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为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013-01-30何立军
◎ 何立军
一、养老服务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及人才供给瓶颈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迫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2013年8月16日,李克强总理专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强调提出要“把服务亿万老年人的‘夕阳红’事业打造成蓬勃发展的朝阳产业,使之成为调结构、惠民生、促升级的重要力量”。这一重大决策部署极大地增强了我们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业的信心和决心。但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要完成国务院提出的宏伟目标,目前面临着一个突出的瓶颈问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如我国空巢老年人已超过1亿,预计2015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将达4000万,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达8000万;我国养老护理员的市场需求约1000万人,而现有养老护理员不足3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认定的约1万人,缺口巨大。
二、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
人才是事业发展之基。养老服务业要实现快速发展离不开大规模的专业化人才支撑和保证。但现实是,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的培养根本无法适应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数量少,人才培养规模小且质量参差不齐。目前我国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的院校仅有57所(高职32所、中职25所),总计年招生人数约2500人,与现实需求相比差距巨大;且在这57所院校中多数面临着“招生难、培养难、对口就业难”等困境。二是人才培养层次较为单一,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国除个别中、高等职业院校设有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家政、社工等几个与养老服务相关的专业外,本科和研究生层次均未设有养老服务专业,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层次、体系不健全,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不适应。三是师资队伍建设落后,科研力量薄弱。国内仅有人民大学、杭州师范大学等少数高校开设有老年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教育,且每年招收人数非常少;同时全国性的养老服务师资培训基地没有,科研机构也屈指可数,直接影响着养老服务专业师资培养,影响着养老服务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养老服务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迫切要求
要适应快速发展的养老服务业,必须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扩大人才培养规模,提升人才培养层次,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抓好学生就业,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各级政府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抓紧研究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整合各方面资源,加大投入,加强舆论引导,抓好政策落实,确保取得实效;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按照2013年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养老服务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一要增加总量,优化人员结构;二要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三要提高工资福利待遇,改善职业环境”。
四、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欠账过多、难以适应发展需要的现实,建议教育部、民政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联合起来,按照政府主导、行业指导、示范引领、扩大规模、提高质量的原则,抓紧制定实施“关于加快推进我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及就业”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围绕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基地建设、远程教育、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学生奖助、就业等采取有效措施,深化改革,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加强领导,抓好落实,加快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以适应我国养老服务业科学发展的紧迫需要。
重点抓好七项任务:一是加快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养老服务专业教育,早日建成以高职教育为主体,中、高职和应用型本科及研究生层次齐全、相互衔接的养老服务专业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二是加大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社会工作等与老年服务相关专业的开发力度,通过增设专业点、实行单独(自主)招生、增加招生计划、减免学费及生活费等形式,大幅扩大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模。三是通过开展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加强专业建设、强化校企合作、探索集团化办学、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强化师资培训、实行“双证书”制度等着力提高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大力发展养老服务专业继续教育和远程学历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五是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创建全国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加大对在校学生和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技能鉴定力度。六是开发就业岗位、提高工资及福利待遇、出台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激励政策,引导和扶持养老服务专业学生对口就业;参照“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中央基层就业计划,招募相关专业高校毕业生(尤其是高职毕业生)从事志愿养老服务工作。七是在课程开发、专业建设、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生交换、教师访学、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与境外养老机构和养老教育机构的交流合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