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真实数据、资料面向师生开放的校企合作机制探索
2013-01-31吴冬才向泽华
吴冬才,向泽华
高等职业教育的灵魂在于为企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实训教学离不开企业真实环境,教学内容也必须和企业生产经营实时联系在一起。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只有走校企合作的办学道路,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要求,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赢得质量和社会认同,才能为高等职业教育赢得广阔的市场空间。校企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基本保障,更是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但当前校企合作最大的问题是深度不足,很难做到校企真正融合,原因在于校企目标存在差异、资源融合存在障碍、校企体制存在障碍,但最重要还是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要实现双向流动(包括人力资源,场地、设备和资金等物质资源),校企双方才有实现深度融合的可能,否则校企合作只能是浅层次的、短期的。而在校企融合过程中最重要的表现就是企业真实数据、资料面向师生全面开放,企业的实习实训功能辐射到全体学生。
一、企业真实数据、资料难以面向师生全面开放的原因分析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来到企业实习和服务,学校人力资源流动到企业,企业提供经营的场地、设备和真实的经营环境给学生实习。对学校来讲:符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能够解决学生“生产性”实习问题、提高了人才培养的效益、节约了实训室的建设资金和实习费用、解决了企业教师的缺位问题、得到了“真实”的企业生产岗位环境和企业文化环境。[1]对企业来讲:减轻了企业对固定资产(生产服务场所)的投入负担,学生的顶岗节约了企业人力成本。但校企要实现深度融合,意味着学生的实习实训应涵盖企业所有岗位、生产经营环节和数据资料。但无论是“校中厂”、“厂中校”还是其他“生产性”实习,真实数据、资料面向师生全面开放,企业的实习实训功能辐射到全体学生对企业来讲是很难做到的。
(一)对经营风险的考虑
企业是面向市场的竞争主体,而市场竞争的激烈和残酷使得企业必须保持谨慎,毕竟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是来实习实训的,不是企业的真正员工,他们来企业的工作的时间是短期的。因此,企业不会将重要的技术资料、经营秘诀、关键岗位交给学生,学生几乎不可能接触到企业全面的数据和资料,从而导致“生产性”实习的效果大打折扣。事实上学生在实习期间,企业可以提供的岗位基本上是一些容错性操作的岗位和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技术含量低的、低层次的实习岗位。而企业迫于竞争压力,往往无法面向实习实训的学生公开全部真实数据资料,以免泄露商业机密,增加企业经营风险。
(二)对成本效益的考量
校企合作对企业来讲确实可能减轻企业对固定资产(生产服务场所)的投入负担,学生的顶岗可以节约了企业人力成本。但企业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往往无法开放所有岗位及生产经营环节,学生毕竟是实习生,是来学习的,其技能和熟练程度是要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的,而实习期以后他们留不留企业是企业难以控制的。因此,企业提供给学生的往往是单一的、容错性的岗位和一些简单的、重复性的、技术含量低的、低层次的实习岗位,以免学生的失误操作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因此,学生实习实训过程中无法经历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接触到的往往是一些无关紧要的数据资料。
二、“学佳实习超市”模式下企业真实数据、资料面向师生开放,实习实训功能辐射到全体学生的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尽管不同校企合作模式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和原因,但由于合作模式不同,参与方及其主导地位就不一样,因此,问题解决的具体办法暨合作机制也就存在差异。[2]为了破解当前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类专业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有的放矢,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起了校企之间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
(一)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打破校企合作中学校“一头热”的状况
为了充分发挥学校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采取“校中厂”模式,与广州学佳商贸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学校提供场所,学佳公司出设备、资金和技术,在校内成立了一家服务师生、面向经管类专业实习实训的综合性超市。鉴于超市承担的实习实训功能,学校还给予超市一定的场地租金减免。由于合作中充分顾及了企业的利益,通过给好项目、给场地、给租金减免,极大调动了企业参与的积极性。
(二)降低企业竞争程度,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为了避免合作流于形式,促使校企开展深层次合作,共育人才,学校分别从合作企业的经营权和制度建设两个层面进行了防范。
