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范措施

2013-01-25廖秀娟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9期
关键词:锐器妇产科妇科

廖秀娟

广东省增城市妇幼保健院,广东 增城 511300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之间的交互活动愈加频繁,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1]。而医护人员作为职业暴露的高风险人群,所面临的危险不断提升,其中妇科护理人员由于本科室护理工作的需要,会暴露于血液、分泌物和羊水等物质中,大幅提升了其职业暴露的危险性,严重危害妇科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分析总结妇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提出科学有效的防御措施,对于保护妇科护理人员的生命健康,维护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1 妇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

1.1 生物因素 有研究表明[2],血液、阴道分泌物、伤口分泌物以及羊水等成分中所含的病毒数量极高。而护理人员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要从事各类注射、输血、分泌物处理、伤口处理、缝合等操作,尤其是护理接生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与上述物质接触,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其感染机率,危害护理人员健康。

1.2 物理因素 妇科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会暴露于诸如紫外线、噪声、锐器等各类物理性因素下,诱发相应的损害症状[3]。紫外线是医院常用光波,也是妇科护理人员接触较多的物理因素,而长期在紫外线下工作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各类皮肤性疾病,甚至是皮肤癌;噪声来自于医院所用的各种器械以及患者的各种呻吟及喊叫声,这些噪音的存在常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头痛、易疲劳以及体力下降等情况;妇科护理人员所受的锐器损伤,包括针刺伤、玻璃伤以及刀片伤等。损伤主要发生于患者的会阴伤口缝合、肌肉注射、输血以及采血等操作过程。

1.3 化学因素 医院是各类消毒试剂使用率最高的单位,其中的消毒灵、过氧乙酸以及碘酊最为常见。不可置疑,这些消毒物质在医院的环境保护、病原菌控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其本身作为化学物质也对护理人员造成了一系列潜在的危害。例如环氧乙烷的使用可导致肝肾损伤、过氧乙酸则可刺激呼吸道,诱发支气管等疾病[4]。且多种消毒剂在长期作用下可能会导致护理人员出现过敏、身体不适等症状,严重危害健康。除消毒剂之外,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执行各类药物的配制以及注射等操作,可能会导致药物通过呼吸以及皮肤的渗透而被机体吸收,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同时,由于护理人员长期暴露在各类抗感染药物,使自身具有不同程度的药物抗性,使自身疾病治疗过程中用药出现困难。

1.4 压力因素 繁重的工作量、紧张的工作环境、日新月异的业务技术加之各种各样的考核,使护理人员承受巨大的体力和脑力劳动,更加重了其心理压力,使其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严重威胁其心理健康。

2 职业危害的防范措施

2.1 增强防范意识,加大培训力度 提高认识,健全制度,加强教育是有效减少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职业暴露培训需要经常进行。除对新护士进行岗前培训外,还应对妇产科在岗护士每半年进行一次培训,使护士充分认识到实施标准预防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提高护士职业防护行为的依从性,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从容应对。

2.2 生物因素的防御 接触来自患者的分泌物或是血液时,妇产科护理人员必须佩带手套、口罩、防护镜等,如此时手部有伤口,则需带双层手套;护理工作完成后,应及时的洗手并进行相应的消毒操作。

2.3 物理因素的防御 对于产科护理过程中的紫外线消毒,护理人员应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尽量不在消毒期间进入消毒区域,消毒后及时进行开窗通风。而对于患者的喊叫等噪音,则应在执行相应的治疗措施前,对其进行相应的简单介绍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以相对平和的心态面对治疗,而减少喊叫的强度和频次,同时对于因病痛而呻吟的病人,可向其介绍或是帮助其进行相应的减痛操作。锐器操作过程中应小心谨慎,不直接接触用过的针头和刀片,全部将其放入制定的盒中,待集中销毁。同时对于锐器损伤应及时有效的处理,若伤口出血,应迅速挤出血液,并用流水冲洗五分钟,进而用消毒酒精或是碘页进行消毒,最后包扎伤口。同时应对伤口的血清进行采集并报告相关部门,并及时进行定期检查跟踪,确保安全。

2.4 化学因素的防御 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应严格按照正规流程,并严格消毒过程中产科护理人员的口罩、手套等的佩戴。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按照药物的不同进行不同的防护手段,尽量减少药物与身体的接触。

2.5 压力的防御 在工作中,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学会借助有效客观条件,恰当地选择工作速度并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合理设计工作流程,不断改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总之,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与防护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的广泛重视。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防护意识是避免职业危害的关键。妇产科护理人员自身应该对相关的危害做到充分了解,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从而保护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身体及心理健康。

[1]刘梅春.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分析与防护[J].中国护理管理,2008,8(3):58-60.

[2]王亚鑫,于素娜,谢凤.妇产科护理人员常见职业危害及自我防护[J].2010,12(12):1761 -1763.

[3]许秋火.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2012,10(24):658-659.

[4]杨敏.妇产科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及职业防护现状调查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6):121-122.

猜你喜欢

锐器妇产科妇科
防倾倒双层伸缩锐器盒在临床的应用效果
移动式可伸缩锐器盒放置架的设计及应用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要看妇产科医生了 我要准备些什么?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超声诊断妇产科急腹症72例临床分析
妇产科阴道不规则出血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