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观察
2013-01-29陈丽华金远林周鹏房显辉
陈丽华 金远林 周鹏 房显辉
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观察
陈丽华 金远林 周鹏 房显辉
目的 观察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中风偏瘫后肩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肩关节疼痛、上肢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温针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温针;中风;肩痛;针刺疗法
中风偏瘫后肩痛是中风偏瘫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9年以来,笔者采用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偏瘫后肩痛36例,获效良好,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深圳市宝安中医院康复科及脑病科符合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3~75岁,脑梗死25例,脑出血11例,左侧偏瘫19例,右侧偏瘫17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22例,女14例,年龄42~75岁,脑梗死23例,脑出血13例,左侧偏瘫20例,右侧偏瘫16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
1.3 病例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全部以CT或MRI确诊,且为第1次发病。②有偏瘫症状、体征,一侧肢体活动功能障碍,伴有患肢肩部疼痛、运动受限,不伴有意识障碍者。③年龄40~75岁。④病程在4个月以内。
1.4 排除标准 ①合并有肝、肾、造血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患者。②治疗及查体不能配合者,如感觉性失语或混合性失语,血管性痴呆、严重的精神或情绪障碍。③各种肌病、原发性关节病。④肿瘤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在上,取患侧肩髃、肩前、肩贞、阿是穴、阳陵泉、中平穴(足三里下1寸)。常规皮肤消毒后用环球牌0.35 mm×50 mm毫针直刺,得气后将2 cm长艾柱套在针柄上点燃施温针灸,每次每穴灸2壮,约30 min。温针治疗结束后予益损液(院内制剂,详见讨论部分)涂擦于患侧肩关节周围。
2.2 对照组 针刺取穴同治疗组,得气后接电针治疗仪(G6805-Ⅱ),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配合红外线治疗仪照射患侧肩部,留针30 min。
2.3 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治疗均为1次/d,6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1 d,共治疗3个疗程。所有患者均配合肩关节被动活动,肌力达Ⅱ级以上的患者督促其做主动运动。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①肩关节的疼痛评价: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2]。②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定量表进行评定[3]。
3.2 疗效标准 参考《中医诊疗常规》[4]拟定。显效:肩部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基本正常,外展、后伸、上举时无疼痛;有效: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受限,但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加;无效:肩部疼痛无减轻或加重,肩关节功能活动无改善。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3.4 结果
3.4.1 两组肩关节疼痛VAS评分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VAS评分比较(±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6.83±1.26 3.56±1.56①②对照组 36 6.56±1.54 4.59±1.23①
表2 两组患者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s)
注:同组治疗前后比较,①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6 19.50±3.65 27.7±3.14①②对照组 36 18.93±3.60 25.6±4.44①
3.4.2 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比较,见表2。
3.4.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4 讨论
中风后肩痛的病名在祖国医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对其症状有相关描述,如《针灸甲乙经》中“偏枯,身偏不用而身痛”,“肩时中痛,难曲伸,手不可举重,腕急”。中风后肩痛属于祖国医学中“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痹……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张氏医通》“筋痹者,……,与血气相搏于关节。”《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筋痹则筋挛节痛,屈而不伸。”《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骨痹者,……,骨节拘挛,骨重难举,……,以致肉卷而筋缩也。”因此偏瘫肩痛主要是患者久卧,气血凝滞,经脉受阻,枢机不利,不通则痛。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及“以痛为腧”的原则,肩部主要由手三阳所主,故取肩髃、臂臑、肩髎、肩贞,这些穴位分别为手阳明经、手少阳经、手太阳经经穴。
温针疗法是针灸疗法中的一种,是借艾灸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喻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及防病保健的作用。有针刺时促使气血调和、通经活络的作用,又有艾灸调和气血、舒筋通络、解郁止痛等作用;因此温针灸疗法进一步提高了针灸的效果。温针治疗近年也有研究发现其可以改善脑卒中后肩痛症状[5]。
益损液是我科金远林科主任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制而成,以大黄、当归、细辛等为主要成分,有养血活血、通络止痛之功。可用于痹病属瘀阻筋脉、血虚脉络失养证,对肢体关节疼痛类疾病有较好地疗效,目前已在我院广泛应用。
温针结合益损液涂擦治疗中风后肩痛是一种相对安全的治疗措施,本研究证明,在缓解疼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但由于纳入研究存在选择性偏倚和测量性偏倚的可能性,影响了论证强度,期待将来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盲法对照试验提供高质量的证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56.
[2] 韦绪性.中西医临床疼痛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14-15.
[3] 高谦,卓大宏.一种新的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评测力方法-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测表的制订.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6):244-249.
[4] 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中医诊疗常规.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413-414.
[5] 付宝庚.温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中国医药指南,2009,7(11):239-240.
518133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深圳市宝安中医院康复科
·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