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2013-01-26程亚鹏
程亚鹏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北京 100083)
“广告设计”课程是普通高等教育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主要专业课程,它既是对大学阶段所学的主要设计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综合,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应用学科课程。“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目的是学习和了解广告表现手法,掌握广告创作规律,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意思维和创意设计能力,增强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进入专业设计机构和广告创意机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课堂教学向市场过渡,最大限度地挖掘其潜能,这是我国高等广告设计教育教学急需改变的一个现状。
一、“广告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在国外,包豪斯(Bauhaus)提出了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成果,他创立了教学、研究、实践三位一体的现代设计教育模式,提出了“艺术与技术新的统一”的口号。此外,他还倡导工作室制度,注重对学生综合创造能力与设计素养的培养。这种教育模式是符合广告设计人才培养要求的,学生不但可以学到专业知识,增强理论素养,而且还可以掌握比较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种典型的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模式。毫无疑问,包豪斯所提出的设计观念和曾经进行的教学实验为当今的艺术设计带来了无法估量的影响。现代设计教学主张将科学、设计和技术相结合,将设计活动纳入到科学方法论及技术的范畴之中,同时进一步将知觉理论与符号学知识整合到设计教育之中[1]。
回看国内艺术设计专业传统的“广告设计”课程,在西方现代设计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得到了充实和提高,但是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一方面,这种教学形式大多是教师围绕构成、图文、版式等在各类广告上的运用和表现为主,更多停留在广告视觉表现手法学习层面,并没有创建有价值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同时缺乏应有的广告策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显得机械而呆板。“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被束缚在一种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尴尬状态之中,所学知识难以在学生就业工作中运用。另一方面,这种教学形式割裂了与广告学专业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的联系,造成学生只懂得广告设计的基础知识,而无法融汇与广告学相关的市场调研、营销、大众传媒、消费心理等多学科的知识,导致设计出来的作品总显得脱离品牌实际需求,脱离前沿的市场信息和设计动态,无法在消费者心中产生认知触动和共鸣。
二、“广告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一)优秀课堂教学内容
“广告设计”理论教学一直是广告设计专业教学中的难点。广告设计理论涉及到市场调查、广告策划与创意、文案配合、设计表现的方法、广告媒体策略、广告效果测定以及印刷知识等内容。“广告设计”的理论部分主要由任课教师负责授课,学生通过学习对理论知识有系统的了解。
“广告设计”理论课应该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应该严格遵循“广告设计”课程的内在规律。一方面要注重课程的整体性、系统性与连贯性,使得之前学习的专业知识(如设计色彩、字体设计、版面设计、图形创意等)能够成为后面课程学习的坚实基础,进而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要从专业设计师的角度出发,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介绍广告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法则,对讲解的每一个概念,都要配以对应的图例与详细解析,详细介绍设计师的创作思路、表现手法,并阐明广告设计的要领。
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逐步推翻了教师在学校课堂上知识与话语的“霸权”[2],传统课堂教学形式已成为当前广告业发展的桎梏,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形式有待提倡和实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运用一些视频声像资料,使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有更直观的了解;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好现代网络的优势,让学生熟练地查阅网上的信息,判断、选择、组织网上信息,同时以多种网络手段(如即时通讯软件、电子邮件等形式)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辅导,实现教与学的良性互动。
(二)重视市场调研
广告市场的调查部分是“广告设计”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任课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带着设计任务对自己负责的课题进行实地调研。只有通过详细的调研,弄清市场目标,积极与客户联系,才能有效地进行创意战略的构思[6]。因此,教学的基本思想应该紧密结合市场的实际需求,与各广告公司以及媒体机构建立长期、短期课题合作,并建立教学实践、实训基地。要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市场,必须锻炼学生主动收集资料、整理信息的能力。
在具体教学中,首先,任课教师需要给出一个品牌,要求学生去做关于产品、消费者和市场的调研和资料收集工作,考察该品牌的产品包装、服务理念、消费者以及竞争者的详细情况,借助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类比研究、客户访问、案例分析等实践活动,了解产品的背景和历史,了解销售的过程和消费人群的真正需求,了解广告的对象,把握产品从品牌文化到经营理念,甚至市场运作的信息。其次,学生利用实地收集的资料、网上或到图书馆查阅的资料,分析、整合、归纳出不同品牌产品的各种要素,找出这个品牌启发你或给你惊喜的闪光点,写出一份富有创意的调查报告,包括产品的一般诉求、产品特点、独特卖点、目标客户群、设计风格、品牌形象等几个方面。这样才能真正从逻辑和理性高度把握广告设计的内在核心,实现广告设计的精确定位。
(三)实施案例教学
广告是实践性极强的行业,而目前艺术设计专业广告学教学则以理论讲述为主,纯理论的学习往往让学生觉得抽象而笼统、枯燥而乏味、难以理解与掌握,因此现阶段,案例教学在“广告设计”理论课程教学中至关重要。成功的广告案例可以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把握现代广告发展的时代脉搏。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把抽象的原理、概念具象化,把学生置身于实际的情景之中,让学生不仅掌握原理、概念所具有的特定含义,而且让学生认识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