一方面,通过赋予学佳公司校园超市校内经营权,降低了企业竞争程度,提高了企业抗风险能力和盈利预期,使得企业面向实习实训学生开放所有岗位、生产经营环节和全部真实数据资料具备了经济上的可行性,学生通过实习实训可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另一方面,通过对学佳公司制度建设的规范,进一步防范了企业过度追逐利润、在实习实训问题上说一套做一套的可能性。如例,公司股权由校内抽签决定的50位教师每人出资1万元组成,因此,没有控股股东,而且股东的双身份(企业股东和学校教师)使得企业容易与学校目标一致;股东每年的现金分红不得超过股本的20%;公司人员由教师和兼职学生构成;超市实习实训纳入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等。这些制度规范有利于约束企业的单向逐利行为,有利于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3]
(三)搭建多层次校企合作信息发布平台,加大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投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
广州学佳商贸有限公司经营的校园超市聚集了很多行业的供应商,这使得校园超市成了天然的校企合作信息发布平台,有利于推动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跨行业校企合作的发展。此外,校园超市作为经管类专业的综合实习实训平台,能够满足不同专业的实习实训要求。借助校园超市这一平台,经管类专业跨行业、跨专业校企合作得到了有力保障。
(四)纳入学校的统一考核和督导
作为“校中厂”的广州学佳商贸有限公司,也是我校经管学院的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之一,每个学期接受经管学院的实习实训课程的安排,如商业技能综合实训、连锁店卖场管理、市场调查实训、市场营销实训以及部分学生的毕业顶岗实习等实训实习课程,这些课程均纳入到经管类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由学校统一进行考核和督导,如实训课程和实训教师由教务处每个学期组织学生进行测评,督导随堂听课的督导测评,而且综合测评成绩纳入到学校统一排名。学佳超市纳入到校内实训室由校企合作处每年考评。
三、“学佳实习超市”模式下企业真实数据、资料面向师生开放的路径探索
(一)学佳公司的经营数据资料面向师生开放
一方面,学佳公司的经营管理人员全部是由经管学院的专业教师组成,公司的总经理就是企管专业群的主任,“学佳实习超市”就是企管专业群的的一个校内实训基地,从而在组织上保证了公司数据完全对专业教师开放。经管学院充分利用学佳公司这一企业平台,将4名专业教师派到企业从事经营管理工作和实训指导工作,锻炼专业教师的企业管理实际工作能力,并且依托学佳公司进行实训课程的开发,到目前为止已经开发出了“商业技能综合实训”、“连锁店卖场管理”两门工学结合的实训课程。另一方面,学佳公司作为经管学院的校内实训基地,每个学期接受8-12周的课程实训任务,进场实训的学生均要经过超市每一个岗位的实习,包括企业最核心的经销商谈判、采购、下单、定价、系统订单录入及售后商品盈利情况分析,等等。可以说学佳公司对经管学院的学生和专业教师是完全开放的,学佳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也是由师生来主导的,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学生在学佳公司得到了在其他企业实训得不到的、企业真实的核心岗位数据,从而达到实境教学育人的目的。
(二)学佳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会计资料面向师生开放
学佳公司不单是经营岗位对师生开放,公司会计、出纳等岗位都是由经管学院的学生担任、教师指导,每年的股东会的召开均由教师、学生来组织并参与,公司的财务数据资料完全面向专业师生开放。但是我们也发现学佳公司能够提供的会计实习实训岗位太少(学生到任何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学生真正能够进到学佳公司财会部门实训的机会太少。怎样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利用到企业真实的会计资料和数据呢?目前,我们正在组织教师对学佳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会计资料进行深度开发,即将学佳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会计资料作为一项宝贵的教学资源,将它们如医学解剖教学一样形成标本,就可以为会计实践教学在实训室构建起真实的企业环境提供基础,让学生真正完成“真账实操”过程。因此,我们正在尝试在财会类专业中进行“解剖式教学法”,即在收集企业真实的会计资料的基础上,由会计专业教师进行整理后形成标本,根据该标本中企业实际经济业务,以一个会计周期为基准,教师编排任务、创设情景,学生分角色模拟运行企业会计运作环境,采用复制的真实凭证、账簿、报表,形成一套学生实操后的“真账”。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将标本与“真账”进行对比,更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讲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以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从而增强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样,我们通过对学佳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会计资料进行深度开发,形成“真账标本”,实施“解剖式教学法”,从而达到将学佳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会计资料面向师生全面开放和利用的目的。
[1]康志.高职经管类专业“教学企业”建设探讨[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6).
[2]吴冬才,许慰君.会计专业解剖式实践教学法探讨[J].财会月刊,2009(10).
[3]郑建萍.职业学校模拟公司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辨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