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启示
2013-01-30邓美英
□邓美英
(江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井冈山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启示
□邓美英
(江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党通过自身的实践创造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当时环境下先进价值观的体现。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今天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像井冈山时期一样,增进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优良形象以及超高领导能力的认同;坚持做到党的利益与广大群众的利益高度统一;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夯实群众基础,赢得群众支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教育、传播手段,将党的主张深入人心。
井冈山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启示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先烈,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用生命和鲜血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岁月的锤炼和升华,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
为什么毛泽东等共产党人领导的军队能够在小小的井冈山立足,把革命的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重温井冈山的艰苦岁月,是探寻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不断巩固和发展根据地的历史;是探寻人民逐步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探寻中国共产党把根据地建设、红军发展、群众利益三者统一起来的历史;是探寻中国共产党善于做宣传工作、教育工作、传播革命的历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P31-32总结历史经验,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像井冈山时期一样,增进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优良形象以及超高领导能力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能够从小小的井冈山这个山沟沟里走出来,正是由于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认同。井冈山斗争时期有很多杰出的共产党员、军人、知识分子、普通农民,如毛泽东、朱德、陈毅、张子清、欧阳洛、陈毅安、陈正人、谭家述、刘仁堪、贺子珍、曾志、王佐等人,在加强党建、开创军队、发展根据地、发动群众、传播革命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给群众树立的良好形象,激发了广大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深度认同。
首先,广大群众是从毛泽东、朱德等党的领导干部和其他普通党员在革命斗争中树立的优良形象中获得对党的认同
从“朱德的扁担”、“张子清送盐”,群众看到了一个个共产党员高级干部的朴实形象。40多岁的红四军军长朱德,带头和年轻的红军指战员们一起,每天翻山越岭,来回五六十公里挑军粮,大家怕把白天挑粮、晚上筹划作战大事的军长累坏了,采取“偷藏”扁担的办法让朱德保重身体,而朱德则亲手在新找的竹扁担上写下了“朱德扁担不准乱拿”几个大字。[2]P30朱德带头挑粮的动人事迹,教育、鼓舞了广大军民,他们用真挚的感情,纯朴的语言,赞扬朱德的模范行为: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军民齐心协力,粉碎敌人“会剿”。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张子清,负伤住院期间,在食盐供应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他忍着剧痛,把省下来的用以给自己伤口消毒的食盐,慷慨无私地送给其他重伤员使用。[3]P185-186
即使条件再艰苦,红军各级领导干部和普通士兵一样,没有任何特殊照顾。“从军长到伙夫,除粮食外一律吃五分的伙食。发零用钱,两角即一律两角,四角即一律四角。因此士兵也不怨恨什么人。”[4]P65毛泽东亲自为工农革命军制定三大纪律与六项注意,每到一地,经常找群众谈话,了解对部队执行群众纪律的反映,然后将群众的意见归纳起来,再对指战员进行教育。如以“插竹牌”、“说明信”等方式处理群众关系。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和红军严明的军纪,深深感动了广大军民,也教育了他们。
在井冈山时期,许多群众包括俘虏兵和贫苦农民,正是从朱毛领导的部队精神风貌上认识了红军、认识了共产党,从而拥护共产党、拥护红军。其中有些人还参加了革命入了党。从一定意义上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以艰苦奋斗、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战胜了困难,赢得了民心,这是一种革命价值导向的开创。没有这种革命价值的开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P32,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要善于把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良革命价值贯穿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中,发挥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模范性,保持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树立优秀的共产党形象。只有如此,广大群众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
其次,广大群众是从党和红军高超的领导水平和作战能力中获得对党的认同