笔者认为案例的选取是案例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在案例的选择方面要体现“经典化”和“前沿化”。如果案例选择合适,教师讲解起来就会思路清晰、逻辑性强,就会很好地说明理论问题。单纯选择某一平面或者影视广告进行案例教学,将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一则好的广告,并非单纯依靠精美的画面、独特的创意这些表层因素,而是背后有更为深层的策划、营销策略、媒体、时尚文化等环节。所以,应把核心广告放在大的品牌建设的背景下进行赏析、点评和讲解,让学生深入了解优秀创意作品应该具备的元素和表现手法,领略优秀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创意智慧。
另外,模式的合理设计是案例教学能良好实施的关键。笔者认为合理的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对于广告案例,教师不直接提供答案,而是提供与此案例相关的背景资料,由学生自己发现答案,使学生因答案未知而充满好奇,进而形成强烈的期待,会使案例的整个面貌在问题与自我探索中逐渐展开。另一方面,案例讨论应以学生为主,以求自辩自明,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阅读案例。学生阅读、讨论案例的过程,既是温习旧有理论的过程,也是自学新内容的过程,而且学生为准备案例会主动从图书馆、网络上获取资料[3]。在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及时总结从该案例中学到的知识点、基本规律和实际应用的启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和鉴赏,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开阔视野,学习案例成功的经验,这对学生步入广告设计舞台具有重要意义。
(四)开展分组协作
首先,笔者根据全班学生人数和不同学生的特点,将参与的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组成几组类似广告公司的广告团队,团队内部按照广告运作流程分为若干个职能部门和岗位,每位成员负责一块,并要有详细的计划,同时学生之间要求互相配合、明确分工、协作演练。通过组内交流、组组讨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使每位学生的个体思考在广泛的交流中得以反思、调正、深化[7],由此完成学生对主题的理解与领悟。其次,笔者根据各小组的草稿提案和汇报材料,组织全班学生对提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析,同时邀请其他教师或学生代表作为评委进行评审,这样既可以考察设计方案,又能对设计过程进行考察和评价,让学生在课题目标的要求下互助互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始终保持充分的互动。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始终处于管理和组织的角色,主要是监督和引导学生,及时提示学生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帮助学生们不断修正课题研究的方向,认真分析学生提案并给予详尽的答复,同时提出更有启迪和代表性的建议,使整个课题研究更加真实、合理。如在2009年参加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时,笔者根据学生特点和不同选题,将学生分为斯美特组、安徽卫视组等6个小组,每组4名学生,并让每组4位学生分别担任调研、策划、创意和设计部门的4种角色。这些项目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搜集材料、策划创意、拍摄、后期制作等工作。在工作中,小组成员之间不仅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共同讨论、资料共享,而且还活跃了教学氛围,增进了思想交流,提高了专业技能创新能力。
(五)开展模拟实战
模拟实战是以实际品牌为研究对象,按照广告创意机构的实际要求和程序,让学生共同实施完成一个项目。模拟实战应建立在项目命题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利用课堂上所学的泛性的课程理论和常规的广告设计程序内容进行广告创意设计[8]。首先,以实际品牌作为广告创意对象,让学生围绕概念做发散性思维、悖论思维和头脑风暴的导图练习,并寻找创意的闪光点;其次,通过文字、图形、色彩和编排组合的运用,让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的修改;最后,将创意的视觉形态转化为设计语言,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作品的评价,模拟客户和设计者之间的沟通方式,并想象所能遇到的问题,直到最终完成设计。评审将以实际广告创作为标准,各小组之间相互评价,提出合理建议,再由指导教师根据个人完成项目的质量和答辩表现,分阶段、多角度、综合性地评出学生个人的实际成绩。
模拟实战教学法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让学生了解、体验了市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改为主动学习知识,并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由单方知识传授改为与学生一起关注问题和解决问题[9]。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提前感受到工作的氛围,更重要的是能时时跟进市场,按市场的要求培养学生。
(六)加强学术交流
在课堂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方式,有目的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以及专业广告界的精英、著名设计师等来高校开展学术交流与讲座活动,针对“广告设计”课程中的实际案例和所遇到的问题作深入地讲解和赏析,让学生从抽象的广告理论中走出来,通过实际操作,丰富补充课堂理论教学的单一与局限。如日本高等教育对广告人才的培养一般通过2种途径:一是由社会上的资深业界人士到大学定期为学生开设专题性的广告讲座;二是大公司内部对员工进行培训[4]。
笔者认为与业界人士的学术沟通、交流,能使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活泼,产生出乎意料的创意。在学术交流中教师应该起到数据导引和知识链接的作用,做更多的知识延展和深度推荐的工作,让学生扩大知识面的同时迅速提高专业素养[5]。
总之,在“广告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广告设计”课程的特点,不断与时俱进,按照科学的综合学科认知规律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同时要积极参与业界活动,把握广告学科的前沿,大胆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为市场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以满足新时期艺术设计市场对人才的需要。
[1]刘静.乌尔姆模式及其设计思想新探[J].装饰,2009(8):86-87.
[2]戴承良.新广告教学的若干理论问题[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1):76-80.
[3]李斌玉.案例教学法在广告欣赏教学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1):130-132.
[4]王润泽.日本的广告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2(4):76-79.
[5]吴振韩.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广告类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J].电影评介,2010(2):78-79.
[6]威廉·瑞恩,西奥多·柯诺瓦.美国视觉设计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425.
[7]何辉,孔凡智.建构主义教学观与创新能力培养[J].文艺研究,2011(6):167-168.
[8]黄军.实效性广告设计教学[J].文艺争鸣,2010(18):158-159.
[9]廖景丽.项目教学法在广告设计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10(9):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