
校园新媒体,即以高校网站为核心,通过QQ、手机等新媒体技术,将大学生就校内和校外联系成一个稳定的、活跃的交往圈。就校内政治实践而言,学校可在校园网上开设学生参政专栏,将学校管理、课程管理、宿舍管理、学生管理、图书管理等相关信息予以公示,接受学生监督。“90后”大学生可以利用新媒体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不必顾忌因身份暴露而带来的麻烦,利用校园网络这一平台,对学校宏观上的政策方针及微观上的具体实施进行监督,参与到学校的政治生活中,真正地表达作为一个准政治人的心理诉求;此外,对于拟新制定的学校制度和政策,尤其是涉及学生的校园管理事务的,可在校园网上公布,以广泛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网络投票选举的办法选出学生代表列席征集意见的会议,并赋予学生代表在会上的发言权和表达权。通过让学生参与校园事务管理的校内政治实践活动,能够激发“90后”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强化他们的政治生活体验,意识到政治活动参与的意义,激发他们的政治效能感,让他们感受到主人翁地位,认识到自己所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而不是一味地抱怨现实。
就校外政治实践而言,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现有的校外实践活动,如专业实训、暑期“三下乡”、志愿者服务、瞻仰烈士陵园、参观博物馆等,通过校园新媒体不受时空限制的有利平台,将政治观教育贯穿于校外实践活动的始终。学生将其在校外实践活动中碰到的感兴趣的政治事件、困惑难解的政治问题等,通过文字、图片及自制视频等形式上传,高校教师对他们所思、所感、所悟及困惑进行有效引导和点拨,帮助他们了解国情、社情和民情,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政治问题,将大学生浅表性的“政治信息满足”转化为更深层次的“政治观导向满足”,在实践中吸收、内化社会政治规范,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三)化知识为智慧,提升价值选择和判断能力
新媒体信息传播特征,决定了在新媒体环境下必然存在着多元的价值选择。对此,既无法控制,也很难统一。美国媒介素养教育学者詹姆斯·波特在他的《媒介素养》一书中就媒介对人们的影响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媒介传播效果对人的影响就像天气对人的影响一样,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存在形式。依据现代科学,人们尽管对天气的特性和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然很难精确地预测或控制天气的变化。无论气象局如何先进,它也控制不了天气的变化。然而,就个人来说却能有效控制气候对自身的影响。例如,我们可以携带雨具或躲在房子里,等阳光明媚时再走出房子拥抱灿烂的阳光。”可见,要使“90后”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中,面对复杂问题,做出正确而理性的言语表达和行为,关键在于提升他们的价值选择和判断能力。这就涉及到一个“化知识为智慧”的问题。
怀特海曾说:“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7]关于“智慧”,冯契先生做过如此表述:“知识重分析、抽象,智慧重综合,以把握整体”。[8]新媒体时代,“90后”大学生也应适应时代要求,拥有这样的智慧,即整合多元、复杂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一直在重复着“传授知识、灌输理论”的教学行为,结果学生虽熟记了一定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规范,但却无法有效地将其应用于实践,帮助他们处理较为复杂的社会价值问题。虽“知识”充盈,然“智慧”贫乏。为此,应转换价值观教育理念,重在“化知识为智慧”。[9]此时,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即如何“化”?现在很多专家开始关注并探讨如何在中国高校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笔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一旦推广,将能够引导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新媒体环境,并推动其不断完善和发展。但就目前现状而言,高校教育要真正引入媒介素养教育,还需要时间和准备。因而,现阶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化”的关键仍在于突出实践环节在价值观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即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校园新媒体,将校内外实践连成一体,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对他们的角色期待,感知实践过程中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并适时做出引导,使“90后”大学生在追求自身价值过程中,提升价值选择和判断能力,最终确立符合社会共同利益的价值观。这部分内容,在论及政治观教育时已提到,在此不再重复。最后,引用法国学者托克维尔曾说过的一段话:“让一个人忘掉自我去关心整个国家的命运是很难的,因为他不大能感受到国家的命运对他个人的具体影响。但是,当他参与讨论决定修筑一条通向他家的公路这样的小事时,无需再解释,他就能发现其个人利益与全体人的利益特别是公共利益之间的紧密联系了。”[10]这一精辟的论断正好印证了“化知识为智慧”的关键在于实践,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使学生拥有做出正确价值选择和判断的智慧。
[2]张兆文、陈清波.新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新机遇[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6):112.
[3][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9:6
[4]孙鉴.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德育工作问题与对策[J].职教通讯,2012(8):6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徐莉.从组织行为学视角论青少年价值观的塑造途径和方法[J].中国大学生研究,2008(6):24-26.
[7]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66.
[8]冯契文集.第1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418.
[9]张建忠,陈锡喜.方法·智慧·德性——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0(9):60.
[10][法]托克维尔,董果良.论美国的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