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研究
2013-01-27邬小军杨卓轶刘月婷张鲁峰赵锡涛
邬小军,杨卓轶,刘月婷,张鲁峰,赵锡涛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率最为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自然灾害种类多、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广、损失严重。长期以来,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执行了大量的诸如抢险救灾、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完成各类灾害医学救援任务成为和平时期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借助信息化装备、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水平,是提升救援效率、保证救援效果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军队和武警部队参加灾害医学救援行动的特点,从信息化的角度探讨几个问题。
1 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需求
1.1 提高卫勤组织指挥信息化水平 从历次救援实践看,军队和武警部队参加灾害医学救援,其卫勤组织指挥具有与平战时明显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医学救援具有突发性,要求卫勤组织指挥快速反应;(2)灾害医学救援行动动员力量广泛,要求卫勤组织指挥充分协同;(3)卫勤力量既是“保障队”,又是“战斗队”,要求卫勤组织指挥高效灵活;(4)灾害医学救援阶段性特征明显,各阶段重点不同特点各异,要求卫勤组织指挥准确把握重点[1]。针对灾害医学救援行动组织指挥的特点和要求,要构建卫勤指挥信息化平台,优化卫勤组织指挥体系。根据任务地域、规模与强度,迅速整合调用卫勤人员;利用信息化指挥平台,建立与同级司令部门、上下级卫生部门、地方及协同单位卫生部门之间相互衔接的渠道;利用信息化手段迅速建立起由中枢到区域、再到末端的指挥链条,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兼顾的信息化卫勤指挥体系。
1.2 强化伤员搜救和医疗后送能力 灾害发生以后,大批灾民或被埋在废墟下、或被大火包围、或被困地下,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救援人员只要早发现伤员几分钟,或许就可以挽救伤员的生命。如唐山地震中,北京军区某部在现场扒出的8412 名伤员。由于扒出时间早晚不同,现场死亡率有很大差别。震后24 小时内发现者,死亡率占10%;而震后5 天内发现者,死亡率占92.6%[2]。因此,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伤员搜索成功率,使伤员尽早接受急救和早期治疗。伤员抢救高峰过后,大量伤员集中在现场展开的各医疗机构内,需迅速组织后送,以减轻现场救治机构的负荷,极大地考验了救治机构的医疗后送能力。要提高医疗机构的救治能力和后送能力,有必要依托信息系统,使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医疗后送的质量和效率。
1.3 丰富灾害医学救援通信手段 信息化卫勤保障需要先进的通信手段作为支撑。灾害发生后,通信往往遭受极大破坏,常规的通信手段不能满足灾害医学救援的需要,需要丰富应急通信手段。如:“汶川”特大地震瞬间使汶川灾区成为信息孤岛,总部紧急为赴川救援部队配备了“北斗一号”终端机,实现了震区前线各点位之间的信息沟通、震区点位至后方的直接联络;海事卫星通信在抢险救灾工作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并且是确保灾区信息及时反馈的重要手段。在增加灾害救援应急通信手段的基础上,还要切实加强灾害医学救援卫勤信息系统建设,为应急医学救援卫勤组织指挥提供信息化支撑。
1.4 强化医学救援装备信息化功能 药品、器材和卫生装备是开展灾害医学救援任务的物质基础。灾害救援中,需要能够机动部署、远程投送、灵活展开的信息化医学救援装备。要改进相关卫生装备设计,增加数字化信息转换接口,增强卫生装备的信息化功能。在信息化条件下,在卫生装备上重视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安全保密等高技术装备的研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大力发展信息化野战卫生装备,使其能进行远程医疗,并提供良好通信技术支持,以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卫勤保障。同时,注重卫生信息化系统的研制与配备,如卫勤指挥系统、卫勤保障机构信息管理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单兵生命状态监视系统、电子伤票系统、伤员卫星定位系统等。
2 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的关键内容
2.1 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项目与技术体系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改造,要着眼影响和制约灾害应急医学救援能力生成的卫勤组织指挥、伤员搜救和医疗后送、应急医学救援通信手段、应急医学救援装备等要素,重点提高信息化卫勤组织指挥能力、伤员信息化搜救和医疗后送能力、多样化应急通信能力和信息化卫生装备保障能力。根据目前军队和武警部队信息化发展水平,灾害医学救援信息化改造的关键项目可以确定为以下四种:(1)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灾害医学救援信息系统;(2)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伤员搜救和远程医学系统;(3)灾害医学救援分队和队员的通信定位系统;(4)对现有军警地三方主要卫生装备进行信息化改造,形成新的灾害医学救援信息化的卫生装备系统。以上四类系统共同构成信息化改造项目体系。
