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抗肿瘤探讨

2013-01-30杨成居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个体化靶向分子

杨成居

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抗肿瘤探讨

杨成居

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的调控分子、基因、关键受体等为靶点,而后再对其生理、病理过程进行纠正的过程。分子靶向治疗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放化疗,它具有较为先进的疗效评价、治疗策略、治疗理念。分子靶向治疗强调生理性、病理性调控分子水平,进而使得肿瘤与机体达到“和平共处”、“带瘤生存”的稳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抗肿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辨证论治;中医药;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是以肿瘤的调控分子、基因、关键受体等为靶点,而后再对其生理、病理过程进行纠正的过程[1]。世界卫生组织在2006年将肿瘤确定为“慢性可控性疾病”,再加上目前分子靶向治疗技术日益成熟,使得肿瘤治疗措施出现了较大的改变[2]。分子靶向治疗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放化疗,它具有较为先进的疗效评价、治疗策略、治疗理念[3]。本文就分子靶向治疗与中医抗肿瘤进行探讨。

1 分子靶向治疗肿瘤

分子靶向治疗在治疗间质瘤、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等方面完全不同于传统治疗模式。例如采用化疗的方式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治疗后的生存率在9~10个月,病灶范围有效缩小的患者比例在20%~30%[4]。而采用分子靶向治疗之后,生存率可延长至18个月,病灶范围有效缩小的患者比例超过50%~60%。同时,分子靶向治疗方法在淋巴瘤、乳腺癌、肠癌等一系列肿瘤的治疗上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分子靶向治疗还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这无疑开启了肿瘤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大门。分子靶向治疗在未来10~20年内,有望成为大部分肿瘤治疗的主导技术[5]。

2 典型病例

患者,郭某,女,58岁,无吸咽史。2011月6月14日因“干咳伴间断咯血2月余”就诊,门诊CT检查提示:①右上肺癌;②双肺结节,定期复查排除转移;③支气管炎。于2011年6月21日纤支镜检查发现右支气管黏膜轻度充血,上叶开口新生物阻塞管腔,刷片见癌细胞,新生物活检后病理诊断为“右肺门低分化癌”。腹部B超及骨ECT均未见明显肿瘤转移。于2011年7月13日~8月 20日开始化疗1周期,化疗过程顺利,化疗后患者咳嗽及咳血症状明显好转。2011年8月12日再次出现“气促、咳嗽加重”,复查胸部CT提示:①右上肺Ca侵犯右主支气管并右肺上叶及中叶不张;②双肺结节,建议定期复查;③右侧胸腔少量积液。较前比较,病灶明显增大。遂从2011年8月开始口服某靶向药物治疗,2011年9月15日复查CT病灶基本消失[6]。

3 中医抗肿瘤

3.1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出的证候不同,因而应采取不同的治法加以治疗;“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病机,表现为相同的证候,则应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治疗[6]。这种治疗方略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相应地采取不同方法去解决,充分展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7]。

3.2 “三因制宜”循证医学指导下的个体化治疗,实现了规范化与个体化、科学化与人性化的统一。它不仅符合传统中医“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三因制宜”的思想,也是循证医学背景下临床决策的发展方向。传统中医虽然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诊病用药,但其个体化治疗的倾向十分明显,尤其是表现在“三因制宜”的治疗思想中。所谓“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8]。

3.3 个性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中同样也包含着“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思想。首先,只有非小细胞肺癌按照“辨靶论治”的原则才能够采取靶向治疗,而因缺少有效的治疗靶点,小细胞肺癌目前仍然大多采用放化综合治疗;其次,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服用小分子抑制剂吉非替尼后,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突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更高。

个体化治疗应该结合患者的个体特征,在不违背治疗原则的前提下来开展治疗,同时具有分子靶向治疗和传统中医药抗肿瘤的优势和特点,既有灵活性又有原则性,顺应了新医学模式的要求[9-10]。

4 结语

分子靶向治疗强调生理性、病理性调控分子水平,进而使得肿瘤与机体达到“和平共处”、“带瘤生存”的稳态,它是一种全新的抗肿瘤观念和肿瘤治疗方法。而传统中医所蕴含的“辨证论治、整体观念”的思想基本契合了上述理念。“三因制宜”、异病同治、同病异治、阴阳平衡等传统医学治则对分子靶向治疗策略进行了大大地丰富,而带瘤生存、个体化治疗、辨靶论治等观点则给临床研究中医肿瘤学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分子靶向药物和中医药在临床肿瘤治疗中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疗效。

[1] 孙燕.从可控慢性病、肿瘤靶向治疗看中西医结合[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6):2.

[2] 孙燕.靶向治疗提高内科治疗在肿瘤综合防治中的地位[C].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8).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8.

[3] 印会河,童瑶.中医基础理论[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12.

[4] 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19.

[5] 郑守曾.中医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68.

[6] 薛妍,刘文超.论中医的辨证论治与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9,30(3):68.

[7] 胡秀娟,刘贻娟,沙立民,等.应对方式对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护理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03).

[8] 王小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术后性生活质量调查与护理[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9] 廖晓春.养老院高龄老人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3).

[10] 周莉莉.影响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J].时珍国医国药,2007(08).

R273

A

1673-5846(2013)09-0279-02

山东省曲阜市中医医院,山东济宁 273100

猜你喜欢

个体化靶向分子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新型抗肿瘤药物:靶向药物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分子的扩散
靶向治疗 精准施治 为“危改”开“良方”
“精日”分子到底是什么?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臭氧分子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