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应用效果的评价
2013-01-27朱胜芳徐燕萍
朱胜芳,徐燕萍
(浙江义乌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322002)
随着人口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一直呈上升趋势[1]。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它系指使血管腔狭窄、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2],它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一起,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对于冠心病患者,临床上往往给予心血管药物治疗,因病情需要也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冠心病患者存在病情变化快,且容易伴发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病情较为复杂,因此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对于患者病情转归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48例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48例患者均为于2012年5月至9月的我院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并住院治疗的患者,心功能I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4例,年龄(49.2±5.8)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10例,高中及中专5例,初中6例,小学7例。对照组24例,年龄(45.6 ±4.4)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 10例,高中及中专6例,初中5例,小学7例。两组在年龄和文化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3]:(1)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心脏病学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2)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患者;(3)排除了心功能高于Ⅱ级,伴有严重心律失常、病情较重、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排除存在老年痴呆、严重听觉及语言交流障碍,存在神经与精神疾病史及严重躯体疾病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常规护理,包括:遵照遗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对患者进行全天心电监护,对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等。研究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和心里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 用药指导 冠心病患者联合用药的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毒副作用。刘天路认为临床用药应从单品种、小剂量开始,若控制不佳或效果不明显时,可合并用药;对并发症较多的患者,也应有主次之分,否则不但得不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不必要的毒副作用[4]。并且冠心病患者服用药物的种类和数量多,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讲解各种药物作用、剂量、用法、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根据患者的病情,嘱其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减少药物的使用种类和数量,但患者不能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避免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1.2.2 运动指导 运动本身不仅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生率,同时能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生和病死率,并联合饮食等其他生活方式改变控制冠心病的发生概率[5-6]。本研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兴趣,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个性化的有氧运动计划,有氧运动包括骑自行车、慢跑、步行、体操等。每周的运动次数逐渐增加至2~3次,30 min/次,观察时间为住院期间和出院后3个月。
1.2.3 饮食指导 治疗组多进鱼类,嘱患者摄入低盐、低脂、低热量、易消化、高纤维素的食物,告知患者每日总热量的计算方法及各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按照总热量控制、均衡饮食的原则适当搭配食物,采用健康的烹饪方法,达到最大程度控制病情的效果[7]。
1.2.4 心理干预 根据患者不同的精神状况、性格特点及临床焦虑程度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主要是给予疏导,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树立应对挫折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临床治疗[8]。
1.3 判定标准 通过对患者出院后3个月的随访,对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心绞痛发生、再入院率、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统计学方法χ2检验,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心绞痛发作、再入院率 对照组患者再入院例数为18例,再入院率为75%,而研究组再入院例数为5例,再入院率为21%,两组入院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心绞痛发生例数为10例,占总数的41.7%,而研究组心绞痛发生例数为4例,占总数的16.7%,两组心绞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护理服务满意度 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的有7例,而研究组为2例,数量明显减少;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认可(包括一般和满意)的有17例(一般:14例,满意3例),而研究组为22例(一般:17例,满意5例)。
3 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不断提高,成为常见的危机人类生存健康的现代病[9]。如何在有效治疗的前提下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是患者及家属的最大愿望,也是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患者住院时,不论其原有的社会地位如何,患者不仅希望通过药物治疗疾病,同时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尊重和照顾,其心理需求往往比生理需要更重要。
我们本研究通过实施用药指导、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心理干预护理服务表明,在进行药物治疗冠心病的同时,指导患者科学合理的服用药物,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了药理作用;加强体育锻炼,增加有氧运动,提高了心脏自身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三低一高的饮食习惯,减少了钠水潴留,减小了血容量,降低了心脏负荷;通过心理干预,患者焦虑、紧张情绪明显缓解,有利于病情的康复。
[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
[2] 刘熔雪,梁婷,江小燕,等.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6-18.
[3] 曹秀芳,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2):19-20.
[4] 刘天路.冠心病患者用药回顾性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509-4501.
[5] 赵焕,王连生.运动对冠心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2):203-206.
[6] Tanasescu M,Leitzmann MF,Rimm EB,et al.Exercise type and intensity in relation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men[J].JAMA,2002,288:1994-2000.
[7] 王顺,马爱群,宋少武.新发高血压病人游离脂肪酸与动脉弹性变化[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12):997-1002.
[8] 徐丽华,鄂淑云,程丽君.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1(50)174-175.
[9] Kulbertus H,Lancellotti P.Atherosclerosis:a complex disease[J].Revue Medical Liege,2012,67(5/6):273-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