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uxapost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临床应用观察

2013-01-30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残冠残根全瓷

程 逸

Luxapost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临床应用观察

程 逸

目的探讨Luxapost 纤维桩修复前牙残冠残根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3例患者共76颗前牙残冠残根采用Luxapost 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随访1~2年。结果在临床观察时间内,76颗修复体有2颗出现了桩松动、脱落,其余74颗效果良好,修复成功率为97.4%。结论Luxapost纤维桩为修复前牙残冠残根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Luxapost 纤维桩;前牙残冠残根;修复

临床上修复残冠残根时,常需用根管桩加强牙齿的抗力形和固位形,以防止基牙折断和修复体脱落。早期使用的根管桩主要为金属桩,常导致龈缘发黑、过敏甚至根折。随着对患牙保留及美观要求的提高,尤其在前牙区,纤维增强型桩核和全瓷冠的临床应用日渐广泛。笔者对76颗经完善根管治疗的前牙残冠残根,采用Luxapost 纤维桩加全瓷冠修复,随访1~2年,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7月~2012年1月口腔门诊73例患者共76颗前牙残冠残根进行修复,其中男41例,女32例,年龄20~57岁。患牙均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冠根长度比例≤1,X线片显示无根尖周炎及牙周炎。

1.2 材料直径为1.375mm及1.500mm Luxapost纤维桩(DMG,德国),Luxabond树脂粘合剂(DMG,德国),Luxacore纤维桩核树脂,Cercon全瓷系统(登氏柏公司,美国)。

1.3 修复方法①常规进行牙体预备,尽可能保留牙体组织。②参照 X线片,确定根管桩的长度和直径,选用适当直径根管桩备用。③首先用GG钻去除根充牙胶至根管长度的2/3,并用DMG纤维桩配套钻修整根管。④用DMG专用根管处理系统—双固化粘合剂Luxabond处理根管内壁和残冠牙齿表面,经酸蚀、清洗、干燥后,先用处理剂涂布20s,再调拌粘结剂均匀涂布于根管内壁和残冠牙齿表面,光照40s。⑤根管内直接注入DMG冠核树脂 Luxacore并用螺旋输送器均匀导入,将预处理 Luxapost纤维桩插入根管内,分层固化冠核材料,根管内未照到的材料可在5min后固化。⑥待桩核树脂完全固化后进行全瓷冠牙体预备,排龈后硅橡胶取模,交技工室完成冠修复体,试戴后粘固。

1.4 评价标准成功:纤维桩无松动、移位、脱落;全瓷冠无松动、脱落,变色,牙龈缘无变色,无炎性反应,牙根和桩无折断;失败:成功项内有一项不符合者。

2 结果

76颗前牙残冠残根使用Luxapost纤维桩及全瓷冠修复后,在随访观察的 1~2年中,74颗修复体完好,2颗出现桩松动、脱落,修复成功率为97.4%。

3 讨论

桩冠是保留残冠残根的口腔修复技术之一,根据制作桩的材料不同,主要分为金属桩和纤维桩。随着粘接技术的发展和树脂类核材料广泛使用[1],纤维桩表现出金属桩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纤维桩呈白色或半透明状,其透光性好,可产生与牙本质相似的视觉效果,配合全瓷冠使用,可以使修复体呈现更自然的外观。

3.2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桩材料的弹性模量与修复后牙齿在功能状态下的应力分布密切相关,桩材料的弹性模量应尽可能接近牙本质的弹性模量,才能使应力沿着根部牙本质均匀分布[2]。Luxapost纤维桩的弹性模量(15GPA)与牙本质(18GPA)接近,并且通过树脂类粘结剂与牙本质达到牢固粘结,形成了一个近似同质性的结构,使应力沿着牙根均匀分布。当外部负载量较高,应力达到一定程度时,纤维桩会先于牙根折断,从而减少了根折的发生,保护了牙体组织。

3.2.1 Luxapost纤维桩的挠曲强度达 500MPa以上,疲劳实验达到120万次,与多数铸造金属桩核相似[3],在使用中几乎不会折断。

3.2.2 纤维桩具有优越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本组病例无牙龈发炎、变色现象,避免了金属桩核腐蚀产物附着所产生的牙龈变色,达到了理想的美学效果。

3.2.3 纤维桩核冠的临床操作简单易行,牙体预备时不必完全去除倒凹,既尽量保留了剩余的牙体组织,有利于抗力形,又可利用倒凹增加粘接面积,增强核桩的固位形。此外,桩核制作和牙体制备可一次性完成,减少了患者的复诊次数。当修复体发生桩折断时,金属桩去除十分困难,而纤维桩可以用螺旋器械方便去除,易于进行再次修复。

3.2.4 纤维桩修复失败大多为脱粘接。纤维桩与根管壁粘接后形成根管壁牙本质-粘接剂、粘接剂-纤维桩两个界面,研究发现纤维桩粘接失败多见于根管壁牙本质-粘接剂界面[4]。根管内壁可能在慢性刺激作用下产生硬化牙本质,其粘接较正常牙本质更困难。同时是粘接中对湿度调节的严格要求在粘接材料与根管壁的粘接中也是不利因素。本研究2颗,分别于修复6个月、11个月出现松动脱落,经重新粘接,并调磨对颌牙,减轻咬合接触,跟踪至今尚未脱落。如何加强纤维桩两个粘接界面的粘接强度,提高纤维桩的修复成功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61-262.

[2] Hochman N,Zalkind M.New all-ceramic indirect post-and-core system[J].J Prost Dent,1999,81(5):625-629.

[3] 刘玉华,尹亚梅,宋世卿,等.桩核修复体设计的有限元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3):156-158.

[4] Ayse DKececi, Ureyen Kaya, Necdet Adanir, et al. Micro push-out bond strengths of four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post systems and 2 luting materials[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8,105(1):121-128.

R783.4

A

1673-5846(2013)09-0376-02

成都铁路卫校,四川成都 610000

猜你喜欢

残冠残根全瓷
玻璃纤维桩主辅桩在老年患者前牙漏斗状残根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玻璃纤维桩与铸造金属桩在烤瓷全冠修复残根残冠上的疗效对比
嵌体冠修复磨牙残冠的临床研究
全瓷贴面修复前牙切缘切角缺损的治疗效果
应用椅旁即刻全瓷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研究
Xive种植体上行全瓷冠修复上颌前牙缺失的效果观察
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桩核修复上颌前磨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研究
玻璃纤维桩在前牙残根残冠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