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应用的临床分析

2013-01-30零广数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进针肩部肱骨

零广数

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应用的临床分析

零广数

目的研究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中应用效果。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5月进入我院创伤骨科接受骨外固定术治疗的18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86例患者中,总有效率为100.0%;优良率为97.8%,无效为0例(0.0%)。结论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中具有优良的疗效,其方法简便、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且能够较好的矫正畸形和延长肢体,在临床上多受患者好评,值得推广应用。

骨外固定;创伤骨科;应用

骨外固定(External fixation)是利用外固定架(器)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和固定的一种治疗手段。其经软组织将内植物(针或钉)穿过骨折的远近端,然后通过连杆和固定夹将裸露于皮肤外的内植物彼此连接起来,在骨折端起到加压、牵拉和中和作用以达到复位和固定骨折、重建骨骼并校正畸形的目的[1]。为探讨骨外固定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选取2010年3月~2012年5月我院创伤骨科接受骨外固定术治疗的186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具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186例患者与肱骨外科颈骨折的诊断标准相一致:①患者有外伤史;②肩部肿胀,压痛明显,可触及异常活动及骨擦感; X③ 线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105例,女81例;年龄21~82岁,平均(48.1±12.8)岁,体重 49~85kg,平均(65.2±15.6)kg;致病原因:滑倒所致72例,交通事故95例,其它原因19例。

1.2 治疗方法

1.2.1 操作原则先复位(先矫正短缩重叠移位,再纠正侧方和成角移位,最后矫正旋转在和分离移位;如闭合复位困难,可考虑切开复位,但应尽量少分离软组织和剥离骨膜),再穿针固定的原则。

1.2.2 术前工作由于肱骨颈部的血运丰富,患者受伤后出现瘀斑和局部的肿痛;常规的祛瘀和消肿胀以及疼痛需要一周左右后方能进行骨外固定治疗,这不仅可能会耽误疾病治疗的最佳时机,而且也会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对出现祛瘀和肿胀疼痛严重患者且末梢循环处于正常的患者给予冷敷治疗,同时也要进行皮肤的牵引工作,并且建议患者要加强对肱骨附近肌肉的锻炼,每日4~5次,每次时长为5~10min;经护理后患者3d左右可进行的骨外固定的治疗。

1.2.3 尽早进行外固定器手一旦确定好治疗方案,应尽快安排手术,尽早进行外固定器治疗。因为手术时间延误,少许骨痂形成,则骨折移位难以矫正,影响预后。

1.2.4 适当麻醉外固定器穿针手术一定要在适当的麻醉下进行,如选用臂神经丛阻滞或静脉麻醉[3]。而不能采用简单的局部浸润麻醉,以免影响骨折复位,影响可能需反复进行的调整固定。

1.2.5 器械严格消毒外固定器及其安装器械均应预先消毒,固定针、连接杆、固定螺栓、螺母、扳手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慢速电钻或气钻等应用甲醛熏蒸消毒。

1.2.6 严格无菌操作手术野消毒范围应按常规手术消毒范围进行,铺巾应注意手术肢体下方的铺巾,为了矫正旋转移位的方便,肢体近侧和远侧的消毒范围应加大。

1.2.7 选用慢速电钻或气钻固定针进针时切忌用锤子锤击,也禁用快速电钻钻入。前者易使骨皮质劈裂,固定针松动;后者容易使固定针周围的软组织和骨骼灼烙伤[4],产生坏死,出现固定针松动、滑脱等。

1.2.8 进针部位的选择应根据进针平面软组织的解剖特点,避开重要神经血管和肌腱;理想的进针点是在骨骼贴近皮下的部位,一般选择皮肤和骨间的肌肉软组织最薄弱处进针。安装应便于观察和控制软组织的损伤,并允许施行任何可能需要的手骨术,如修复重建,换药,植皮或骨移植等。

