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呼喊——品读《绿色中国》丛书
2013-01-30刘广利
文/刘广利
进入20 世纪后,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成为困扰人类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倡导绿色文明、维护生态平衡的声音不绝于耳。由朱自强先生主编的《绿色中国》丛书(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就是儿童文学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回应,它从儿童的视角出发,以幻想文学的形式审视自然生态和人类心灵生态遭到的破坏,表达了对绿色、和谐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童年生态的强烈吁求。
蒲灵娟的《手心里的女孩》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作品描写了肆虐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的恶劣影响,并指出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每一个生命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所有的生命都是自然的孩子,美丽的大自然是和谐、奇妙、温馨的”。然而,生命的尊严和自然的美妙和谐却时常遭到人类的践踏。现代人常常为了一己私利肆无忌惮地破坏大自然,这样做初看似乎对人类并无害处,但只要假以时日,自然界的整体联系就会把恶果一一扩散,最终以锐不可当之势将其还报给人类自身。书中写到的自然灾害,正是永不餍足的人类破坏环境、向自然界过分掠夺的结果。
一条河流的污染绝不仅仅是自然生态的污染,也是对人类心灵的污染。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所伤害的不仅仅是“自然”,也危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人本身。作品写到一个“牛人城堡”,在欲望的驱使下牛人们破坏环境,又在受到破坏的环境中失去了人的情感和理性。与此相反,唐代的牛儿一家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生活得幸福安详,看到牛儿妈妈叮嘱牛儿把捡到的水鸟蛋还给水鸟妈妈,丑丑深感“古代的人善良淳朴,不仅对陌生人好,对水鸟也好”,而现代人有时竟能在餐厅吃到国家保护动物,“人对动物冷漠,人与人之间也冷漠”。这无疑暗示着人与大自然的某种密切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般的内在关联。这种关联并不神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人与人的和谐”是相辅相成的。保护野生动物、改善生态环境、守护绿色家园的过程实际也是改善人性、化育人类灵魂的过程。
与《手心里的女孩》不同,阎耀明的《白星星》一书将目光更多地投向了当前中国儿童主要是城市儿童的童年生态。当然,对童年生态的关注与对自然生态的关注是共时的、互为表里的,主人公卡卡的童年生命与“诗意草坪”的命运紧紧扭结在一起。小男孩卡卡生活在“给班级争光、给老师争气、给家长添彩”的教条下,在逼仄的童年生存空间中,只有来到上写生课的“诗意草坪”,他才感到发自内心的欢乐和轻松。然而,当局长的爸爸完全无视孩子们的情感需求,要把草坪改造成旅游度假区以便“发展经济”。卡卡总想报答在学习上给过他很多帮助的丽丽,他请求爸爸允许他开个生日聚会,在聚会上把工艺品“诗意草坪”送给丽丽,爸爸却以卡卡几乎不可能做到的在学习竞赛中排进前几名为条件。卡卡拼命提高学习成绩,终于如愿以偿。不幸的是,疲惫不堪的卡卡在聚会中不慎被火烧死。成人对儿童生命本质的无知、对儿童天性的压抑,成人对童心源于自然、契合自然、亲近自然的不解,成人社会对童年生态的漠视和破坏,在这里得到深刻的、令人触目惊心的揭示。
人对自然的渴慕和依赖,自然对人的滋养和化育,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在鲁冰的《戴胜鸟日记》中有着更为深切、细腻的表现。丛书中的其他作品也各具特色,聚焦于遭到破坏的自然生态和童年生态,从不同角度发出了绿色的呼声。
儿童是未来的成人,儿童文学关注儿童的生存状况就是关注人类的前途命运。可以预料,《绿色中国》丛书发出的这一声令人感奋的呼喊将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共鸣,不断推动人们对“绿色”生命状态的追求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