群众从心理情感上认可中国共产党,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在艰难的革命环境中,共产党人能领导军民取得一次次的对敌斗争胜利,把军民的这种朴素的情感认同逐步深化为实践行动,积极投身革命,树立坚定的信念。
共产党人会打仗。1928年初,共产党人何长工用巧妙的战术不仅帮助绿林军王佐消灭了他的死对头反动民团总指挥尹道一(井冈山拿山地区的大恶霸),而且成功改造了王佐部队。1928年5、6月间,红军运用“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的战术原则,取得了五斗江、草市坳、龙源口大捷等战斗的胜利。此后,又带领广大军民粉碎了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的前两次“会剿”,取得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等胜利。后来,毛泽东进行总结:“我们以不足四个团的兵力,和敌人斗争了四个月之久,使割据地区一天一天扩大,土地革命一天一天深入,民众政权一天一天推广,红军和赤卫队一天一天扩大,原因就在边界党(地方的党和军队的党)的政策是正确的。”“在宁冈、茶陵、遂川、永新,特别是遂川、永新二县,进行了很多次打到豪绅、发动群众的游击暴动,成绩都还好。”[4]P58-59
共产党人注重群众经济利益,探索经济工作。如改造圩场,设立公卖处。红色圩场的开辟,活跃了根据地经济,密切了红白区关系,扩大了革命影响。如赖春风回忆到:“大垅红色圩场开辟后,白区的商贩和人民群众一致反映:‘我们来到红色大垅圩场做生意,感到什么都比白区新鲜,心情格外舒畅,红区和白区真是两重天,红军和白军完全不一样……我们哪怕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到根据地做生意,支援根据地人民的斗争。’”[5]P509
井冈山时期,整体良好形象的树立以及超高水平的革命领导能力,使中国共产党得到了广大军民的情感认可和行动支持。共产党人也以自身实践凝聚了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诠释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就是凝聚社会力量形成共识的过程。“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前所未有。”[1]P1虽然执政环境发生了重大转变,但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的革命传统不能变。可以想象,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一个从幼小的、不成熟的政党逐步成长为一个有8000多万数量的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如果没有超强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没有得到广大群众的真正认同,这个政党的基础肯定是不牢靠的,凝聚力也是不强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要善于把这种认同不断扩大,从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逐步上升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只有建立在共同精神文化和共同信念上的认同,才有真正充满凝聚力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
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像井冈山时期一样,坚持做到党的利益与广大群众的利益高度统一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注重士兵、农民等基层群众的利益,并始终将这种利益与党的建设和红军的发展结合起来。
首先,创设士兵委员会,尊重普通士兵的权利
士兵委员会是井冈山时期实行民主管理的一种创新制度,突出了红军中最基层士兵的利益。“军中组织了士兵委员会”,[4]P59士兵委员会对加强红军的日常生活管理、促进官兵关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中描述的:“红军的物质生活如此菲薄,战斗如此频繁,仍能维持不敝,除了党的作用外,就是靠军队内的民主主义。官长不打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废除繁琐的礼节,经济公开。士兵管理伙食,仍能从每日五分的油盐柴菜钱中节余一点作零用,名曰‘伙食尾子’,每人每日约得六七十文。这些办法,士兵很满意。尤其是新来的俘虏,他们感觉国民党军队和我们军队是两个世界。他们虽然感觉红军的物质生活不如白军,但是精神得到了解放。同样一个兵,昨天在敌军不勇敢,今天在红军很勇敢,就是民主主义的影响。红军像一个火炉,俘虏兵过来就熔化了。”[4]P65刘显宜也回忆了士兵委员会的作用:“它的权力是很大的,有些问题连长和党代表都处理不了,那么就和士兵委员会的负责人一起开会讨论研究……即使是一些军事问题,比如怎样打仗,怎样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也让士兵委员会发动大家一起开会讨论研究……”[5]P474士兵委员会的设立,对于健全军内民主,克服官僚主义,密切党同群众的关系,最终粉碎和瓦解敌人的进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其次,在解决土地问题中,善于保障农民的利益
土地问题是革命的核心问题。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围绕土地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解决土地问题的政策和路线。尽管有些政策不是那么妥当,但是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投身革命的积极性。如在《井冈山土地法》中制定了“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山多田少地方,如永新之小江区,以三四乡为一个单位去分配的也有,但极少。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以劳动力为标准分配土地的方法,是不妥当的。事实上,在革命根据地,长时期都是实行按人口平分土地的原则。毛泽东还谈到:“土地税:宁冈收的是百分之二十,比中央办法多收半成,已在征收中,不好变更,明年再减。此外,遂川、酃县、永新各一部在割据区域内,都是山地,农民太苦,不好收税。政府和赤卫队用费,靠向白色区域打土豪。至于红军给养,米暂可从宁冈土地税取得,钱亦完全靠打土豪。十月在遂川游击,筹得万余元,可用一时,用完再讲。”[4]P71土地税是粮食来源的一条渠道。农户分到田后,生产积极性很高,粮食也大丰收。农民手中有粮后,又踊跃交纳土地税,保障了对红军的粮食供给。
