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药乳贴配伍及对藏医乳热症的治疗

2013-01-25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19期
关键词:热症黄水主治

措 吉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藏药乳贴配伍及对藏医乳热症的治疗

措 吉

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乳腺疾病严重影响着现代女性的健康,且发病呈上升趋势,藏医乳热症的症状基本囊括了现代医学的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疾病,根据藏医理论将藏药进行配伍并制成藏医乳房外用贴,经临床应用观察,对藏医乳房热症疗效明显。

乳热症;藏药乳贴;临床应用

1 藏医乳热症

饮食的多样化及生活节奏的改变,加上女性因家务和工作双重劳累,乳腺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常见的如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囊肿等。乳腺疾病患者大多有月经紊乱、乳房肿胀、发热、皮肤紫斑、瘙痒、乳房内可触及肿块、乳房疼痛和压痛的症状。藏医学中,以上症状称之为“乳热症”。乳热症属于妇科血热证的范畴,主要病因是因为女性工作压力大、情绪波动、劳累、营养不良,或者由于外力挤压或碰撞,滥用药物引起经血和三因之“隆”失调,继而引起经血(月经)和黄水逆流于脉道,上行至胸部、乳房等部位凝结成块。三因之“隆”失调,患者可有乏力、睡眠差、注意力不集中、易怒、轻微的腰痛和骶髂关节及臀部疼痛等现象。另外还有月经不规律、痛经或肢体关节不利和不规律性的乳房胀痛等早期症状。如不积极进行服药调理,患者表现出胸乳肿胀,渐而乳房内结节形成,偶尔会出现乳房皮肤紫斑,乳房皮肤瘙痒,乳房疼痛,尤其是在经期前后乳房疼痛和肿胀明显、压痛明显等乳热症的症状。(黄水-在藏医中属于饮食精微、营养中的一部分,发端于肝胆,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系统并有不同的生理作用,在皮肤主皮肤光泽,在关节是润滑液,在血液类似于血清组织等,当身体发生病变时,又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

2 藏药乳贴:

2.1 藏药乳贴的配方 藏药乳贴是利用天然藏药主药独一味、秦艽花、藏木香,辅助药姜黄、甘松、头花廖、茜草、须弥紫菀八味药,采用传统的膏药制作方式制成膏药贴,直接将药物外用于乳房。

2.2 藏药乳贴的功效:

2.2.1 主药一:独一味,藏语名(达巴巴)【性味】甘、苦、平。【功能与主治】:干黄水,活血止痛。经典记载:《宇妥本草》:“内服和外用均能消肿,引黄水”,《晶珠本草》:“固精髓,引流黄水”。

2.2.2 主药二:秦艽花,藏语名:(吉解那保),【性味】味苦,性凉。【功能与主治】能干黄水,消肿解毒,是治疗乳腺病的主要药物。经典记载:《中华本草.藏药卷》:“外用消肿愈伤,治乳腺热”。

2.2.3 主药三:藏木香,藏语名“杲扭”【功能与主治】解毒、温补,适用于隆病等。经典记载: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性温,味微辛。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性温,味甘辛。

以上三种药物搭配,独一味和秦艽花主要用于引流和干黄水、消肿和解热,藏木香调节三因之“隆”。三味相辅相成,对乳热症的病因进行了调理和治疗,达到从根本上制止和调理发病根源。其中,藏木香含有挥发油,可刺激皮肤,打开汗腺,将其他药味投入到皮下,重复发挥药物疗效。

2.2.4 辅助药物一:须弥紫菀,藏语(喽眸),【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舒筋通络、干脓血。主要作用是清热、通三因之“隆”与黄水、经血之行脉。

2.2.5 辅助药物二:姜黄,藏语(永哇),【性味】苦、辛、性凉。【功能与主治】治痈疽溃疡,中毒症等。经典记载:《晶珠本草》:“永哇解毒,止溃烂,治溃疡”。姜黄性凉可起到解热的作用,另外可以防止贴本药贴时发生皮肤溃烂等。

2.2.6 辅助药物三:茜草,藏语(佐仂),【功能与主治】清热凉血。适用于血热病、扩散伤热,肺肾热邪、大小肠热。主要作用解热。

2.2.7 辅助药物四:甘松,藏语名(邦贝),【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使用于毒热、陈旧热、肉肿。主要达到消肿和解热的作用,患者因耽误治疗而形成陈旧热时主要解陈旧热。另外,甘松也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可协助其他药物透入皮下,充分发挥药效。

2.2.8 辅助药物五:头花蓼,藏语(瑁喽)【功能与主治】止泻、防感。使用于失音、肺病、流感、热泻。主要作用是防感染和解热。

以上各味药物相互配合:根治病因,疏通隆、黄水、经血之脉络,消肿,止痛,解热,干黄水等。根本上治疗本病的发病原因及症状。

将以上药物搭配制成乳贴,可以避免因长期服药而引起的副作用。正所谓“是药三分毒”,我国也有医学家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将其贴于肌肤表面可刺激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同时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刺激通过神经反射,可以调节肌体功能促进抗体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3 临床应用:

临床上对127例藏医乳热症的患者进行了藏乳贴治疗,伴有其他妇科症状的患者,如腰背部疼痛、头痛发热、心慌胸闷、心悸、月经不调、手脚心发热等,配合对症口服藏药治疗,每15天为一个周期,连续4周的治疗,藏药乳贴的贴药时长为24小时,贴药之间休息三天,有不适患者可休息4至5天,满4周来院复诊。127例患者有90例效果明显,37例疗效一般或无效,初步可以得出的结论,不论外用还是内服,用至得当一样有疗效,以上八味药物乳贴对藏医乳热症有一定的疗效,对今后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都有很高的价值。

R29

A

1007-8517(2013)19-0004-01

2013.07.20)

猜你喜欢

热症黄水主治
流蜜期中蜂群热症的特点及处理原则
理发店店主坚守24年的“约定”
小小一只蚊子也可引发骨痛热
基于药品标准的维医制剂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佛医方剂的品种、主治和用药特点
伤科黄水制备工艺的优化
伤科黄水对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伤科黄水预防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观察
主治医的中国梦
云南民族药方选(二)