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训练
2013-01-27沈玲莉徐毅
沈玲莉,徐毅
(浙江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a重症监护室,b骨一科,湖州313000)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治疗晚期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方法。我院对57例TKA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2008年7月至2010年12月,我院采用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共57例,均为单膝置换。其中男21例,女36例,年龄57~72岁,平均66.3岁,左膝32例,右膝25例。根据 Kellgren-Lawrence分期法,3期35例,4期22例。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1],术前平均得分81.3分(65~119分,总分200分)。术前均行下肢B超检查排除深静脉血栓。术前3 d开始使用1‰新洁而灭溶液泡脚,禁烟酒,进行术前指导。
1.2 康复训练 (1)术后早期行患肢足趾、踝关节屈伸训练及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每天2~3次,每次20~50个,并逐日增加。(2)术后第2天拔除引流管后行患肢CPM被动屈伸训练,根据患肢主动屈伸情况,角度从30°~40°开始,每20~30 s一个来回,持续训练40 min,每天2次,并每日增加角度20°~30°,术后1 周内屈膝达到90°~120°。若疼痛明显或皮下瘀血应适当减少度数,并遵循三级镇痛的原则止痛。为预防深静脉血栓,可同时行气压治疗,一般压力以8~10 kPa为宜,每日2次,每次25~30 min。在CPM机被动训练的同时,鼓励患者行膝关节主动屈伸训练,方法为坐床边时小腿下垂,缓慢伸屈膝关节,仰卧位时将患肢伸直,缓慢屈伸膝关节和髋关节。在不做肌力训练及关节活动度训练时,行膝关节伸直训练,方法为将足跟垫高,使膝关节悬空,通过自重或加用沙袋及治疗师手法来完成膝关节伸直训练[2]。(3)术后3~5 d开始,行扶持下站立训练,在没有头晕的情况下用助步器行走训练。行走时先跨健侧腿,以健侧腿为支撑,在助步器帮助下再跨患侧腿。行走时步幅要小,步态要稳,缓慢跨步。从短距离开始,每次行走10~20步,2次/d,以后每日增加站立时间及行走距离。(4)术后10~14 d开始,训练在小斜坡上行走,并逐渐过渡到上下楼梯。上下楼梯需依靠双拐,健腿支撑,患肢部分负重,要求健腿先上,患腿后上,待患者适应后改用单拐,直至脱离拐杖。一般建议使用拐杖6周以上。
1.3 出院指导 出院时告知患者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坚持正确的功能训练,行走时使用拐杖,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活动时间、活动范围,避免负重下过度屈曲膝关节(最好在90°以内),尽量减少负重、爬山、上下楼梯、跑步等动作,防止膝关节肿胀、疼痛,减缓假体磨损,延长人工关节使用寿命。并注意保护膝关节,避免受伤。骨质疏松患者需长期用药,如阿仑膦酸钠、阿法骨化醇及降钙素等,以增加骨量,预防假体松动。出院后定期复查,3个月内每月1次,此后第6个月、1年复诊,1年后至少每年复诊1次。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4~43个月(平均27.3月),能独立行走及上下楼梯,行走无疼痛,无感染、深静脉血栓、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术后平均得分185.8分(174~196分),较术前明显改善。
3 讨论
CPM训练是膝关节早期康复的主要手段[3-4],但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不仅表现在关节活动度的增加,还表现在疼痛缓解、肌力增强及稳定性增加。因此,只有结合主动训练才能取得最佳效果[5]。
[1] Insall JN,Dorr LD,Scott RD,et al.Rationale of the Knee Society clinical rating system[J].Clin Orthop,1989,248(1):13-14.
[2] 陈凯敏,于哲一,谢青.不同运动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50-52.
[3] 吴鸣,傅嗥,尚希福.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康复研究的相关进展[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5):549-551.
[4] 宁丽欣,徐燕,李乐文.持续被动活动在全膝关节成形术后的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3):286-288.
[5] 陈爱武,宋刘来.全膝置换术后的系统康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4):362-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