正确的路线和政策促进了根据地的不断发展,“今年四月以来,红色区域逐渐推广。六月二十三日龙源口(永新宁冈交界)一战,第四次击破江西敌人之后,我区有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全县,吉安、安福各一小部,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是为边界全盛时期。”[4]P61-62这是把党的建设、红军的发展和群众的利益统一的结果。为什么在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视士兵、农民群体的利益?因为这是与革命政权和目标的实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首先要敢于正确面对原有社会价值体系逐渐弱化对人们思想和行为整合作用的现实,了解为什么不同社会群体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然后针对不同群体,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提供价值标准,实现价值引领、凝聚社会共识。目前,“中国梦”的提出正反映了这一过程。
再次,在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建设中逐步将党的建设、政权建设、红军的发展和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
井冈山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第一块根据地,不仅创建最早,而且在根据地建设中留下了很多独创性的探索,这对全国各地党的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土地革命、红军壮大都起到了示范性作用。“在红色区域,土地大部分配了,小部在分配中。区乡政权普遍建立。宁冈、永新、莲花、遂川都有县政府,并成立了边界政府。”[4]P62
打土豪要归公是毛泽东为红军制定的三大纪律之一。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不仅可以给部队提供给养,改善穷苦群众生活,而且可以避免把部队的作风搞坏,避免贪污浪费。例如,“宁冈县大垅区乔林乡的暴动队到酃县九都打了大土豪尹梓桥,缴获了许多布匹和7000块现洋,还有一支短枪。回到乔林乡后,乡苏政府主席问大家,这些东西如何处理?有的说留乡里,日后好用,……多数人则表示反对,他们说,毛委员为红军规定的‘三大纪律’不是有一条叫做‘打土豪要归公’吗?红军给我们作出了榜样,我们地方武装也要向红军学习,把打土豪得到的东西全部交出。乡苏维埃主席根据多数人的意见,决定把打土豪得来的布、钱、枪,按规定上交到县苏维埃政府。”[6]P168又如,“打土豪得到的粮食的大部分,衣被、鸡鸭、猪、农具等,一般是分给穷苦群众;一部分粮、油、现洋可归乡、区、县政府赤卫队、暴动队作给养和经费;其他金、银、现洋、布匹、食盐、药材等物资概归红军部队使用,不得擅自处理。”[7]P77在实践斗争中尽量做到政权建设、红军发展和群众利益的统一。张令彬曾回忆到:“执行群众纪律那时做得很好,行军时过稻田要派一个人在前面开路,谷子倒在田埂上,走在前面的人要把谷子扶到田内,不要把谷子踢掉了,踩了就违反了群众纪律,纪律严不严这里也可以看出来。”[5]P155
从井冈山时期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下,就已经在斗争环境中注重处理红军与士兵、红军与农民、红军与工商业者之间的关系。这种将集体与群众之间的利益统一起来的做法,实质上体现了整体利益至上原则。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统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要善于找准立足点,把整体利益至上原则贯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过程中,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有机统一起来。这样,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时代借鉴中,既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价值目标,又完善个人价值追求的道德目标。
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像井冈山时期一样,善于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夯实群众基础,赢得群众支持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把红旗一直扛下去,应该说良好的群众基础起了重要作用。
红军的主要来源是农民、游民。袁文才、王佐部队原是井冈山上的绿林军,成员大多为农民个体小生产者,毛泽东派何长工帮助改造了袁、王部队。为了扩大红军,毛泽东同志详细分析了红军的来源。“红军成分,一部是工人、农民,一部是游民无产者。游民成分太多,当然不好。但因天天在战斗,伤亡又大,游民分子却有战斗力,能找到游民补充已属不易。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加紧政治训练的一法。”[4]P63幼小的红军要在乡村山区生存下去,只有把农民、游民发展为红军,才能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获得广泛的群众支持,扩大根据地的群众基础。
红军的给养靠群众的支持。为了能在山区生存,红军经常要到处游击,筹款是大问题。筹不到款,部队的给养就成大问题。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帮助,红军的给养才能较顺利地得到解决。陈正人同志在《创立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一文中写道:“我们那时候用的钱,是通过打土豪筹款子来解决的。在打土豪时,很重要的一条是取得农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那时候土豪往往把钱藏在窖子里,群众都不熟悉,只有在家做过长工的农民才会知道。另外,有的土豪家里还有夹墙,金银财宝都藏在夹墙里。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群众不帮助我们,不给我们带路,是无法找到的。所以,干革命重要的一条是群众觉悟了没有,群众拥护了我们没有。”[5]P28-29
