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426例临床护理探讨
2013-01-25张鑫
张 鑫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 洮南 137100
慢性酒精中毒致精神障碍426例临床护理探讨
张 鑫
吉林省白城市洮南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 洮南 137100
目的: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的护理。方法:选取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426例,采取病例回顾,门诊定期复查及随访方式进行分析。结果:426例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各器官、脏器的损害。结论:给予逐渐戒酒,小剂量抗精神病药物,辅以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对不同的精神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加强戒断反应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期护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护理
酒精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也是一种麻醉剂,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可影响人的精神活动,并可导致成瘾。酒精中毒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酒精中毒,急性酒精中毒所引起的改变,可完全恢复,慢性酒精中毒是指在反复的酒精作用下产生严重的慢性酒精中毒症状,可直接损害机体的各个系统。酒无需经过消化,可直接经胃、十二指肠和空肠完全吸收,迅速进入血液而分布全身,约90%在肝脏中氧化成乙醛,再经过全身分布的乙醛脱氢酶转化成乙酸,最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足10%由呼吸道及尿中以原形排出,酒可与卵磷脂结合,沉着于组织中,长达0.5~1个月,而脑组织中的卵磷脂最丰富,故酒的重要毒性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在严重慢性酒精中毒时,大脑皮质接通机能减弱,灵活性减低,这些损害在第二系统更为明显,所以酒精中毒可使神经细胞麻痹,工作能力下降。[1]
由于现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类被广泛地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酒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笔者在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发现近几年慢性酒精中毒的病人发病率每年都有明显的上升,现将我院2001年至2011年酒精中毒住院病人调查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共426例,均为男性,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1.4±10.1)岁,饮白酒327例,饮啤酒79例,其他20例。
2 方法
采取病历回顾,门诊定期复查及随访方式进行临床分析。
3 结果
426 例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定向力、注意力及记忆力障碍,均伴有人格改变,表现自私、缺乏责任感、情绪不稳定、易激惹,工作效率低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大多数病人经过3到8周药物及心理治疗,治愈223例、好转194例、未愈6例、死亡3例。
4 治疗
戒酒,精神症状明显者给中小量抗精神病药物,同时辅以营养神经的药物治疗,能量合剂或脑复康静滴,大量维生素B族及维生素C族营养,输液等支持疗法,保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予抗焦虑药物以减轻戒断症状。
5 护理
5.1 一般护理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应注意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监测;注意监测血糖防止发生低血糖症;注意肝功能情况及心脏功能的评估;注意患者的情绪、定向力、注意力、睡眠情况;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情况;观察有无多系统损害;观察有无消化道及其他部位出血;及时发现患者震颤谵妄的前驱症状,如发热、出汗、脉速、恶心、自语、幻视、幻听等;对高热患者及时物理降温,发现病情变化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2]
5.2 精神症状的护理 酒精中毒的病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精神症状,如幻视、幻听、幻触、嫉妒妄想、关系妄想等症状,接到此类病人时,应严密观察病情,首先应确保病人的安全,将病人安置在环境舒适、肃静的单间病房,避免与其他病人的接触,交谈时态度亲切、和蔼,不可冒然触及病人的妄想内容,尽量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5.3 戒断反应的护理 慢性酒精中毒病人戒酒,必然出戒断症状,多数病人表现焦虑、恐慌甚至出现痉挛发作与震颤谵妄、兴奋等症状,我们针对戒酒综合征的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设专人看护,时刻不离开病人,防止病人跌倒、抽搐等,对兴奋的病人应进行暂时性的保护约束,必要时遵医嘱用药。
5.4 饮食护理 此类病人长期饮酒,以酒代饭,常导致营养不良,此时病人的抵抗力大大下降,极易伴发各种严重的躯体病症。此时,一定要注意病人的饮食护理。对胃肠功能紊乱,食欲减退者给予营养丰富的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拒绝进食的病人,可根据医嘱给予鼻饲或静脉补液,每日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
5.5 安全护理 患者床位尽量靠近护理站,室内光线适宜空气流通,将床的高度降到最低,床两侧上床栏,患者痉挛发作时放牙垫,抽搐时不强行按压肢体以防骨折,对兴奋冲动患者行保护性约束,使用前耐心解释,使用时间不宜过长,要定时松解活动肢体,套结处加衬垫,并观察血运情况。
5.6 心理护理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病人的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身体健康情况得到明显的改善,但病人感到自卑和羞愧,不敢面对家人和朋友,此时医护人员应主动与病人交流、接触,鼓励他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向他讲解酗酒的危害,组织讨论,使病人从自己和别人的饮酒史中吸取教训,嘱病人只要坚定戒酒就会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回归社会。
5.7 康复护理 鼓励病人参加有兴趣的活动,适当安排工娱疗,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教会病人和家属有关心理社会康复的一般原则和方法,使病人能重新回归家庭、社会生活,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持。
6 讨论
本组资料病人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大脑及周围神经系统损害,躯体及内脏疾病等。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因精神症状首发而入院的病人逐年呈上升的趋势,精神症状常以幻觉妄想及相应的情绪行为异常而多见,易有攻击或暴力行为,甚至自杀。酒是一种麻醉剂,它是精神经物质,长期嗜酒不仅可以产生酒依赖,而且还可以引起酒中毒性精神障碍,如震颤谵妄,酒精中毒性幻觉妄想症,重者可以出现柯萨可夫氏神经病,难以治愈,使患者更难于适应社会,人际关系紧张,容易失业,常导致婚姻家庭的破裂。
本病虽经入院治疗在精神症状上可达到临床治愈或症状明显改善,但易复发的因素非常多且复杂,它不仅是重要的临床问题,同样也是值得重视的社会问题。本组资料中提示:成年男性、体力劳动者、文化程度偏低、经济水平低是诱发酗酒的相关因素,而长期饮酒,饮酒量大且方式不良则是导致酒依赖/酒中毒性精神障碍的重要因素。
酒精中毒受诸多因素,如社会文化环境、遗传、心理因素等影响,是社会问题,除对酒依赖和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者加强治疗外,还应提高高危人群的早期干预,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改变旧习俗。正确宣传“酒文化”,大力普及精神卫生常识让人们深刻认识长期饮酒、大量饮酒及不良方式饮酒的种种危害,是预防酒依赖的有效方式。对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者,有必要进行系统的、足疗程的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以消除其躯体依赖及精神依赖。
[1]陈淑清,王述彭等.精神科护理学[M].吉林省长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178-179.
[2]程秀梅.慢性酒精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临床护理,2009,1:41.
R473.74
A
1007-8517(2013)23-0140-02
2013.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