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痹证针药并用的临床应用

2013-01-25李树彤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9期
关键词:针灸疗法痹证针药

李树彤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中蒙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300

痹证针药并用的临床应用

李树彤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中蒙医院,内蒙古 赤峰 024300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治疗痹证的方法及效果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着痹证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扩展,仍然有必要认真对痹证的基本病理进行一番探讨。本文收集近8年的国内相关研究文献作为研究的基础,选取有代表性、内容翔实及有突出研究成绩的文章作为参考,在详细汇总、归纳之后,分别介绍针灸对痹证的治疗作用及中药对痹证的治疗作用,并分析两者治疗效果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优势,并结合现今最新研究进展,展望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发展趋势。

痹证;中医辨证;针灸;药物治疗;针药结合

痹证属于中医科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大多因受到外界风寒、冷气侵袭机体,造成经脉痹阻、气血不畅等。临床上以四肢乏力、关节酸痛、病情反复为主。对于其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学界探讨的热点,尤其是针灸、中药在痹证治疗上应用较为广泛,也便于患者接受。近些年来,一些临床专家采用针药并用的方式治疗痹证,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时间及改善预后等。

1 针灸、中药对痹证的治疗作用

1.1 针灸对痹证的治疗作用 针灸是中医治疗疾病常用的一种方式,由于痹证患者经脉阻隔、气血不畅,而针灸恰恰可以疏通经脉,改善机体的血液循环,提升痛阈的敏感度,以此释放镇痛物质来完成。痹证因病因不同,配穴刺法也有所不同;因病情程度不同,针刺深浅也有所不同。对此需要辩证治疗[1]。艾灸是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治疗方法,一般通过艾炷燃烧产生的热渗透作用及艾叶燃烧时发热产生的光谱效应而发生作用。艾炷燃烧的能谱一般为近红外波段,它可以透过机体皮肤,也就是深层组织,提高各种有益分子活动的平均动能[2]。由此,可以起到疏经活络、化瘀止痛的功效,尤其对治疗风寒湿痹的效果最为显著。

1.2 中药对痹证的治疗作用 中药在治疗痹证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方法对疑难疾病进行治疗或身体保健。中药治疗疾病的最大功效就是调节机体的平衡、扶正祛邪,让患者的身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我国中医学家大多认为对痹证采用中药治疗,效果最显著、毒副作用最低,因此受到临床医学界的青睐[3]。在治疗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医生如何针对患者的病症,应用合适的中药及剂量。痹证被魏品康教授归为“久痛多瘀,久痛人络,久痛多虚,久必及肾”,对此,应切实抓住以上四点,合理选择药物[4]。现在中药治疗痹证的处方、方法比较多,有专方,也有中成药。

1.3 两者单用的不足之处 分析我国现在中医治疗痹证的方法,大多以单用为主,但在长期实践环节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单独应用针灸治痹,在治疗症状轻、病程短的痹证方面效果显著,并且不易复发。对于病程长、病症重的痹证患者而言,针灸可以起到短期的治疗效果,但比较容易复发,这是由于病重的患者病邪已经深入脏腑,而针灸疗法调节机体的脏腑功能由患者功能状态决定[5]。因此,单独应用针灸治痹无法在短期改善患者的脏腑功能。

中药治疗痹证的临床优势上文已经叙述,其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法掌握中药的不确定因素,这对临床医生、药剂师的技术要求非常高,不可出现一点偏差[6]。同时治疗周期长也是一大挑战,由于药液从吸收到发挥作用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不坚持服药,就会前功尽弃,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