2.2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灾害医学救援信息系统GIS 在灾害医学救援中,特别是在卫勤组织指挥、卫勤筹划、医疗后送、卫生防疫等方面,基于GIS 开发的各种信息系统或辅助决策系统必然会为决策者提供必要而及时的基础信息和现时数据,从而减少决策时间、提高决策质量,以完全适应灾害医学救援的需要。
首先,GIS 应用于灾情预计。快速准确了解灾区地理因素,利用GIS 数据库技术和空间数据输入功能建立世界各地军事地理环境暴露情况的空间数据库,同时加入在该环境下人口密度、卫生资源、主要受灾位置和建筑特征以及疾病信息的属性数据库,从而正确预计受灾情况,合理筹划卫勤力量。其次,GIS 应用于救援力量选择。GIS 为描述和掌握卫生资源的空间分布提供了一系列的工具和方法。利用GIS 可以平衡战区医疗服务网点,并迅速选择救治机构。再次,GIS 应用于组织医疗后送。在已有的灾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迅速做出最短后送路线或最佳救治后送路线的计算,并以地图的形式输出。同时,实时传回救灾过程中道路、救治机构、运力情况动态改变的有关情况进行后送计划的实时改变和调整。
2.3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伤员搜救和远程医学系统 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伤员搜救和远程医学系统由医务人员终端、救治机构信息系统、远程医学终端组成。医务人员终端由北斗导航模块和医务人员掌上电脑(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组成。具有求救伤员位置地图指示,伤情信息存储和接受上级救护机构救护指令等功能。导航模块:用于获取医务人员的地理位置信息。医务人员PDA 模块:管理个人基本信息与电子伤票信息和导航定位的信息处理以及伤情评分,并传输电子伤票信息到数据库服务器。
通过“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伤员搜救和远程医学系统”,满足其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连接,达到快速搜寻伤员位置,识别伤员身份及伤情,全程跟踪伤员救治、中转、后送等信息的要求,使伤员得到更快速的救治和处置。该系统具备通信、定位和报警等功能,在监控中心医疗救护组的指导下进行伤员搜救,确保医学救援人员在PDA 上通过地图看到伤员的所在位置,并进行救护。卫生人员在给伤员作基本的处理后,立即通过PDA 方式发送该伤员的受伤情况给网关管理人员,由他们负责存储。后方医疗机构通过北斗卫星与前方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或一线救治机构建立远程医学连接,通过远程医学系统指导重伤员的抢救和手术。
2.4 灾害医学救援分队和队员的通信定位系统灾害医学救援分队的通信保障能力是遂行灾害救援任务的基本保证。灾害医学救援分队和队员的通信定位系统构成应该包括以下功能:(1)信息网络支撑功能。运用短波、微波、散射和光缆等多种信息设施,建立覆盖多维空间、具有足够传输带宽、纵横交错的基础信息网络。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启用预设的天基、海基信息系统,使用移动通信装备,扩展信息网络覆盖范围及调整网络布局。(2)信息技术支持功能。指采取多种技术措施,搭建应用平台,开发关键技术,开展多种业务,提供技术指导,保证信息流程环节顺畅、信息融合处理高效的能力。它包括信息运行环境支持、信息应用开发支持、信息融合过程支持等。(3)信息业务服务功能。采用多样的业务方式,改善使用环境,扩大保障范围,实施业务帮助,提升服务质量,为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用户提供便捷灵活、形象直观的信息服务能力。(4)信息资源管理功能。信息资源管理功能是指在执行多样化军事通信行动时展开多项管理活动的能力。(5)信息系统防护功能。遂行多样化军事行动时,通过多层防护行动,设置防护屏障,建立防护体系,抗击信息攻击,阻止信息泄露,保障信息系统稳定和信息活动安全的能力。
2.5 完善灾害医学救援信息化卫生装备系统 完善灾害医学救援信息化卫生装备系统应从以下几点着手:(1)完善急救功能,便于携带使用。完善急救卫生装备的急救功能,尽可能一物多能,使得急救装备便携性更强。例如,美国ETDTM 敷料由无菌不粘连纱布垫、弹性绷带卷、压力棒和闭合装置构成,可在恶劣环境下使用,特殊情况下可用以固定夹板,并且在任何情况下都可当作弹力绷带来使用。(2)强化快速急救,便于后续抢救。急救装备主要用于伤员在现场的快速救治,在“黄金”救治时间内稳定伤员生命体征。因此,急救装备应具有快速反应能力,在有效的“黄金时间”内完成对大量伤员的急救任务。(3)重视需求设计,便于快速治疗。目前,大多数急救装备的设计还不太理想,设计时较少考虑伤员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有时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灾害医学救援装备要更加重视人性需求,力求使装备的结构,使用方法更加合理有效。
3 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建设
3.1 主要思路 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建设思路可以概括为:着眼于宏观需求,搞好顶层设计,突出应用效果,不断发展创新。它主要包含了三层含义:(1)需求与研发互动。系统研发要以宏观需求为牵引,在不断实施过程中促进需求层次的不断提升。(2)自上而下搞设计。在规划设计上一定要从整体、全局上考虑充分。要在系统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信息的入口和出口,考虑到灾害救援信息与组织利用之间的关系,实现成体系、配套化的要求。(3)做到应用与发展相协调。应用效果应当是评价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应用过程中也要不断完善,在发展中提高应用水平。