1.3 疗效评定①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者折部位愈合,功能完全得到恢复;好转:骨折复位效果一般,功能基本得到恢复;无效:骨折部位无变化,功能未得到恢复; 差:骨折没有得到愈合或者是畸形愈合,有肿痛感,功能出现障碍。②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标准:优:患者治疗后肩关节没有出现功能性障碍,肿痛基本消除,肩部能够自如活动;良:患者肩关节部位偶尔会出现肿痛和压痛,在天气潮湿或者阴凉会感到不适,不能做体力活;中:患者肩部感觉不适加重,肩部活动出现部分受限;差:肩部有自发疼痛、压痛严重,劳累或天气变化肩部涨痛不适,肩部活动度受限明显。

2 结果

186例患者中,治愈178例(95.7%),好转8例(4.3%),无效0例(0.0%),总有效率100.0%。患者肩关节的功能为优的145例(78.0%),良的29例(15.6%),中的8例(4.3%),差的4例(2.2%),优良率为97.8%。

3 讨论

在现代创伤骨科中由高能、高速和高空致伤的病例渐增,且伤势严重而复杂。特别是伴有严重软组织伤或伤口污染严重的开放性骨折或已有感染的骨折、多发伤骨折、多发性骨折、复杂的闭合性骨折等。即使完善的现代内固定技术,也难以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勉强使用时,更易发生皮肤坏死、局部感染、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等严重并发症,甚至有的久治不愈而最终截肢[5]。并发症多的主要原因是传统方法难以同时解决多种组织重建与骨折固定治疗时的矛盾,如骨折固定与血供,以及伤口处理和感染的防治,复杂骨折的稳定与关节功能等,治疗中往往顾此失彼。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骨外固定又重新得到重视和突飞猛进的发展。本次研究中应用骨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愈合率仍达95.7%以及肩关节功能优良率达97.8%,显示了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中的良好疗效。骨外固定在创伤骨科中应用,有以下优点:①提供多种方式的力学作用,可根据不同骨折类型实施加压固定,牢稳固定和后期的弹性固定,以及进行骨段或肢体延长。治疗中对固定刚度可以进行调整。②最大限度保护血运,远离骨折处穿针的空间固定方式,即不破坏骨髓内、外血运,很少干扰骨愈合的生物学环境,利于实现生物学固定。③对全身干扰小,手术创伤小,麻醉简单,不用输血。即使在复杂伤情下对骨折进行治疗,也不干扰生命指征和影响其它脏器伤的治疗。④固定的范围灵活,既可进行骨折局部固定,又能进行长跨度的固定或多部位的联合固定,以及胯关节的固定。⑤便于相关伤的处理,不但减少感染机会,而且利于开放性或感染性伤口的处理,使软组织伤的治疗变得简单有效。肢体后方可架空,便于护理和康复。⑥术后还可进行必要的调整,以矫正残余的轴线偏差[6]。⑦有利于关节活动,骨干部和近关节端的固定基本不影响关节活动。允许关节活动的,治疗关节骨折的骨外固定器也已有临床应用。⑧利于降低医疗成本,因设备简单,操作简便,无须二次手术和器材可重复使用等因素,可使医疗费大幅度降低,便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1] Viskontas DG,Macleod MD,Sanders DW.High tibial osteotomy with use of the taylor spatial frame external fixator for 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J].Can J Surg,2006,49:250-254.

[2] 秦泗河.关于矫正下肢畸形成角旋转中心的概念解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7,24:1728-1729.

[3] Dror P.Principles of deformity correctiovn[M].Berlin: Heidetber g, Spinger,2002:21-23.

[4] 秦泗河.小儿矫形外科[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535-655.

[5] 秦泗河.Ilizarov技术与骨科自然重建理念[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8:595-596.

[6] Long Q.New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bone lengthening and bone transport techniques[J].The Journal the Japanese Association of External Fixation and Limb Lengthening,2004,15:93-93.

R264

A

1673-5846(2013)09-0326-02

广西百色市德保县人民医院,广西百色 533700

猜你喜欢

进针肩部肱骨
肌骨超声引导针刀进针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掌握这些窍门,打胰岛素不疼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四个小窍门轻松缓解肩部疲劳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儿童乒乓球启蒙训练中肩部损伤与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