调查工作靠群众的支持。调查是获得第一手资料、掌握真实情况的直接方法。毛泽东等人非常重视调查工作。但在开展调查工作时首先就遇到了语言沟通问题,因为毛泽东等人并不懂江西地方方言。因此,调查工作必须依靠群众的支持才能顺利展开。其他很多情况也如此。如《陈毅同志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一文指出:“调查工作,游击队到达某地以后,第一步必须做调查工作,由军官代表负责,必须通过调查工作以后,才能开会决定该地工作,因为红军行动如行云流水一般,所到之处皆不明情形,若不调查则决定不能切合当地群众的需要。比如红军标语打倒土豪劣绅,这样写的时候很少,因为太空洞而不具体,我们必须先调查当地某几人是群众最恨的,调查以后,则写标语时就要成为打倒土豪劣绅某某等……。”[8]P186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我们的队伍除了打仗以外,还得做发动群众的工作。做发动群众的工作是到遂川才开始的。我们部队到了一个地方,就分散开来,调查地方的情况,了解有多少人家,哪些人家是最有钱的,是最坏的,确定哪几家是土豪。然后,再通过当地的老百姓,进一步进行调查,调查确实后,就上报‘没收委员会’批准。”[5]P82
依靠群众凝聚井冈山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实质上是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全部事业的唯一宗旨。“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9]P1096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千万不要忘记群众,千万不要脱离群众。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同人民群众一块艰苦奋斗,我们的事业就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10]P618“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1]P49群众路线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之一。只有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和持久力。
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必须像井冈山时期一样,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教育、传播手段,将党的主张深入人心
善于做宣传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摸索出的一套有效方法。而宣传教育的目的,是尽一切办法扩大党的号召力和红军队伍的影响力。毛泽东在这方面是杰出的代表,他在井冈山斗争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用于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也激发了民众参军参战的热情。
(一)加强对敌宣传
毛泽东认为:“对敌军的宣传,最有效的办法是释放俘虏和医治伤兵。敌军的士兵和营、连、排长被我们俘虏过来,即对他们进行宣传工作,分为愿留愿去两种,愿去的即发路费释放。这样就把敌人所谓‘共匪见人就杀’的欺骗,立即打破。杨池生的《九师旬刊》,对于我们的做法有‘毒矣哉’的惊叹。红军士兵们对所捉俘虏的抚慰和欢送,十分热烈。在每次‘欢送新弟兄大会’上,俘虏兵演说也回报我们以热烈的感激。”[4]P67
(二)进行正面教育
1927年11月,毛泽东还从工农革命军中抽出了部分干部在宁冈龙市龙江书院创办了井冈山根据地第一个红军军官教导队,第一期参加学习的学员共100余人,其中地方武装派去受训的有60余人。[6]P178
陈毅在《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讲到了红四军的政治训练的七种方式:“(1)演讲,有官长召集全体讲话或作政治报告,或作生活批评或作工农运动概状报告等。(2)讲课,在军队有三日的休息,则每日必有一小时政治课,由党代表担任报告去讲,这个报告比较有计划的,或定于一月讲评多题目是可以连贯的使士兵得到一些有系统的政治知识。(3)早晚点名讲话与呼口号。则[照]例每日士兵生活批评或对于明日行动之煽动宣传等。(4)在一次艰难工作,一次战斗,一次行动经过以后的批评,要详细向士兵讲出来。(5)开展识字运动。如教红军战士认识革命标语,并讲解其各政治内容,使士兵从中受到教育。(6)参加群众大会,举行各种纪念会、俱乐会亦为政治教育之另一种。(7)在士兵委<员>会内将士兵编成若干小组,小组会上有各种报告,及工作批评亦为训练的方法之一。”[11]P366
正如毛泽东指出:“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等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连、营、团都有了士兵会,代表士兵利益,并作政治工作和民众工作。”[4]P6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教育和宣传仍然是重要的方法。在思想上重视革命传统,挖掘毛泽东善于宣传和教育的历史价值;在实践中创设新形势下的多种方法,利用各种形式的大众传媒,加强正面教育和宣传,揭露反面典型,及时与群众进行沟通、交流、对话,从而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力。
(三)利用红色歌谣、客家山歌、地方戏曲等多种文化载体进行革命传播
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和红军曾利用红色歌谣、客家山歌、地方戏曲、标语、楹联、文告、传单等多种文化载体进行革命传播。
红色歌谣是根据地军民自发地有感而成的,往往朴实真切。虽然只有短短数句,却具有崭新的革命内容和鲜明的战斗风格。如战士们编出的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红米饭,南瓜汤》。还有诸如《一把斧头一把镰》、《还我地来还我田》、《唱个歌子上井冈》、《军民团结歌》、《工农兵歌》、《湘南暴动成了功》等,这些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歌谣,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颂扬革命爱情、移风易俗的重要形式。
客家山歌是客籍人民纯真情感的表达。借用朴实的山歌形式,传播了崭新的革命内容,在当时的环境中,起到了很好的号召作用。如《白花谢了开红花》、《豆荚结子双成双》、《来年逢春又发芽》、《红军不怕反动派》、《何愁革命不成功》、《送郎上井冈》、《十送红军》等山歌,其中的《十送红军》至今广为传唱。
以戏曲进行文艺宣传,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也十分普遍。“部队在利用战争空隙来休息和整顿时,除了洗衣服、打草鞋、擦磨武器,进行部队政治工作和文化娱乐工作以外,还以驻地为单位,举行晚会‘演他几个剧’,这样话剧就成了部队政治工作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了。”[12]P122演戏活动在部队带动下很快影响到地方。部队干部和地方干部都热心参加戏曲活动,一起创作,同台演出。“红三十二团党代表何长工和团长袁文才就是其中的典型。他们共同创作了《二七惨案》和《两个面孔》。可惜的是,由于战争原因,戏曲底稿未能留下……”[13]P117当时演出的戏曲有《二杨大败七溪岭》、《打土豪》、《活捉肖家壁》、《大放马》、《空山计》等,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和精神。