2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作用

2.1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优势 在中医治痹上,针灸疗法、药物疗法是中医师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在分析以上两种方法单独应用的缺点之后,将其联合应用已经成为现今临床医学界寻找治疗方法突破的方向。临床发现,将这两者治疗方式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显著地缩短治疗痹证的疗程,提高疾病的治愈率[7]。原因主要是这两种治疗方式发挥了协同作用,取长补短。针灸疗法可以直接作用到机体腧穴上,疏通病痛局部经络与气血,推动中药加速进入病患处,有导引的功效;另外一方面,针灸的优点是见效短,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从心理上缩短了病程[8]。中药通过调整机体的脏腑阴阳、扶正祛邪及气血运行等方面,一步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祛除病邪,让患者的身体重新回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巩固治疗的效果。在治疗痹证过程中,医生在治疗初期以针灸疗法为主,在治疗中后期以中药为主,这样的辩证治疗可显示出中医治病的特色。

2.2 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最新进展 针灸加中药治疗痹证的独特疗效,现已被各大新闻媒体报道,也有相关论文专门介绍针灸加中药治疗痹证的方法、效果,已经成为中医理论界探讨、研究的热点话题。张燕霞[9]将痹证划分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寒热错杂、瘀血阻络等型,采取针刺、外洗及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214例患者,其中治愈100例,显效60例,好转4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93.5%。张吉教授[10]对痹证针药并用的方法进行细化,中药治疗划分为行痹的治疗、痛痹的治疗、着痹的治疗、三痹同治法、热痹的治疗;针灸治疗第一步:以壮督兴阳、扶正祛邪、祛风胜湿为法,第二步按病因辨证取穴法,第三步局部取穴或邻近取穴,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加速机体的局部组织新陈代谢、缓解患者疼痛。

3 展望—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发展趋势

从以上探讨中,针灸药结合治疗痹证所取得的效果比较显著,解决了长期困扰患者的疼痛顽疾,相比于单独应用外治法、针灸疗法、饮食疗法、中药治疗,其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该种方法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由此可以预期,针药并用治疗痹证的方法在理论上将会有着更多的突破,将科学化、系统化地呈现在人们眼前,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治疗方法上,相信在众多中医学家的努力下,势必会有一个科学、有步骤的治疗方法,统一现在比较混乱的治疗方法;由于药物治疗中的川乌、草乌、附子等中药材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会给患者带来一些损伤,因此将来的中药成分中,将会减少该类影响机体健康的药材。从以上的论述中,针药结合治疗痹证的最大优点就是以调节阴阳、补益气血、散瘀通络为基础,祛风胜湿、散寒蠲痹为主导,并以扶正祛邪为治疗宗旨。对于重症患者,则最好经过8个月左右时间的治疗,以期能恢复患者正常生活。

中医学博大精深,其治疗疾病的宝库需要我们认真探索,可以预料将来治疗痹证这类较易反复发作的疾病会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统一治疗标准仍需我们后来者积极探索。

[1]葛元靖.中医药治疗痹证的点滴经验[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9(1):65-66.

[2]赵欲晓.浅谈《内经》中有关痹证的针灸治疗[J].针灸临床杂志,2009,18(11):178-179.

[3]方勇飞.戴裕光教授治疗痹证经验[J].中国中医急诊,2008,17(01):65-66.

[4]武峰,李宇欣.魏品康运用对药治疗痹证经验总结[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8):89-90.

[5]雷正科,雷洪涛.娄多峰教授治痹病经验撷英[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2(2):112-113.

[6]田宁.热敏灸疗法在痛症中的临床应用[C].针灸治疗痛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315-316.

[7]何卫国.中医诊治痹证的几点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1(10):193-194.

[8]王晓丽.许彭龄治疗痹证经验[J].中医杂志,2007,12(7):133-134.

[9]张燕霞.基于文献的骨痹证治规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263-264.

[10]何庆勇,潘秋.张吉针药并用治疗痹证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0):1245-1246.

R245

A

1007-8517(2013)19-0014-02

2013.08.11)

猜你喜欢

针灸疗法痹证针药
针药结合治疗巧克力囊肿案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网状Meta分析
8种针灸疗法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网状Meta分析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针药并用治疗癔症性失声验案1则
针药并用治疗舌咽神经痛验案1则
针灸疗法
祛邪蠲痹汤治疗风寒湿痹证92例
舒筋立安汤内服并外敷治疗痹证160例
针灸疗法治疗抑郁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