3.2 方法步骤
3.2.1 严格论证是前提 首先,要明确论证的目的。论证,是为使需求更细致,设计更充分,整体规划与实施过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要求,避免重复投资、无效设计,降低风险,解决传统工作风格和经验管理模式下的随意性问题。其次,要把握论证的重点。论证要着重解决管理需求、系统研发、技术实施、资金保障等问题之间的协调。最后,要有严格论证的要求。论证不能走过场,也不能强求一次论证就通过,要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检验。
3.2.2 人才投入是基点 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需要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信息管理专家、工程技术人员、信息分析人员均是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的人才。特别是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技术维护和后续适应性开发的主要承担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军队和武警部队医院在人才引进、保留、培养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下一步要继续加大投入,培养平战结合、军民融合式的灾害医学救援信息化人才。
3.2.3 应用发展是动力 没有深入的应用,难以发挥信息化应有的效益,也难以发现问题,分析矛盾,求得更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在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摒弃以往重开发、轻应用,重硬件、轻软件,重投资、轻管理等现象,建立申报验收制度,促进系统应用水平的不断深入。
3.2.4 资源共享是根本 资源共享包括两方面:信息资源共享和技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共享,重点在于着眼宏观需求,建立统一的应用平台,实施标准化设计,后续开发要在此平台基础上扩展。技术资源共享,主要是针对各单位在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自优势,采取强势互补的作法,搞好技术合作,避免浪费和重复投资,实现共同快速发展。
3.3 需要把握的问题
3.3.1 满足不同灾害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的需要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灾害医学救援能力的倍增器,不同的救援任务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指挥流程、救援力量体系、救援装备体系与之匹配,灾害医学救援信息化改造必须满足各类灾害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的需要。
3.3.2 满足不同层级应急医学救援任务的需要军队和武警部队参加应急医学救援通常是由国家和地方提出救援需求,军队下达指令,在执行较大规模的救援任务和就近救援时出动。在国家和地方未提出救援需求时,也可由军队直接动用,执行非战争军事行动医学救援任务[3]。总部主要任务在于建立应急医学救援指挥体系,筹措战略层次的应急救援力量,组织部队采用各种方式快速机动等;军区(军兵种、武警部队)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总部决心和指示,建立区域指挥体系,筹措战役层次应急救援力量;应急医学救援分队的主要任务包括应急准备、快速装载、多途径开进、组织展开、专业处置等。各层级在灾害医学救援中角色不同,任务也不一样,因此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改造要充分考虑不同层级的任务需求。
3.3.3 满足灾害救援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需要 军民融合是构建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应急保障体系的必由之路[4]。军队参加国家自然灾害应急医学救援也必须走军民融合的道路,灾害医学救援行动信息化改造也要满足灾害救援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需要。建立军民融合的灾害救援卫勤指挥信息系统以区别于战时指挥信息系统,此外还要建立军民融合的灾害救援电子伤票系统和平战结合的医学救援装备体系。
[1]张雁灵.关于重大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工作的思考与建议——在国家卫生部“重大灾害医疗卫生应急救援组织与管理研讨会”上的大会发言摘要[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8(07).
[2]陈光明.城市核袭击和地震医学对策[M].解放军出版社,1991.
[3]王欣宇,毛常学.非战争军事行动应急医疗防疫救援队基本预案探讨[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1,4 (13):191-193.
[4]敬建军,闫保华.构建非战争军事行动军民融合卫勤应急保障体系[J].解放军卫勤杂志,2010,2 (12):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