通过以上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和传播,不仅提高了红军政治素质,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力,壮大了革命队伍,而且为中国共产党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仍然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各种形式,探索各种宣传和传播渠道,并贯穿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为群众所认可,最终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历史和实践证明,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现民族文化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结语
伟大的革命精神在伟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虽然井冈山斗争的历史离现时代越来越遥远,但是井冈山时期军民上下齐心、共同奋斗的精神经久不衰,创造的井冈山精神启发人们更多的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执政党要坚持实事求是,善于依靠群众,敢于创新,开创多渠道思想传播方式,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增加精神动力。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朱新春.朱良才与《朱德的扁担》[J].党史精华,2012(1).
[3]桂玉麟.井冈山革命斗争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下)[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6]张泰城,刘家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7]本书编写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斗争[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77.
[8]江西省档案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Z].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
[9]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党史资料征集编研协作小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上)[Z].北京: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7.
[12]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苏区文学研究室.江西苏区文学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
[13]肖云岭,陈刚.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贺文赞)
TheEnlightenmentfromtheJinggangshanSpiritforthePopularizationofSocialistCoreValue
DENG Mei-ying
(SchoolofPoliticsandLaw,JiangxiNormalUniversity,Nanchang,Jiangxi330022,China)
In the period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our Party created the Jinggangshan spirit through its own practice.The Jinggangshan spirit is the embodiment of advanced valu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that time.To carry forward this spirit still has a profound meaning for promoting the popular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 nowadays:to promote the populariz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we must,as we did in the period of struggle in Jinggangshan,enhance the vast people’s identification with the CPC’s image and leadership;persist in the unification of the Party’s interests with the vast people’s interests;be good at mobilizing,organizing and relying on the mass people,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and win the support from the people;and make good use of variable means of publicity,education and spreading to make the Party’s propositions deeply rooted in the public mind.
Jinggangshan spirit;socialist core value;popularization;enlightenment
D231
A
1674-0599(2013)04-0054-07
2013-05-28
邓美英(1974—),女,湖南双峰人,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红色资源开发与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201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本文得到江西师范大学“党的十八大精神”专项课题研究的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